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公立醫院內部控制主要指醫院為落實預定的發展目標、工作任務,為管好院產院資,而制定的一套自我約束、自我調整、自我評價、自我控制的方案、規劃、規定、方法和制度等。通過這些的貫徹執行具體落實,以保證醫院各項工作的效率性經濟性公益性、持續性及暢通性。因此,強化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顯得非常必要。
一、強化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醫院內部控制屬于整個經營管理中的核心內容,是確保醫院生存發展穩定的主要措施。一個真正明智的醫院領導,在任何時候,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也不可能丟棄內部控制工作,相反,都會想盡一切辦法,調動所有力量來建立健全醫院內部控制,用它來提高醫院的經營管理水平,用它來實現醫院發展目標,用它來保證醫院業務活動,用它來提高醫院競爭力。醫院不是企業,不能等同于企業,但醫院離不開社會市場經濟這個大環境。醫院要生存、要發展,僅靠政府是不現實的。所以也要追求一定的經濟效益,這就要強化內部控制。從醫院所肩負的社會公益性來看,如何讓財政補助發揮更大效益,如何在救急、救難中保證及時、準確、有效,如何讓社會責任有關方案落實,都需要一個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來保證。醫院的內部控制是醫院領導層面、醫院全體工作人員共同決定和共同實施的,是一種自我約束、自我調整的手段。由此可見,內部控制管理是醫院管理的基礎條件,是保證醫院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它能保證醫院管理活動的合法、合理、合情;它能確保各項財務活動的真實安全可靠。這樣一來,就更能提高醫院內部的管理水平,促進醫院全面有序地完成經營發展社會救急救難等應急任務,就能更好地維護和保證廣大醫護人員及有關人的合法利益。
二、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存在問題
(一)思想認識上不到位從醫院員工的思想認識上來看,真正弄清楚內部控制內涵的只是少數。有人認為,醫院是公立的,政府要負責,醫院不是企業,不必搞內部控制;有人認為搞內部控制是領導的事,一把手的事,財務部門的工作;更有人認為醫院內部控制會影響員工的福利。這些都是在內部控制問題上存在的思想認識上的誤區。這些錯誤認識的存在,有形或無形的影響到醫院內部控制貫徹落實,或多或少的影響到內部控制普及每個環節,每個人,成為醫院內部控制活動中的瓶頸。
(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有欠缺醫院現有的一些制度、規定、程序等都是針對性某個方面某個問題而制定的,未能真正形成一個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也未形成一個獨立的內部控制制度;財務管理、經費開支中的隨意性,長官意志等都有出現,內部控制無專職人員,內部控制的有關部門和人員權威性缺乏;職責區分不明確,數據資料登記不完備,驗收過程走過場等,都會影響到醫院經營發展。
(三)監管和懲處力度不足醫院每一個工作人員自覺地遵守相關的規定,履行好相應的職責,這是建立落實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雖然在執行內部控制制度過程中大部分員工能夠做到按章辦事,但也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問題,以及違反規定的行為。對這些不和諧現象,對這些違規行為,能否及時有效地制止處理,關系到內部控制制度落實的效果,關系到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然而許多醫院往往將監管懲處流于形式,嚴重的甚至導致違法犯罪,給醫院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三、強化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對內部控制內涵的認識對醫院內部控制存在的種種錯誤認識,歸根到底是對內部控制的內涵沒有真正理解,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宣傳教育要結合醫院的具體實際進行,各部門要有側重,要有明確的宣傳教育重點。醫院領導不但要組織好宣傳教育,更要自覺地帶頭學習內部控制的有關文件、法律規定,真正擔當起醫院內部控制第一責任人的角色。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也要使廣大員工深刻認識內部控制不是幾個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真正把大家動員起來,自覺地參與到內部控制中來,變一人控為全員控。
(二)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單位內部環境好壞,是搞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公立醫院要結合單位實際,抓好內部控制的環境建設。首先,醫院領導成員要在思想上行動上做好表率,真正擔負起內部控制的領導責任。其次,界定好內部控制部門和人員的職責,做到責任到人,責任到邊,充分調動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明確相關業務流程,搞好崗位之間協作、制約和監督。最后,盡力提高專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創造條件讓內部控制有關人員“走出去請進來”的交流學習,不斷地拓展這些人員的工作能力,使他們成為內部控制的行家里手。
(三)完善醫院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醫院內部控制落實不僅是制定一些制度,而是應根據醫院整個診療活動,醫院所有組織管理進行整體分析研究,在這個基礎上拿出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一是要完善內部控制制約機制,根據實際工作合理設崗,明確職責分工,實行管理和監督分離。形成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抗衡機制。二是完善相關的業務流程,嚴格按流程開展相關業務活動。例如財務工作中的報告、審批、核查、記賬等,一環扣一環,嚴格按程序辦事。
(四)抓好內部控制的評價和監督醫院內部控制的評價,要以公益性和效益性兼顧為原則,從經濟、效率、效果、公平著眼,抓住組織結構,業務層次、風險管理等具體體系建設是否健全,執行是否落實進行綜合考評,在各業務流程中尋找風險的關鍵點,提高整體應對能力。從組織層次上,內部控制建立不能光是財務部門而要全員參與,尤其是領導的參與,必不可少。只有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身體力行,才能調動全院人員的積極性,才能真正做到集思廣益。在業務層次上,要緊緊抓住合同管理、預算管理、資金管理、實物進出等一項一項進行分析梳理,及時堵塞漏洞。從監督層次上,要組織好紀檢審計等有關人員參與,讓他們在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上,執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抓事前審批與預警,事中適時查驗,事后進行考評等,將內部控制與各項工作考核相結合,將內部控制與年度目標分析相結合,將內部控制與院風院紀及廉政建設相結合,采用定時、定性、定量的考核,構建一條有效的督管新體系。
總之,公立醫院應從領導和全員參與的大環境下,結合本醫院實際要素,建立一套內部控制的制度體系,以保證公立醫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呂蕓 單位:東陽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