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縣經濟作物政策性保險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指導思想;承保機構及職責;承保方式;保險期限;保險責任;收費標準;時間安排;賠償處理;財政補貼資金的申請與發放;部門職責分工;保障措施進行講述。其中包括:積極推動種植業保險業務的開展;逐年滾存,建立應對巨災風險的長效機制;實行以各鄉鎮為單位的統保方式,避免選擇性投保;保險責任的起始時間與終止時間不得超過所簽保單中載明的保險期間范圍;保險期內保險人負責賠償;期限為一個月;損失后由農業部門出具損失鑒定;最高賠償標準、損失率及受災面積計算賠償;保險人按實際種植面積計算賠償;要及時協調有關部門研究解決;各鄉鎮政府負責本鄉鎮的組織發動、收取保費;縣財政局負責國家配套補貼資金;配合做好相關政策的宣傳工作等,具體材料詳見:
為加快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效增強農業抗災減災能力,切實落實黨的強農惠農政策,根據**省*財預[20**]127號文、省農業廳人保財險公司**省分公司《關于全面做好政策性種植業保險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三農”為宗旨,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自愿參保、協同推進”的原則,實行政策扶持與商業化運作相結合,通過各級政府持續穩定的資金投入和保險公司與農民的互利合作,逐步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并引導和鼓勵農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參加保險,積極推動種植業保險業務的開展,調動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分散農業生產風險,增強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農民災后自救、恢復生產的能力,保障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增收,支持和促進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承保機構及職責
我縣小麥、棉花、玉米保險的承保機構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支公司。其職責是:1、前期準備、宣傳發動工作;2、簽單承保;3、現場勘查、定損、防災防損、理賠等事宜;4、按照財政部規定比例計提巨災風險準備金,逐年滾存,建立應對巨災風險的長效機制。
三、承保方式
我縣實行以各鄉鎮為單位的統保方式,避免選擇性投保。
四、保險期限
小麥、棉花、玉米保險的保險期限為自保險標的:小麥、棉花、玉米出苗后起,至成熟開始收獲時止,但保險責任的起始時間與終止時間不得超過所簽保單中載明的保險期間范圍。
五、保險責任
小麥在保險期內(生長期、返青期、抽穗期、灌漿期、成熟期);棉花保險期間內(生長期、苗期、蕾期、花鈴期、吐絮期);玉米在保險期間內(分孽期、抽穗期、成熟期)遭受風災、雹災造成的損失,損失率達到30%(含)以上時,保險人負責賠償。
六、收費標準、財政補貼比例及保險金額
收費標準:小麥15元/畝、棉花26元/畝、玉米18.2元/畝(農戶自己承擔20%,即小麥3元/畝、棉花5.2元/畝、玉米3.64/畝)。
財政補貼比例:根據省財政廳*財預[20**]127號文精神,我縣今年為省財政直補縣,由國家財政負擔40%,省財政負擔32.5%,縣財政7.5%,共計80%。
保險金額:棉花400元/畝、玉米260元/畝、小麥300元/畝。
七、時間安排
期限為一個月,即從1月20日起到3月底結束。因特殊原因可適當延長。
八、賠償處理
(一)保險標的小麥、棉花、玉米損失后,如有殘余價值,由農業部門出具損失鑒定,確定其金額,并在核定損失時相應扣除。
(二)保險小麥、棉花、玉米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保險人按照小麥、棉花、玉米不同生長期的最高賠償標準、損失率及受災面積計算賠償:
賠償金額=不同生長期的最高賠償標準×損失率×受損面積;
損失率=單位面積植株損失數量÷單位面積平均植株數量。
(三)保險合同載明的保險小麥、棉花、玉米種植面積小于其實際種植面積時,保險人按合同載明的保險小麥、棉花、玉米種植面積與實際種植面積的比例計算賠償;保險合同載明的保險小麥、棉花、玉米種植面積大于其實際種植面積時,保險人按實際種植面積計算賠償。
(四)人保財險**支公司應根據“主動、迅速、準確、合理”的原則,嚴格按照業務流程操作,公開、公正賠付。對有爭議的疑難案件,要及時協調有關部門研究解決,防止涉農群體事件的發生。
九、財政補貼資金的申請與發放
保費財政補貼資金由國庫集中支付。縣財政部門根據承保機構簽單情況,每月20日前根據各經辦機構承保簽單情況和申請,撥付保費補貼資金,當簽單保費達1萬元(含)以上時,根據經辦機構申請即應撥付保費補貼資金。
十、部門職責分工
(一)各鄉鎮政府負責本鄉鎮的組織發動、收取保費(由農戶自擔部分),并協助人保財險**支公司做好風險評估、勘查定損等理賠事宜。新晨
(二)縣農業局要充分發揮指導協調作用,積極協助人保財險**支公司開展的小麥、棉花、玉米保險承保工作,做好信息數據收集、專業技術指導等工作,并在災后鑒定受災原因,出具損失檢驗報告等。
(三)縣財政局負責國家配套補貼資金的預算、撥付、審核、監督等工作,保證補貼資金及時到位。
(四)縣廣電局要配合做好相關政策的宣傳工作。
十
一、保障措施
縣財政局、農業局、人保財險**支公司、各鄉鎮要明確一名主管副職具體負責這項工作,互相配合、協調督導,探討摸索建立長期合作機制,使國家這一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使每個參保農戶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