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石化企業安全即時獎勵系統的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介紹了一種適用于石化企業安全即時獎勵的信息系統,闡述了建設思路,并介紹了系統中的計算方法和功能設計框架。應用情況表明,該系統將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即時獎勵工作納入了一個科學、規范、透明和高效的運行流程,能夠全面引導全員主動查隱患、找問題、消除薄弱環節,既提高了安全獎勵的效率,也塑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圍。
關鍵詞:
石化企業;安全獎勵;安全即時獎
勵安全獎勵信息系統獎勵系統設計激勵機制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之一,通過即時安全獎勵,激發全體員工查找隱患,及時發現和避免各類事故,是許多國內外石化企業的共同選擇。鎮海煉化在實施“避免事故獎勵”(即低頭撿“黃金”活動)的做法基礎上,與安工院聯合設計,開發出一套“累進式的安全即時獎勵系統”,即避免事故獎勵系統。該系統涵蓋了員工從獎勵標準設置、員工隱患事件信息申報、事件分值計算和評審、獎勵評審與獎勵匯總分析的整個過程管理,也包含了對員工、部門(班組)階段性的累進安全獎勵申報和計算。另外,還結合員工安全績效檔案,實現對員工的安全表現全過程記錄。本文就此系統的設計思路、功能和應用情況進行介紹。
1設計思路
系統的設計思路根據安全獎勵的特點,針對獎勵情況的重要性、普遍性并結合獎勵對象范圍,對安全獎勵資金進行劃分,形成了安全獎勵金字塔模型。這種劃分思路,將有限的安全獎勵資金分成不同的部分,保證了獎勵用到實處,激勵操作人員認真排查生產運行中每個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激勵管理人員從技術層面,查找工藝、設備、方案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形成“全員、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的隱患排查機制[1]。a)專項獎勵,主要針對特別重大的事件或者有突出的事跡,總額少、獎勵次數少,但單次的獎勵金額大,主要起到宣傳和示范作用。如,總經理嘉獎。b)階段獎勵,主要針對一定周期內在安全方面表現突出的個人和單位,經過一定時間段才獎勵,不單是物質獎勵,也是一種榮譽。如,事故克星獎勵、平安班組獎勵、安全活動獎勵。c)日常獎勵,主要針對日常活動中的避免事故獎勵,沒有時間限制,單次獎勵金額雖少,但隨時發現、隨時獎勵,讓員工時刻感受到“人人關注安全”的氛圍。如,避免事故即時獎勵。
2功能架構
系統的功能架構設計本著“即時發現、即時獎勵、即時整改”的原則,構建標準化、規范化的業務流程,實現獎勵標準、事件認定、獎勵計算和獎勵程序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具體功能構架見圖1。系統功能的設計應該既能滿足企業基層用戶申報避免事故情況,又能滿足管理層用戶審批和分析避免事故信息,同時還應能夠規范對個人、對部門(班組)的階段獎勵過程,保證情況認定和獎勵落實真實有效,因此系統的功能設計主要包括安全即時獎勵(避免事故獎勵)、平安班組獎勵(部門階段性獎勵)、事故克星(個人階段性獎勵)、統計分析等功能,具體的功能分布如表1所述。
3功能介紹
3.1計算方法3.1.1避免事故獎勵計算某次避免事故獎勵的金額由該避免事故獎勵事件的重要性分值對照相應的獎勵標準給出。
3.1.2事故克星獎勵計算某時間段內當員工的事故克星累積分值≥40時,可以認定該員工為事故克星,并予以相應稱號和獎勵,具體執行時可根據組織機構級別設置不同級別的事故克星限值,如公司級事故克星、運行部級事故克星等。
3.1.3基層單位平安班組獎勵計算當某時間段內當基層平安班組累積分值≥100時,可以認定該班組為平安班組,并給予相應稱號和獎勵。
3.2業務功能框架設計整體的業務功能框架設計,如圖2所示。整體分為3部分。
3.2.1準則制定這部分主要是實現獎勵資金預算的管理,以保證各運行部的安全獎勵都處于資金的限額之內。另外,還實現對于獎勵事件認定準則和獎勵金額標準的管理,以保證各種獎勵計算都按照相應的依據規范進行,從而具有一致性。
3.2.2獎勵管理這部分主要實現3種獎勵的過程管理。其中涉及到分值計算和匯總的業務,由系統自動按照
2.1中所述的計算公式和設置的準則、標準自動進行。另外,通過統計分析功能實現事件統計和獎勵的統計,為發現事件發生規律和獎勵重點提供數據支撐。
3.2.3信息共享本部分主要實現獎勵管理系統與鎮海煉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統中其他模塊的數據共享,這樣極大地減輕了用戶的錄入工作量,也避免形成數據孤島[2-3]。此外,系統中的獎勵數據,還包含員工個人獎勵得分值,因此獎勵成立后,可將相關數據推送到鎮海煉化職工HSE績效臺賬中,成為員工個人HSE績效分值記錄的一部分,提高了數據利用效率。
4應用情況
4.1應用現狀該系統自2014年6月開始正式上線運行,截至2015年7月,系統已在鎮海煉化公司下屬15家二級生產/輔助單位全部得到應用,鎮海煉化各級員工通過系統實現即時獎勵申報13554條,獎勵人次超過20000人次。
4.2應用效果討論在獎勵程序方面,原來鎮海煉化避免事故獎勵是由各運行部班組將職工發現隱患情況報至運行部各級人員審核,審核量大、工作流程長時效性差。系統上線后,由于系統中設置了清晰的計算程序和規范的判定準則、運行流程,實現了由專業技術人員、安全技術人員、作業區領導和部門領導層層把關的有序銜接,既提高了效率也避免了一事多人申報和夸大申報。從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鎮海煉化發現隱患人次數和獎勵金額隨月份的變化如圖3所示。可知伴隨著系統的運行,隱患發現人次、獎勵金額呈逐月上升趨勢,職工參與率明顯提升,表明通過系統的使用,間接調動了職工查處隱患的積極性和責任性,筑牢了運行部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從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鎮海煉化發現各種嚴重級別(按可能產生后果的嚴重性,分為重大、較大、一般、輕微)的避免事故隱患次數在15個生產/輔助單位的分布如圖4所示。這表明,通過系統的使用,各二級單位都在踴躍參與避免事故隱患的發現,安全獎勵已經覆蓋到鎮海煉化下屬的所有二級單位。從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鎮海煉化各級員工發現的避免事故隱患類別如圖5所示。可以看出,夜班、高處、非巡檢點等類別的隱患發現次數占總次數的54%,說明借助于系統的幫助,各級員工在查找避免事故隱患時,越來越重視非常規條件下、發現易被忽略和難以發現的隱患。
5結論
避免事故獎勵系統自在鎮海煉化上線以來,得到了企業和安全部門領導以及運行部各級員工的高度評價,系統通過信息技術,對獎勵內容、計算公式和條件、獎勵程序和標準等相關內容進行了固化,將原本鎮海煉化的“低頭撿黃金”活動,納入了一個科學、規范、透明和高效的運行流程,提高了安全獎勵的效率,全面引導全員主動查隱患、找問題、消除薄弱環節,為形成“人人講安全、個個查隱患”的良好氛圍打下了扎實基礎。另外,因為采用不同的獎勵方式并將獎勵資金化整為零,有效激發了全體職工開展安全作業的熱情。盡管如此,系統還存在著不足,如系統還需要增強統計功能,對設備、工藝、儀表等缺陷進行深度歸類,及時向專業部門提供存在的問題,另外系統沒有將發現的隱患、缺陷、問題與整改情況相關聯,這是系統改進的方向。
6參考文獻
[1]袁建國,吳國棟,靳瑛.創新獎勵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石油科技論壇,2007(04):66-68.
[2]張亞麗,牟善軍,王秀香.中國石化HSE監督管理系統研究與實現[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7(04):165-175.
[3]穆波,王秀香,牟善軍,等.中國石化HSE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施研究[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2(10):84-87.
作者:周繼榮 穆波 李朝華 王廷春 王秀香 單位: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 中國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