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氣道管理的護理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氣道濕化的進展
鼻腔、呼吸道粘膜對吸人氣體有加溫和濕化作用。當呼吸困難、張口呼吸、給氧、建立人工氣道時,大量吸人氣濕化不足進人肺內,易引起氣道粘膜損傷,纖毛運動受限,痰癡阻塞。川實驗證明,肺部感染率隨氣道濕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1.1濕化液與氣道分泌物用紗布分隔。對吸人氧氣濕化,尤其是對氣管切開后患者的呼吸道濕化,一直是困擾臨床護理的難題。超聲霧化,氣道沖洗及氣道內持續滴注等滲液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潘亞菊[2]認為常規方法是0.45%的鹽水氣管套管內持續滴人,每分鐘0.2一0.24耐。她在常規方法基礎上氣管套管口覆蓋一紗布并固定,將滴人針頭別在紗布上,以同樣的速度滴人濕化液,并與常規方法進行白兔實驗對照。結果表明,兩組氣管粘膜的纖毛層均明顯變薄(P<0.01),但實驗組較常規組輕(尸<0.01),表現為纖毛層較常規組厚且完整,常規組的纖毛已粘結在一起。從而證實,針頭與氣道分泌物經一層紗布分隔開,濕化液首先通過一層潮濕的紗布而進人下氣道,濕化效果可以得到進一步加強。
1.2小霧量短時間間斷霧化。超聲霧化可將藥液變成直徑5腳以下的細微的氣霧,隨病人的吸氣達到終末支氣管及肺泡。但較長時間霧化可致患者血氧分壓下降。[31Medell等:4]認為是由于超聲霧化劑進人終末氣道而致肺不張,增加肺內分流所致。鑒于噴霧治療后引起儲留分泌物增加,不利于氧合效應,對心肺功能有損害或Paq下降者,必須慎重使用霧化治療。楊晶等[5]提出采用小霧量短時間間斷霧化法,每隔霧化吸人10min,管口氣霧溫度保持32一35℃。
2排痰的進展
吸痰是一項重要護理操作,對保持氣道通暢,改善通氣和控制感染都是極為重要的。[01若操作不當,可致缺氧或低氧血癥,吸引時間過長壓力過高或吸引管太粗等都可能導致肺不張、氣道痙攣、心律失常、血壓變化、顱內壓升高或氣道損傷等。
2.1必要時吸痰。過去常規定為每Zh吸痰一次,經驗證明更易誤傷氣管,不必要的刺激反而使分泌物增多。新觀點認為,只有在病人有吸痰必要時再操作。[8]我們通常根據①通氣機管系壓力有升高;②病人呼吸時對呼吸機有抵抗、咳嗽、聽診有鑼音;③血氧分壓(Pa(玉),血氧飽和度(3q)下降等進行吸引。
2.2吸痰技巧。吸痰前,氣管導管內不要滴注生理鹽水,用鹽水注洗影響氧合,又易引起感染。[s1我們常規用1朋儷l生理鹽水加慶大霉素8萬U,糜蛋白酶sn艱,吸痰前注人2而,稀釋痰液。選用較細但內徑大的吸引管,吸管太粗影響氣體的進人,我們體會小兒胃管比吸痰管好,插人較深。一次吸引,吸引管進出的次數不宜太多,在痰多處來回2一3次。否則容易誤傷也不易保持黝q正常。痰一次不能吸凈的病人.先吸氧或連接呼吸機,待Paq,豁飛回升后再行吸引。也不要在吸管近端用拇指斷斷續續按壓控制,這不但無效又容易引起氣管壁損傷。
2.3脫水患者多飲水。脫水可致痰液干燥難以咳出,鼓勵患者多飲水,以尿液保持清亮為度,有助痰液稀釋,但對全身性水腫患者不臺適。
2.4氣鈴內注藥位置。臨床有時在吸痰,全身應用抗生素的同時,采用氣竹內注藥以控制感染、動物實驗表明:若在喉頭附近導竹自日本大耳白兔環甲間隙插人Icm注藥,無論采取何種臥位,藥液僅在氣竹內存留并向喉頭方向逐漸被排除‘若導竹自白兔環甲間隙插入srm,導竹端置于總氣竹分叉之前0.5一Icm處注藥,則藥液可大部分到達肺內。,且動物體位與氣竹內注藥藥液在肺內分布具有明披關系。、實驗結果指導臨床在為氣針切開病人作氣竹內滴藥時,在氣鐘套竹處滴藥,一般不易達到肺內,只能在氣竹內起到抑菌和濕潤痰液的作用。控制肺部感染的氣竹內注藥的適宜位置在總氣管分叉之前用吸痰竹從氣竹切開處插人scrn,且可根據肺炎等不同感染部位采取適宜的體位進行注藥}。
2.5肺內高頻叩打儀的應用肺內高頻叩打儀可有效地潔除肺內分泌物,稀釋痰液、‘機械通氣患者宜取半臥位機械通氣患者t)%一70%可發生吸人性肺炎,其原因與胃內容物吸入有關〕實驗結果表明,氣竹插竹行機械通氣患者取半臥位,可以防止部分胃內容物的吸人,而平臥及保持平臥位時間的延長是引起誤吸的最危險因素。
3氧療的進展
氧療應根據不同疾病和血氧選擇氧流城、給氧方式以達到最理想的氧合狀態)
3.1無創性血氣測定。目前臨床危重癥給氧常依據無創性血氣測定。經皮軟分壓測定(Pl“飛)已廣泛應用于新生兒及嬰兒,在兒童危重病例監測中亦有重要價值,嬰幼兒的皮膚薄且未充分發存,幾乎是R(姚=Pa(毛,特別是臍動脈抽血有困難時,采用Pt(工萬監測更為方便。然而成人因皮耳的原因,Pt聯飛并不總與Paq相關,通常Pt(X毛較Pa(毛低2(》‘沁50%,可用于動態觀察比較。r’41脈沖血氧測定(鍬飛)是無創性的氧飽和度測定。腸q和S代飛的關系比較固定,在大齡兒童和成人的危重監測中S代幾價值較大。[l51如發現S只飛低于90%,立即抽取動脈血監測血氣。f’61我們在使用時注意皮膚要潔潔,傳感器密著在皮膚上。
3.2吸痰前的供氧。吸痰時特別是使用呼吸機病人吸痰時可致血氧分壓降低,血壓下降,共至心跳驟停。吸痰前后有時需使用徒手操作的換氣囊給病人供氧。先將氣囊充分充盈,供氧業15L/min,每5秒鐘呼吸一次。機械通氣病人,若病人肺功能正常,機械通氣時間又不長,吸引前加大吸權濃度即可,不必過度通氣、吸兒口喊立即吸痰,血坡飽和度(黝(五)不致降低。如果肺功能欠佳吸純氧后吸痰使Sa(飛下降,應監測血壓和心率并給過度通氣{、一般1一5秒即可,過度通z毛不超過3次圈。
3.3吸痰時的供氧,對于應用呼吸機病人吸痰時,我們取一次性輸液硅膠竹穿刺針剪去針頭,連接氧氣機,將硅膠竹插入氣竹插竹內或氣竹套竹側孔供板經SI戈飛監測效果好。
3.4充氧一吸痰雙腔竹的應用認為充氧一吸痰雙腔竹更且優越性,對預防吸痰誘發的低氧血癥效果明極,尤其適用于危重病人的吸痰操作、充氧一吸痰竹有兩個腔,一腔為吸痰用,一腔供氧用;可在吸痰的同時不中斷氧氣供給,并且不增加病人窘迫感,臨床應川3()例自身對照血氣結果顯示,與常規吸痰方法相比能敏著提高代飛和(萬1’2,從而達到預防吸痰誘發的低氧血癥.又無吸痰前氧合時引起的病人焦躁不安,使分泌物進入肺等副作用,使用機械輔助呼吸時.每次吸痰間隔>smin,完全可代償因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癥。
4小結
氣道竹理中濕化、排痰、氧療是護理的三個重要環節,缺一不可,濕化液與氣道分泌物用紗布分隔.小霧從短時間間斷霧化有助于減輕氣道纖毛層的損傷和對血氧的影響有吸痰必要時吸痰,吸痰技巧的掌握,氣竹內注藥的適宜部位的研究提高了排痰效果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力度,無創性血氣分析和充氧雙腔管等的應用對危重癥的血氧監測和牡療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