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豬肉價格下跌現狀整改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存欄量與往年相比仍處于較高水平,生豬價格繼續下跌,大部分養殖戶面臨虧損。最近調查隊對生豬生產現狀進行了調查走訪。結果標明:目前生豬出欄數量急劇增加,生豬價格“跌跌不休”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一、市生豬養殖基本情況
截止月末,市現有養豬戶(場)20880戶,比去年同期上升12.8%存欄403萬頭,增加47.1萬頭,增長13.3%出欄3315萬頭,增加73.1萬頭,增長28.3%飼養量731.8萬頭,增加120萬頭,增長19.6%生豬產量27.9萬噸,增加6.6萬噸,增長30.9%豬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達到56.4%
(一)豬肉價格下跌。
從兩大集市貿易市場調查情況看,截止月日豬肉價格連續14周下跌,從去年月份,豬后腿20.0元/公斤,繼續下降到目前的15.0元/公斤,跌幅達25.0%腰盤由18.0元/公斤,降到13.0元/公斤,降幅28.0%
(二)生豬價格下跌,養豬利息增加。
從農場和鎮養豬戶調查情況看,養豬利息增加,生豬仔豬價格連續下降。生豬由去年月份的每公斤12.0元左右降到9.5元至8.5元不等,最低降到每公斤8.0元,每頭豬虧損最高達300元左右,仔豬價格由原來的每頭240左右元降到每頭150元左右。
三、豬肉價格下跌的原因
(一)主要飼料玉米價格上漲。
受年玉米產區減產影響, 月中旬,國內玉米價格較年初上漲20-40元/噸,南方銷價上漲40-70元/噸。養殖戶(場)利潤偏低,出現虧損局面,為減少損失,不少養殖戶(場)選擇生豬提前出欄,從而進一步導致市場供大于求,豬肉價格下跌。
(二)供應過剩。
由于年至年,養豬收益十分誘人,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投入到生豬規模飼養上,同時受政府強大扶持的安慰,導致了生豬市場產能激增,養殖戶養豬積極性高漲,受利益的驅動,盲目擴欄,使生豬供應過剩,貨緊價俏、貨豐價落”生豬價格下跌是情理之中。
(三)需求減少。
按居民消費一般規律,過后,對豬肉需求減少,加之雞、鴨、魚和其他肉類等代替較多,也在一定水平上抵減了豬肉的消費。
(四)養豬戶盈利空間降低。
豬販或屠戶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生豬供應市場價格低迷的大環境影響下,人為地降低收購價格。
四、存在問題
一是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目前,市共有各類規模養豬場(戶)20880個,千頭以上豬場數量較少,規模小造成抗風險能力差。
二是引種亂,疫病隱患大。養殖戶引種混亂,致使各種豬病交叉傳染,給防疫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三是貸款難,養殖后勁乏力。國家扶持畜禽業的政策很好也很多,但貸款門檻高,手續復雜,致使許多養殖場戶因流動資金缺乏而縮減規?;虻归]。
四是信息閉塞,養殖效益不穩。由于全市缺乏權威準確的行業信息服務,養殖場戶只能憑經驗判斷,組織生產,肯定造成養殖效益的大起大落和不穩定。
五、對策措施
養豬是市畜禽業的主導產業,也是農民脫貧致富奔向小康的途經之一。因此,采取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加快我市養豬業又好又快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抓政策扶持,穩定生豬生產。
一是惠農政策落實。將飼養能繁母豬補貼資金足額、按時發放到位;二是信貸資金支持。緊抓當前我市擴內需,保增長,新增貸款扶持的良機,及時發放養殖小額貸款,以協助養殖場戶度過難關。
(二)抓種源保護,降低養豬風險。
飼養生豬受市場風險和疫病風險的影響巨大,面對當前“寒冬”要及時調整存欄結構,加強種源維護,擇機淘汰劣質母豬,更換優質種豬,調整優化豬群結構,防止大量淘汰種豬和能繁母豬導致存欄大幅度下降,引發市場的不正?;厣?。
(三)抓預警機制,創建信息平臺。
由政府牽頭,創建信息網,建立一個方便、快捷、反映靈敏的生豬行業預警機制,通過網絡平臺,定期生豬供求總量和價格信息,并讓所有的養殖戶均能通過平臺獲得相關信息,以正確引導生豬生產、流通和消費。
(四)抓品牌創建,拓寬外銷渠道。
目前,市已有11家生豬飼養企業通過了省級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有1戶獲國家品牌注冊。如果形成規模效應,統一產品注冊,打造“吉豬”生豬品牌,必將提高我市生豬養殖知名度,拓寬銷售渠道,提高養殖效益有著重要意義。
(五)抓疫病防控,提高養殖效益。
當前生豬疫病復雜,要加大對防疫經費的投入,有效控制疫情的發生,從根上切斷疫病的傳達途徑,確保質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