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單元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工程建設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
根據工程建設特點,預測工程建設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質災害為邊坡擋墻崩塌或滑坡。
1.1評估區邊坡現狀場地東北部邊坡按邊坡形態及支護形式可分為BP1,BP2,BP3段。基本特征如下:BP1:該邊坡為土質邊坡,坡長約為120m,坡高2.0m~5.0m之間,坡面采用噴漿支護,坡面現裂縫,裂縫垂直發育,寬約1cm,偶見砂漿脫落,植被發育,坡度在48°~55°之間;坡頂為果林植被發育;坡腳為停車場和8層樓房。BP2:該邊坡為土質邊坡,坡長約為120m,坡高6.0m~8.0m之間,采用漿砌石擋土墻支護,墻面偶見外鼓變形、砂漿脫落、滲水現象,坡度85°;坡頂為果林植被發育;坡腳為5層~6層樓房。BP3:該邊坡為土質邊坡,坡長約為90m,坡高3.0m~10.0m之間,采用漿砌石擋土墻支護,墻面偶見外鼓變形,滲水現象,植被發育,坡度85°;坡頂為自然山體植被發育;坡腳為7層樓房。
1.2評估邊坡穩定性定性分析與評價根據野外調查,邊坡穩定性主要取決于擋墻的穩定性。邊坡的穩定性亦可通過坡體巖土體性質、坡高、坡度、支護結構表觀質量、邊坡破壞跡象等進行綜合定性判斷。1)評價因子的確定。不同的因素對邊坡崩塌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根據評估區邊坡類型、工程地質特征及已發災害的控制因素,抽出以下基本要素作為評價因子:a.坡體巖土體性質;b.坡高;c.坡度;d.支護結構表觀質量;e.邊坡破壞跡象。2)評價因子對邊坡崩塌或滑坡的權重分析。評價因子對邊坡崩塌影響的權重是指各因子對邊坡穩定性影響的重要程度,由于影響因素關系復雜,難以直接地確定并量化,因此采用兩因子之間的相對重要性來確定,即對兩個因子相比較,取相對重要因子(勝)為1,次要因子(負)的權重為0,當兩個因子同等重要(平)時,各取0.5,其比較結果見表1。從表1分析得到擋墻邊坡評價因子的權重向量,即w={坡體巖土體性質;坡高;坡度;支護結構表觀質量;邊坡破壞跡象}。其中,A為邊坡穩定性判別指數;wi為權重向量元素;γi為單因子量值。考慮到資料精度和綜合評價的實際價值,本評價方法將擋墻穩定性劃分為三個等級,即:a.不穩定;b.較不穩定;c.基本穩定。其劃分標準見表2,邊坡穩定性判別指數按表3的標準判定邊坡穩定性。根據以上評判方法,評價邊坡穩定性結果見表4。根據上述穩定性分析評價,BP1處于較不穩定狀態,BP2,BP3處于不穩定狀態,預測BP1發生崩塌的可能性中等,危害性及危險性中等;BP2,BP3發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大,危險性及危害性大。
2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及防治措施
2.1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評估在現狀評估和預測評估結果的基礎上,遵照《廣東省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實施細則》(2013年11月)“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級表(表6-7)”的標準,采用定性與半定量分析法,確定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珠光村城市更新單元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分區。分區時體現出“區內相似、區際相異”的評估原則。具體分區情況:危險性大區(Ⅰ)為邊坡擋墻崩塌影響范圍,面積41449m2,占評估區面積的9.8%;危險性中等區(Ⅱ區)為基坑邊坡及其影響范圍、邊坡擋墻崩塌影響范圍,面積305364m2,占評估區面積的71.8%。
2.2建設場地適宜性評估用地紅線內工程建設適宜性差區面積7851.0m2,占擬建場地面積7.8%,適宜性差區引發或加劇和遭受的地質災害為邊坡擋墻崩塌;基本適宜區面積92168.2m2,占總建設用地的92.2%。基本適宜區引發或加劇和遭受的地質災害為基坑邊坡的崩塌或滑坡、邊坡擋墻崩塌。綜合評估整個評估區進行工程建設的適宜性為基本適宜。在對基坑采取科學有效,經濟合理的支護措施后,征地范圍可以進行擬建工程建設。
2.3防治措施1)基坑邊坡崩塌或滑坡災害防治措施。a.因為場地基本無放坡空間,建議采用樁錨或排樁加內支撐支護。b.做好基坑內排水和周邊截排水措施。c.在基坑開挖及地下工程施工過程中做好基坑及周邊房屋、道路及管線等的監測工作。2)擋墻崩塌或滑坡防治措施。a.建議對擋墻拆除重建。b.對有危險的邊坡擋墻可根據施工位置采用墻前或墻后設置支護樁加固。c.完善坡頂、擋墻的截排水系統。d.施工期間對擋墻加強監測,確保擋墻的變形處于警戒值內,墻前或墻后設置支護樁加固。
作者:張明標 周謨煒 李旭 單位:深圳市勘察測繪院有限公司 贛州淦龍旅游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