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因材施教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因材施教是現階段教學的一種育人理念,也是一種教育思想,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正視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因而做到分層教育,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太深,在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中遇到了諸多問題。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因材施教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做了簡要說明。
關鍵詞:因材施教;小學教學;應用探討
新課標中提出的教學要求,針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停留在對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上,還要重視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學中秉承以學生為本,實現因材施教,成為當下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
一、因材施教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個體化差異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的時候往往都是統一性地進行教學,在教學內容和課后練習的布置上也是采用大眾化的形式,沒有進行細致的區分。但是現實中每個學生之間都是存在差異的,這種差異有的是先天形成的,有的是由于后天的環境造成的,但是不管是哪種形式的差異教師都應該重視起來。在教學中,教學質量和學生是息息相關的,而每個學生都有著各自的優勢和不足,他們從性格和智力水平上都有著差異。因此,在教學中如果按照統一的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的話,那對于理解能力偏低、智力水平較差的學生來講勢必有較大的壓力,而這種壓力也很大程度地打擊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教學方法不完善
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存在著各種問題,其中教學方法的不完善就是造成教學效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育改革的新時期,教師在有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極大的考驗,在教育改革的新時期,因材施教是其中提出的新的教學要求,因此在遵循因材施教理念的同時,教師就不能一味地運用單一的教學模式,而應該根據教學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更多的教學方法,以此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進步。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完善教學方法,重視教學中的應用實踐,以此來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
二、小學教學中實行因材施教的具體措施
1.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
實行分層教育小學階段的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小學期間打了扎實的基礎,才能為以后的發展學習做良好的鋪墊。因此關于學生的成長,新課標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真正重視起來,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脾氣性格、智力水平都有充分的了解,并且以此為依據,制定相應的教學設計,對學生實施有效的分層教育來實現因材施教。例如,在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往往會布置課后的作業,在此,教師就可以實施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練習題分為選做題、綜合題和基礎題,讓學習好的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讓普通的學生得到進步,讓學困生可以在基礎題的訓練中鞏固課堂知識。再者,在課堂的師生互動環節,對于教師的提問,如果是綜合性強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習好的學生來回答,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習好的學生,讓他們的優勢得以發揮,而且對于其他學生來講也是一種激勵,而對于基礎性的問題就要找學習相對較差的學生來回答,并且在回答過程中給予相應的提示,直到回答正確,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而且還激勵了學生,讓學生有更深入學習的自信,以此分層教育,讓各個學習程度的學生都能取得進步。
2.完善學習評價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和完善,教育部門對教師的要求是始終以學生為本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學生有課堂學習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并且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敢于表現自己。但是要做到因材施教,除了要改革教學模式外,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也要加以完善,以此來激勵學生更主動地進行學習。例如,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評價只會以考試成績來作為學生最終的評價結果,這很大程度地背離了新課標中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教師應該完善評價體系,將考試成績作為考核學生的標準之一而不是唯一標準。對于學生的評價可以有考試成績,也可以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評價,以及日常的考試成績和課堂中學生的表現作為一個學生的考核標準。這樣對于學生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成長。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尤其針對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知識的積累,技能的掌握對于以后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實現因材施教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尤佳.“因材施教”教學原則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論壇,2011(7).
[2]石永娟.讓學生放飛隱形的翅膀:例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8).
[3]米瑪卓瑪.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9).
作者:余小燕 單位: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黃柏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