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生實踐型入學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實施方法與過程
點燃激情凝聚你我——新生團隊訓練,點燃青春的激情,凝聚陌生的你我,結伴淮師行于此,促進成員間的相互了解,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向新生講解有關入學適應問題。讓新同學們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的相識過程,體驗了從“集合”到團隊的凝聚過程。感恩之墻,動心感受。在宿舍的墻壁設計一面有創意,有新意,有心意,表達對父母的一份感恩和深深祝福的感恩版塊。讓剛剛走進大學校園的新生們學會感恩,把藏在內心的每一份愛充分地表達出來,也為了讓他們擁有一個充滿“感恩”情懷的小家,新生“感恩墻”表達了剛進大學的新生們對生活的熱愛、對親人的感恩、對老師和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二、主要成效及經驗
該項目主要成效為:1、心與新交流,師生零距離。進入大學第一天,便認識了學院的全體老師,真實地感受到了學院的師資力量。面對面的交流,消除了師生之間的陌生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2、老與新共勉,大學不迷茫。優秀學生干部、國獎獲得者講述親身經歷,分享方法經驗,身邊看得見的榜樣,使得新生對大學學什么早知道,怎么學先明白,更直觀、更系統地了解了大學生活,初步規劃了自己的大學生活。3、角色轉變快,適應能力強。90后的獨生子女,第一次離開父母,在最短短時間內完成了從中學到大學、從個人到集體的轉變,適應了大學生活,具備了獨立生活的能力。4、“新”隨我“動”,實踐出真知。步步為贏、瘋狂記憶、一戰到底、戲融堅冰、感恩之墻系列實踐型教育活動融教育理念于實踐之中,讓剛入大學的新生從認知和行為一起動起來,使他們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大學校園,適應大學生活。
該項目主要經驗為:1、集中教育與深入教育相結合。針對新生渴望快速地熟悉校園環境,全面、深入地了解大學生活的特點,創新方式,豐富內容,使新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更為全面的信息,為新生盡快適應校園環境,合理規劃大學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礎。2、學校教育與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在開展講座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讓新生在活動過程中體驗自我角色調整、自我成長,完成自我教育。幫助新生及時做好心理調試,盡快融入大學生活。3、突破表面化,注重新生的內在體驗。教育載體和教育活動的設計不是讓新生只做個聽者,而是讓新生做自主的體驗者,通過自主的參與活動來獲得個性化的成長體驗。4、銜接中學與大學教育,奠定四年大學教育基石。以“四個適應”:學習適應、生活適應、心理適應和人際交往適應,“五個學會”: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自控、學會交際、學會表達,引導學生順利進入角色轉換期。5、學生為本、強化開端、注重源頭。新生入學教育,一切從新生出發,用創新的方式給新生大學四年的生活一個最美好的開端。6、講授式教育與實踐型教育相結合。
三、下一步加強和改進的計劃
1、確保入學教育的實效性和時效性:利用微博、QQ群、人人網等網絡媒體,在新生入學之前校園攻略、師生寄語等校園信息,將入學教育提前。2、打破時間局限,構建入學教育長效機制:啟動新生入學教育整體規劃,指定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方案,把這項教育工作納入到教學和實踐型教育總體規劃之中,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3、抓住學校教育,把握入學教育著力重點:學院上下形成合力,各部門共同參與,設立專門的領導組織機構,牽頭負責此項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領導與協調工作。4、傳承大學精神,提升入學教育人文內涵:開展多樣性教育活動,力求將“堅守樸實,追求崇高”的淮師精神貫穿到新生入學教育的始終。5、創新方式方法,突顯入學教育時代特。
作者:董旭冉單位:淮陰師范學院城市與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