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防震減災區創建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和《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開展防震減災示范區縣創建活動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及主要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把地震安全作為防震減災工作的重點;堅持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創建工作,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民參與”的工作格局。
通過開展防震減災示范區創建工作,全面提升應對地震災害的綜合防御能力,達到抗御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建立起完善的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使防震減災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工作內容
按照“夯實防御基礎、提高應急能力、增強減災實效、服務經濟社會”的工作要求,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較為完善的與防震減災法律法規相配套的行政管理規定和工作規范;編制防震減災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和重點項目納入全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和計劃;防震減災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防震減災工作納入全區年度目標管理綜合考核體系。
(二)地震監測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建立地震信息網絡及數據共享平臺,實現市、區地震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具備地震信息獲取、處理的能力;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得到依法保護;群測群防工作機制完善,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群測群防網絡體系。
(三)強化地震災害防御能力建設。把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序,新建、改建、擴建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全部達到地震小區劃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備案率100﹪;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設工程,應當高于當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已經建成的重大建設工程、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具有永久保護價值的建設工程以及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建設工程和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或者抗震設防措施未達到抗震設防要求的工程,應當進行抗震性能鑒定,并逐步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五)新建住宅小區和舊城改造項目全部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新建社區應建成符合指標體系要求的地震安全社區,推進社區公共設施、統建住宅、三層以上居民住宅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有關建設工程強制性標準進行抗震設防;開展社區地震安全示范工作,使社區地震安全環境顯著改善,確保在遭遇6級地震或相當于所在區域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時,城區建筑基本不倒塌,新建建筑物沒有嚴重倒塌。
(六)建設完善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和地震應急指揮體系;因地制宜地建立專業應急救援隊,組建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并建立分級管理、培訓和演練制度;具有應急救災物資儲備保障體系;具有可操作性強的地震災情快速上報能力;在機關、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經常性地開展地震應急演練;制定地震應急監督檢查制度,并組織開展地震應急工作檢查。
(七)按照《市城區應急避難場所規劃》要求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制定應急疏散預案;編制應急避難場所專項規劃,每年至少建設1處應急避難場所。
(八)建立分級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體系。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和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建設;適時對領導干部進行防震減災知識培訓。
三、工作步驟
防震減災示范區創建工作從2012年開始到2014年結束,分為三個階段。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2年5月。制定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及工作計劃,召開動員大會,做好宣傳、發動和組織工作。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按照目標任務和創建標準,認真組織實施,確保按期達標。
(三)檢查驗收階段:2014年10月至11月。對照創建標準,由區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初驗。初驗合格后,報請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驗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廣泛宣傳動員。各街道、各部門、各單位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創建防震減災示范區的重要意義,切實抓好工作落實;要結合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防震減災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加強組織領導,抓好任務落實。各街道、各部門、各單位要從實際出發,注意點面結合,推動工作開展;要加強協作聯動,積極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確保任務落實。
(三)創新工作思路,建立長效機制。各街道、各部門、各單位要以能否提高減災實效作為衡量創建工作的標準,注意總結經驗,形成長效機制,不斷提升防震減災工作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有序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