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視頻下的藥劑學實驗課程教學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解決藥劑學實驗教學課時逐年減少,無法體現現代制劑工業以及教師難以傳遞制劑制備的動態過程這些問題,自制微視頻與實驗課程教學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學習。文章將藥劑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和微視頻引入實驗教學的必要性兩方面進行論述,并總結了微視頻在藥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結果學生對藥劑學實驗的興趣及完成度得到極大提升。
關鍵詞:微視頻;藥劑學;實驗
藥劑學實驗是藥學類、制藥工程類專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綜合性實驗課程,不僅與各門基礎課、專業課相關,而且與生產實踐教學密切聯系,是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不可替代的專業實驗課。通過實驗教學,不僅可以通過理論結合實際讓學生掌握制劑的基本理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以及創新能力,對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的實驗教學通過老師講授、演示實驗內容,然后學生按部就班地進行操作的教學模式。但實驗課時不足,抽象的工藝路線以及制藥現代工藝設備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接受,導致學生缺乏創造性,而微視頻教學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微視頻是指短則30秒,長則不超過20分鐘,視頻形態多樣,可通過PC、手機等多種視頻終端播放的視頻[1]。視頻是一個重要的媒體元素,具有豐富的信息內涵和動態演示效果,合理的運用視頻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2]。在藥劑學的實驗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課前課后的視頻學習了解整個實驗過程,還可統一和糾正學生在試驗過程中的操作。同時,隨著互聯網及智能設備的廣泛普及,利用微視頻這種信息技術來引導學生學習為今后教學帶來重大變革。
1藥劑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藥劑學是一門以劑型研究為主要對象,對其處方設計、配制理論、制備工藝以及質量控制和合理應用等進行研究,需要將驗證性實驗與設計性、綜合性實驗有機結合,具有操作性、實用性強等特點。傳統的實驗教學主要是“實驗指導書-教師講解-學生實驗-撰寫報告”的形式進行,教學模式單一固定。雖然教師會強調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因素,但學生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其中的內涵。學生被動的學習,機械化的操作,使實際操作出現的問題不能被及時發現,錯誤的操作也不能及時改正。同時實驗學時數、師資力量、設備臺套數以及實驗室的限制,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獨立實驗,嚴重影響學生設備操作及實驗動手的積極性,有時候一些大型設備操作時,往往出現一人實驗、多人觀摩或“打醬油”的現象,影響了教學效果。藥劑學是與生產實際聯系密切的藥學類專業課程,驗證性常規實驗的開設,如散劑的制備、注射劑的制備、片劑的壓片及膠囊的填充,這些實驗與現代工業生產嚴重脫節,學生無法在實驗中感受到現代制劑工業的現狀,反而掩蓋了現代制劑工業的快速發展,嚴重影響學生對藥劑實驗的興趣、專業發展的認識及就業前景的理解。同時學生無法在普通實驗室里體會到藥品生產與環境、操作、工藝等的關系,實驗無法體現制備工藝、生產要素等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的教學目標,對后期企業GMP車間布局、前處理工藝、不同劑型生產設備及包裝設備等學習產生影響。
2微視頻對藥劑學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微視頻短小精悍、方便瀏覽,可動態演示制劑生產過程和制藥設備的使用,能將枯燥的知識轉化為能引起興趣的資源,讓學生能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提高求知欲,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
2.1微視頻具有靈活開放,實用規范的特點
微視頻可錄制規范的實驗基本操作及注意要點,引導學生自主進行預習實驗,學生可隨時在各個電子終端播放觀看。主要設備工作原理使用要點、操作、現象、內容可以反復多次播放,再經過實驗實踐可對實驗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論認識,加深印象。而且規范操作可減輕實驗指導老師的負擔,提高儀器的使用效率。
2.2微視頻生動形象,有利于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及提高興趣
雖然多媒體已經進入課堂[3-4],但是仍然僅限于使用Powerpoint去進行“電子板書”式的授課,不能給學生生動形象的感覺。微視頻的學習,可以使單一乏味的流程圖、工藝過程等使學生對整個實驗的流程在腦海中有更深刻的形象,再結合實驗過程中的直觀感受即可使學生具有充分的理解。如濕法制粒過程中軟材的制備標準是“手捏成團、輕按即散”,通過視頻教學,將黏合劑用量對軟材質量的對比,同學再無在實驗過程中經常詢問“軟材可以不?”。又如學生可以通過膠囊填充機的裝卸動畫清楚記住裝卸順序。
2.3微視頻可以多角度、多方式演示制藥設備及制藥企業生產過程
制藥設備的講解非常枯燥,為了讓學生對制藥企業有更深的了解,對制藥設備的運行及維護有更深的認識,可以通過錄制制藥企業的在線生產視頻,如注射劑的生產視頻(車間的環境區域分布、空氣凈化、配液、過濾、熔封及灌封、質檢等)、片劑生產視頻(制粒、壓片、包衣)、顆粒劑生產視頻(粉碎、過篩、混合、流化床制粒)等,滿足學生對各類劑型實際生產線的了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深刻體會藥物制劑生產對環境和人員的嚴格要求,增強制藥人的責任意識。同時對制藥設備如壓片機、噴霧干燥、流化床等的多角度展示,不僅帶給學生大量信息,彌補了校內實驗室的不足,擴大了學生對藥劑學實際生產的視野,有利于消除學生對設備的陌生感,提升學生的實驗參與感[5]。
3微視頻在藥劑學實驗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
藥劑學的微視頻主要由實驗室安全操作規范、藥品宣傳及制藥設備宣傳廣告、制藥企業和藥劑生產的微視頻以及基本實驗及儀器操作規范四部分組成,各部分均有若干個微視頻組成,學生可以隨時觀看不同類別和形式的視頻,減少學習的枯燥[6-7]。
3.1實驗室安全操作規范
微視頻實驗室應做好易燃易爆、毒性及腐蝕性化學試劑的預防、處理和急救措施。進入實驗室人員應具備常發生事故的基本處理方法。視頻包括:安全設施的使用;灌裝氣體使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化學危險品的使用與保管、安全標志及識別等。
3.2藥品宣傳及制藥設備
宣傳廣告藥品宣傳廣告中通常會有藥品的功效、劑型上的特點或藥品生產的過程等,將這類廣告視頻放入實驗教學過程,學生對該制劑的特點會有更深印象。如匯仁藥業“邦能三分鐘,讓胃更輕松”通過廣告語學生容易記住分散片3min的崩解時限,并通過與普通片的對比,分散片起效快的特點也形象說明。又如東阿阿膠的廣告中東阿阿膠制備的原料可以看到阿膠制備時掛旗形態。由于藥劑學中涉及的制藥機械品種繁多,在沒有實物演示的情況下,要想弄明白機械的特點和原理需要借助制藥機械的視頻。為便于產品的介紹和推廣,制藥機械廠家會精心拍攝自身設備的全方位結構的展現和使用的操作演示視頻,如國藥龍立TDP-30型單沖壓片機視頻,從設備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及保養的介紹,通過視頻的學習結合片劑的實驗,學生可以獨立完成壓片操作。
3.3制藥企業和藥劑生產微視頻
由于制藥企業GMP的實施,學生很難到藥品生產企業參觀實習,故在教學視頻庫的建設過程中,教師對于藥品現場動態生產操作的視頻,顯得尤為重要。制藥企業現場動態生產操作是非常寶貴的,也是各種儀器設備應用視頻錄制的寶貴資源[8-9]。錄制的視頻包括:藥廠全景、GMP及潔凈室、前處理車間、人員進入輸液劑生產車間流程、硬膠囊殼生產、軟膠囊壓制法的生產、輸液劑生產錄像(大輸液生產、大輸液滅菌、輸液貼簽包裝、輸液洗瓶)、粉針劑生產錄像(粉針生產、無菌粉末灌裝)、氣霧劑壓灌法灌裝、噴霧劑灌裝視頻等。
3.4基本實驗及儀器操作規范
微視頻在學習藥劑學之前,基本操作的化學實驗操作已經學習過,但在教學過程中仍有部分學生基本操作不規范,為更好地規范學生實驗操作,也需錄制藥劑實驗的相關基本操作。微視頻主要包括:稱量、溶解、粉碎、過篩、混合(等量遞增、打底套色);溶液的配制、過濾、乳化;濕法制粒、干法制粒;基本檢測:脆碎度測定、硬度測定、崩解時限測定、PH測定、澄明度測定、穩定性測定等等。這些操作規范的使用不僅方便了學生的學習,也為其他教師指導學生提供了便利。
4結語
將微視頻引入藥劑學實驗教學中,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上實踐操作、課后復習鞏固,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創新意識。改革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目前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已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生的實驗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復雜問題能力得到明顯提高。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運用互聯網及WIFI技術將促進實踐教學的變革,課程組將在微視頻的基礎上繼續整合現有的資源,與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環節相結合,建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精品課程及資源,從本質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呈領,徐晶晶,劉清堂.基于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12):70-76.
[2]戚建平,盧懿,汪亞勤,等.視頻教學在藥劑學實驗教學中的重要性[J].安徽醫藥,2013,17(5):895-896.
[3]王偉,孫志穎,王世英.制藥工程專業“藥劑學”教學視頻庫的建設與應用[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6,18(1):68-71.
[4]陳璟,呂志陽,何立巍,等.中藥藥劑學教學視頻的建設與應用[J].江蘇科技信息,2016(1):32-33.
[5]徐丹丹,偶志紅,畢小平.在藥學類專業教學中開展微課教學的嘗試[J].藥學教育,2014(2):27-29.
[6]楊云.高等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J].廣東化工,2015,42(10):186.
[7]劉利萍.微視頻在藥劑學實驗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藥學教育,2015(5):73-75.
[8]陳軍,陳志鵬,蔡寶昌.藥劑學教學視頻庫的建設與應用[J].安徽醫藥,2011,15(4):527-528.
[9]呂志陽,楊雨微.工業藥劑學教學視頻庫的構建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35):275-276.
作者:吳德智;李安;張翊;李小紅 單位:貴州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