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出導向法及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學英語是我國高校本科階段的一門基礎性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對生產生活中常用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也能拓展學生國際化視野和深化對異域人文精神的認識,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交流的不斷加深,這一任務顯得更加緊迫。為此,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經歷了多次改革,大學教師也在不斷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中,產出導向法是一種比較契合當前大學英語教學需求的課堂教學理論。為了能夠將該理論應用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圍繞這一需求,國內學術界涌現出了不少的著作,《產出導向法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一書便是其中之一。
該書是一本探索產出導向法教學理論在大學英語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著作。全書以實踐的角度展開論述,主要內容包括:現階段大學英語多元化教學、個性化培養改革所面臨的難題,大學英語教學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原則,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說明以及經典教材的介紹,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闡述,產出導向法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法創新等,作者還借助現實案例對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聽、說、讀、寫四個教學方面的具體應用做了詳細闡述。作者以強調大學英語教學應該服務于應用的視角,作出了一個符合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方向的論斷,即在教學實踐中要以輸出為目標和驅動手段,以輸入促成目標的實現,輸入輸出兩者相互作用提升學習效率,并通過實際案例分析了這種教學理念的具體實施方案。可以說,整本書的論述思路清晰,內容完整,既有理論的詳細論述,又有理論指導下的具體實踐展示,可以作為我國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參考。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逐漸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和支持,我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交流日益密切,尤其是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國人民線上線下的跨國界、跨語言交流越發頻繁。因此,當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必然要更加強調語言的實際應用,而重視輸入一直以來在我國英語教學體系中都占有主導地位,尤其是在中高考這種應試教育環境中。進入大學英語教育階段,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并滿足社會需求,以輸出為導向的英語教學法必然會受到師生的歡迎。而產出導向法在強調輸出這一目標的同時,將輸入作為促成輸出的手段,有效結合了傳統的教學理念,有利于廣大英語教師在教學改革創新中結合傳統輸入式教學法中積累的經驗和方法,向新的產出導向法循序漸進推進,不至于因為全新的教學理念應用導致師生茫然失措。該書在分析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實現方法,同時在理念上融入了人文素質教育,以培養懂科學、會聽說讀寫又能跨文化思考的應用型人才。
在產出導向法指導大學英語教學實踐方面,作者認為應首先引入批判性思維。思辨能力是學生學會終身學習的一種必備能力,這種能力能夠引導學生基于需求去思考自身的不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成學生自發地去學習。其次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技術設計出有趣的課前導入部分,尤其是通過設置一些相關的語言應用情景,既能豐富課堂內容,拓展學生視野,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輸出中找到差距,激發學習動力。最后針對大學英語教學特點,作者分別就聽說讀寫四個環節在產出導向法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方案設計做了說明,比如在實踐性最強的口語教學環節,案例中以“FoodandDrink”為題要求學生為外國友人介紹中國菜的故事,以這些看似每天接觸,要想說清楚又極具挑戰的話題引發學生對學以致用的思考,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再進行分組討論學習,教師追蹤每個小組的學習過程并提供一些具有指導性的建議,再由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針對本次所學的評價方法。產出導向法在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引入,旨在扭轉傳統大學英語教學中忽略語言實踐培養的局面,該方法不僅強調了輸出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同時也認為語言學習輸入活動是現實產出的有效促成途徑,實現了語言教學中輸入和輸出的結合。
作者:張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