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礦石的資源整合方式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鑫川公司擁有獨立的、綜合利用率較高的選礦廠,是其他7家礦業權人無法相比的。依據“優化配置原則”,選擇鑫川礦業公司作為整合主體理所當然。經過多方論證,上級主管部門確定,以鑫川礦業公司為龍頭,對石寶溝—魚庫鉛鋅銀鉬鎢多金屬成礦區內的礦業權進行整合。
乘勢而上,鑫川公司積極采取措施,及時完成整合目標石寶溝—魚庫礦區的資源整合工作拉開了序幕。鑫川礦業公司乘勢而上,成立了“整合領導小組”,對礦山整體區域及資源開發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邀請專家編制了整合方案。
整合剛開始時,被整合企業普遍有抵觸情緒,不是讓你見不到人,就是漫天要價,讓人無可奈何。鑫川公司領導理解被整合企業的抵觸情緒,以更加積極的態度與其他礦業權人協商、交流。公司領導以礦山整合主體的身份,逐一上門走訪被整合的7家礦權人,與他們交流國家資源整合的政策。同時承諾:整合后,每個采礦權現有的資源量有多少,鑫川公司就補償多少;潛在的資源量還有多少,由鑫川公司出資進行科學勘查后,依據勘查獲取的資源量,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補償。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過十幾次的工作,鑫川公司最大化地考慮了7家礦業權人的利益,從而使整合工作柳暗花明。2010年10月,7家礦業權人痛快地與鑫川公司簽訂了礦業權轉讓協議。
整合后的石寶溝—魚庫礦區,走上了開發、勘探和綜合利用的軌道,呈現出一派生機礦業權問題解決了,但整合后的石寶溝—魚庫礦區,究竟有多少資源,能維持多長生產時間,事關公司的發展大計。對此,鑫川礦業公司與河南省地調院簽訂了礦區生產科研協議,重點探清礦體的規模。2010年,公司投入5000萬元進行勘探,到2011年4月9日,鉆探工作量達到了16000米,發現了大礦體,新增鉛鋅礦儲量190萬噸,深部找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鑫川公司聘請專家重新編制了《石寶溝至魚庫鉛鋅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投入資金2600萬元,購買了先進的大型礦山機械,開采能力大大提高,開采規模遠遠高于國家對鉛鋅礦山年采3萬噸的要求。
在專家的指導下,公司現在的開采規模與鉛鋅及附屬資源的儲量規模基本匹配,也基本達到了有關部門的最低開采規模要求,選礦工藝得到了改進,共、伴生礦如鉬、鐵等得到了綜合開采和利用,廢石和金礦也有了銷售和再利用渠道,開采回采率明顯提高。在石寶溝礦區,整合前縣二輕局有一個日處理能力150噸的鉬選廠,因回收率低下,資源不能得到綜合利用,工廠長期停產。鑫川公司將其整合后,把生產能力擴大到現在的每日4000噸,鉬回收率由整合前的70%提高到現在的93%。
整合后,礦山按照既定的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土地復墾方案,一一落到了實處,公司足額繳納了保證金,礦山面貌煥然一新,開采過的礦山重新植綠,土地基本恢復,當地政府和群眾十分滿意。
作者:崔世俊谷西甫孫江河單位:欒川縣地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