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慕課”視角下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伴隨著“慕課”時代的到來,旅游管理專業依此進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文章在探討何為“慕課”以及其優缺點的基礎之上,從“慕課”的角度出發,認為借力“慕課”潮流,科學搭建旅游管
理網絡教育平臺;利用“慕課”資源,有效擴寬高校旅游專業教學空間;發揚“慕課”優勢,合理設計特色旅游管理教學模式是旅游管理專業進行教學改革的有效方向。
關鍵詞:
“慕課”;旅游管理;教學改革
一、引言
21世紀的今天,以網絡為核心的數字化、信息化生活模式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眾多旅游院校已經嘗試網絡教學,例如,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講解、情景模擬;通過安排旅游專業學生自主參與網絡學習,使其在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能的同時,既能拓寬其學習空間,又能豐富其知識體系,符合旅游院校要培育學生掌握多領域寬范圍相關知識這一教學總目標??傊诰W絡化教學這方面,我們在不斷努力、不斷進步。但伴隨著“慕課”的到來,這種嶄新的教學模式給我們的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也極大地改變著我們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那么,到底什么是“慕課”?我們又該如何借其優勢進行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變革呢?
二、慕課(MOOCs)
(一)內涵“慕課”起源于美國,最初是以遠程視頻教學為主,其一經問世便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所謂“慕課”是指大規模在線進行開放課程[1],英文: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其中MASSIVE表示教學目標群體規模比較龐大,多達幾萬甚至幾十萬人;OPEN表示課程的公開性,無論學習者身在哪里,只要有網絡就可以進行課程學習,完全屬于公開性;ONLINE表示課程的學習方式是在線學習,依此來看“,慕課”是一種網絡性教學模式。
(二)優劣勢分析眾所周知,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既有利也有弊,尤其作為一種新興事物,自它面世起便會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因此,“慕課”也一樣,有它的優勢,也有它的弊端,我們應該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它。1.優勢第一“,慕課”這一新興網絡教學模式十分注重學習者的主體地位。無論是從教學目標上來看,還是從教學內容上來考慮“,慕課”這種網絡在線平臺教學模式完全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與運行,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強制性與呆滯性,在喚起學習者學習動機與積極性之后,開始內容的講授。第二,“慕課”突破了時空的界限,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與開放性?!澳秸n”學習者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時間與地點進行自主性學習,較于定時定點的傳統課堂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深受學生的喜愛,繼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慕課”實現了學習者跨地域向名師討教的夢想,打破了知識傳授的空間障礙。第三“,慕課”同樣為學習者提供了交流與討論的平臺,人性化解答學生的學習困惑。在慕課網上,通過提供QQ、微博、郵箱三種登錄方式,為學習者搭建學習交流的社交溝通平臺,學習者可以依此參與課程討論,并可選擇記下筆記等網絡功能。2.劣勢首先“,慕課”完全依賴于IT技術。由于這種教學模式完全依賴于網絡,直接導致其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易損性。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名著名老教授不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那么這將有礙于其進行“慕課”編制;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倘若某些學生上網不方便,同樣不利于“慕課”的順利開展,所以說,過于依賴網絡的“慕課”比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其次“,慕課”教學模式對于學習者要求過于松懈。由于“慕課”沒有時間地域的限制,主要依靠學生的自身學習動力與自制力來自主安排課程的學習,對于那些自制力不強的學習者來說,較于有固定時間、固定教室、固定教師的傳統式教學,學習效果未必會更好。此外,面對網絡上眾多的同一類別課程,學習者如何快速準確得選擇最佳的課程,在最短時間內消化所需掌握知識,這都是機械式“慕課”的弊端,也是需要我們加以避之的重要環節。
三、推進旅游管理專業有效教學改革的對策與建議
“慕課”憑借其強大優勢,引起了全球教育界的廣泛關注,目前國外有美國、英國、日本等幾十個國家都在探索和實踐“慕課”教學模式,國內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眾多知名院校也都著手建立了網絡教育平臺,這一切都表明順應“慕課”發展潮流,進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針對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進行的創新與變革,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借力“慕課”潮流,科學搭建旅游管理網絡教育平臺上文闡述了當下“慕課”的迅速發展現狀,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如何在充分把握“慕課”的優勢和發展規律基礎之上,搭建現代化的旅游管理專業網絡教育平臺,為社會培養出更有效的優秀人才,這是我們教學改革首要探討內容。關于旅游管理專業網絡平臺的搭建,我們應從硬件環境、軟件技術、教師培訓三方面展開。首先,在硬件環境方面。旅游院校需要引進足夠的計算機設備、音響設備、錄像設備等,并隨時注意這些設備的更新換代,硬件上做到全力保障旅游管理專業網絡課程的順利開展。其次,在軟件技術上。旅游院校需要外聘或者組建專門的技術小組,主要用于網絡教育平臺構建時的一些數據資源處理,如文字、圖片、視頻、地理空間數據等,并需隨時對之進行更新、優化、整合和分析[1]。最后,在師資隊伍培訓方面。鑒于當下眾多旅游院校的教師對計算機熟練掌握運用程度不佳,尤其是比較年老的教授,所以對之進行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培訓,不僅能夠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現代化和教師隊伍先進化,而且有助于學生在緊跟時展腳步下,提高學習效果,更能加快本校旅游專業教育網絡平臺的搭建。
(二)利用“慕課”資源,有效擴寬高校旅游專業教學空間“慕課”教學最大的特點在于其資源共享,可以提供給各位學習者公平的學習機會,因此,其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不再局限于課本里有限知識,能夠讓學生與全世界各大旅游院校的名師進行交流與學習,也為旅游院校與旅游企業之間的“產、學、研”合作創造了條件,促進旅游界的各行人士間的信息交流與協同創新[2]。關于擴寬旅游教學空間,我們具體可以從走出書本、接軌名師、校企合作三方面展開。首先,關于走出書本方面。眾所周知,當下旅游教育與旅游市場人才需求出現“供需錯位”[3]等問題,因此,旅游院校應調整教學內容以適應旅游市場發展中的人才需要,這將意味著,學生不應僅僅局限于教材里的小部分知識,而要聽取行業前沿專家在“慕課”中關于相關知識的講授,以此來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體系。其次,關于接軌名師方面。由于時空限制,眾多普通旅游院校的學生對于哈佛、康奈爾、清華、中山等著名大學里的知名教授只能停留在遙遙相望的境地,而“慕課”打破了這個格局,我們可以與這些名校加強聯系或者多加關注,將其有效資源引入我們的教學體系,以此來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豐度。最后,關于校企合作方面。依托“慕課”教學網絡平臺,旅游院校應積極構建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旅游院??梢詾槁糜纹髽I輸送合格有效的旅游人才,并可為在職員工提供良好的教學平臺,使得旅游人能夠不斷充實自己;另一方面,旅游企業可為旅游院校提供實習基地,增加學生社會閱歷,此外,學??蓪⑵髽I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典型案例引入到學校網絡教育平臺,使得旅游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更強,終而利于旅游院校構建面向旅游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
(三)發揚“慕課”優勢,合理設計特色旅游管理教學模式如前所述“慕課”既有優點也有缺點,而“慕課”時代卻已拉開帷幕,因此,我們應該借其優勢、避其弊端,合理科學得設計出符合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推動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培養出旅游市場需求的復合型人才。那么,基于“慕課”進行旅游管理專業特色教學模式的設計,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第一,豐富旅游教學內容,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談及旅游,人們頭腦中首先反映出的便是“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確切的講,作為旅游人,需要掌握的絕不止這六大相關內容,因此,對于旅游專業學生的教育重要的是在為其打開寬闊的知識面的基礎之上,培育其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而“慕課”廣納天南海北各個領域教學視頻的這一特點,恰能滿足旅游教學這一要求,因此,旅游院校老師應在獲悉各個教學視頻的基礎上,正確引導學生參與“慕課”學習,使其養成自發、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第二,構建傳統教學與“慕課”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慕課”教學模式通過提供給學習者圖文并茂的教學材料、情感豐富的現實情境、方便實用的溝通渠道,能夠喚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理解程度、促進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然而,如前所述“,慕課”也有其弊端,因此,我們應該將傳統教學模式與“慕課”教學模式結合運用,在專業教師指導下取各自之精華,在給予旅游專業學生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同時,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所學知識點,并能引導其自主開展屬于自己的學習模式。第三,打破傳統旅游院校對學生的考核方式,倡導學生自創旅游微課獲取成績。21世紀的今天,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已經超越我們的想象,而旅游又恰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專業[4],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個人網站、微博或空間等建立一個微型旅游網絡課程,一來作為學業的考核方式,二來能夠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使之成為學習的主人[1]。
四、結束語
“慕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定具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弊端,它與傳統式教學模式既不是“對立”關系,也不是“延續”關系,因此,我們應該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它。在結合旅游管理專業特點基礎之上,借力“慕課”的優勢,進行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從而為旅游市場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另外,基于“慕課”進行的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切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半途而廢,我們需要在充分掌握其規律與特點之后,持之以恒的將改革進行到底,讓其更好的為旅游院校人才培養服務。
參考文獻:
李敏.MOOCs時代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網絡化教學探討[J].電子測試,2015,(4):75-77.
付卉.慕課(MOOCs)時代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0):28-29.
汪清蓉.旅游管理專業體驗式教學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旅游學刊,2006,(S1):89-92.
周松秀,王鵬.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3):180-182.
作者:于霞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