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國普通大學商業化發展的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5年第一期
一、商業化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知識轉化知識轉化(KnowledgeTransferPartner-ships),簡稱KTP。阿伯大學的知識轉移類似于我國高校的橫向科研項目和專利轉化,不過把它確定為學校一個長期的重要的規劃,為學校的專家學者搭建與企業聯系的橋梁。通過知識轉移與贊助商合作共同解決企業確定的戰略問題,提高他們的競爭力、效率,更好地利用知識、技術和技能。與學校建立知識轉化關系的企業,一般是正在尋求項目知識轉移業務。建立轉化關系后,學校和企業共同組成工作協會,由公司高管和學校技術專家負責推進,一般在6-36個月內完成。阿伯大學在知識轉移關系上非常主動,如阿伯大學的生物、環境和農村科學學部(InstituteofBiological,EnvironmentalandRuralSciences),結合研究特長就于2014年7月19日發出了“農產品呼吁建立知識轉移關系”的公告,提出了建立轉移關系的條件,包括投資、結束時間等。
(二)咨詢和技術問題解決服務咨詢和技術問題解決服務(Consultancy&TechnicalProblemSolvingServices),簡稱C&TPSS。阿伯大學的研究、商業和創新(RB&I)團隊可以確定咨詢企業需要的學術知識開展咨詢,嚴格保密和保護知識產權。可以提供合適的具有公司所需要的專業知識的專家為公司提供服務。通過調查研究具體問題,為其提供專家意見和建議。主要途徑之一是充分發揮商科優勢為政府金融發展提供咨詢,并且幫助威爾士政府進行發展融資;之二是幫助企業,對企業開展規劃,進行市場調研和專家技術咨詢(包括業務規劃咨詢、市場研究工作,法律服務和會計等)。
(三)職業發展的教育和高級別的業務技能培訓職業發展教育和高級別的業務技能培訓(Con-tinuingProfessionalDevelopmentCourses&HigherLevelSkillsTrainingforBusiness)。阿伯大學的技能中心主要為公司提供更好地獲取技能和職業發展的教育培訓,服務于威爾士的中北部。培訓分多種,一是學校開展既定的短期培訓,面向社會公布供人申請參加培訓。如2014年,公共的培訓課程就有農業和商業財務救濟、化妝培訓、如何充分利用種草土地的營養等8種培訓。這些培訓在阿伯大學商業欄目都可以查到。二是預定培訓。對企業的培訓既有既定的培訓內容,也可根據企業的需要,在協商的基礎上確定培訓內容,即如果企業需要一個專業的培訓方案,學校會與企業進行探討,根據需求,量身訂做培訓。三是威爾士政府針對小型和中型企業開展的培訓。威爾士政府設有威爾士研究生培訓發展基金(GTD),在阿伯大學與威爾士合作的13個地區的小型或中型企業,有資格得到匹配資金支持開展新技能培訓。政府和企業各支出1500英鎊的培訓費。
(四)國際教育長期以來阿伯大學把國際教育,特別是吸引世界各地的留學生,開展夏令營、語言培訓等作為商業化的重要手段。為了吸引到更多的生源,在不斷拓展招生合作渠道的同時,也不斷地增加服務的類型。如針對中國大陸就開展有:本科預科、碩士預科、本科課程、教授型碩士課程、研究型碩士教育。以本科預科為例,中國高中畢業生取得高中畢業證書后需要通過阿伯大學的本科預科后才可申請進入阿伯大學的本科課程。預科一般是30周的語言課,學費是8000多英鎊。學士學位教學藝術、社會科學和法律類每生每年10500英鎊,理工類每生每年12000英鎊;碩士學位教育、學士學位教學藝術、社會科學每生每年11250英鎊,法律類每生每年11750,理工類每生每年12250英鎊。如果學生的雅思成績達不到6.0,要進行語言培訓,每周的培訓費近300英鎊。
二、成功實現商業化發展的原因
(一)知識經濟的到來為其商業化提供了宏觀環境知識經濟的到來,使知識成為決定國家發展的關鍵因素。大學作為知識的創造者、解釋者、傳播者、護衛者和儲備者的傳統形象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由于知識的擴張以及知識的獲取變得更加容易,高等教育系統必須進行改革以適應這種變化。知識經濟客觀地推動了全球化的發展,世界的流動性更大,跨國尋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成為可能。許多國家的高等教育政策鼓勵本國大學與其他國家大學互相競爭。[1]在這種宏觀條件下,為知識的轉移提供了條件,使大學提供繼續教育成為必須,為國際教育的開展創造了市場。這就為英國普通大學商業化提供了宏觀環境。
(二)政府的推進為其商業化提供了動力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期建議削減大學的經常性支出,并且從1979年開始執行。在削減經常性支出過程中,普通大學受到的影響要大于知名的老大學。20世紀80年代初,英國政府對國有企業實行私有化戰略,效率、經濟和標準是這一戰略的三大口號。同時把三大口號也用于大學。1983年,開始消減對大學的補助金。1985年公布的《90年代高等教育的發展》綠皮書指出,英國政府希望通過改進高等教育,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必須注意3個方面:一是端正對工商的態度,鼓勵企業家精神;二是發展高等教育與工商業的聯系;三是加強與社區和地方企業的聯系。綠皮書的發表,標志著英國高等教育舊時代的結束和新時代的到來。[2](P524)從實質上來看,所謂英國高等教育的新時代就是商業化的時代。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政府延續了80年代對大學的政策,這一政策為大學的商業化提供了動力。
(三)英國普通大學的積極推動英國的普通大學為了推動學校的商業化,不斷地探索和調整相應的機構。以阿伯大學為例,2013年8月,大學整合了學校以前的商業服務和咨詢機構,成立了研究、商業和創新辦公室(Research,Bus-iness&Innovation)簡稱(RB&I),統一協調學校的各種商業行為,構建了一個阿伯大學與外界組織知識交換的渠道。RB&I有50多名工作人員,從事企業活動,促進學校與外部合作單位的協作;其主要職責是為外部合作單位提供咨詢,洽談合作;減少學校部門和研究人員在商業事務上的程序,提供新的研究和創新項目服務。又如,在國際教育方面成立國際辦公室(internationaloffice),負責國際教育的聯系工作。有專人負責各國的國際教育事務,如2014年代表阿伯大學負責中國的學務經理是王妍,她本科畢業于中國航天大學,是真正的中國通。國際教育方面也適應各國不同情況需要開發不同的項目,如2014年夏令營就有5種形式,針對中國大陸留學生也有5種形式。正是他們不斷適應形勢的變化進行調整,使其商業化成為現實。
三、成功實現商業化發展的基本經驗
阿伯大學近些年商業化是比較成功的,在學校的硬件設施改善上有較大的進步。在規劃中,從2013年開始投入1億英鎊用于老校區的改造和研究設施改善。通過分析發現,阿伯大學商業化的一些成功經驗值得借鑒。
(一)商業意識深入人心商業意識表現在各個方面,如阿伯大學的網站首頁由7個主要欄目組成,分別是學校學位教育(StudywithUs)、國際聯系(International)、研究(Research)、商業(Business)、新聞(News)、關于阿伯(About)、校友工作(Alumni)。其中商業是直接介紹學校如何開展商業活動,校外組織如何與阿伯大學聯系開展商業活動的欄目,這在國內的高校極少看到。商業是連接大部分工作的一條暗線,國際聯系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研究很多工作是服務于商業,以商業為目的的;校友工作中也有很濃的商業氣息;學位教育雖然是學校的重心工作,但也是開展國際教育和商業化學位教育的基礎。目前,在我國普通大學還在爭論自己是公益組織還是營利組織的時候,其實英國普通大學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回答,是公益組織但是在很多領域可以實現商業化,有效的商業化對學校的發展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有巨大的推進作用。
(二)緊緊服務于學校所在區域在阿伯大學商業化的過程中,對學校自身的定位認識非常準確,服務于威爾士地區的發展是其工作的一個重點。協作與合同研究重點是與威爾士當地的企業單位合作;碩士學位教育更是直接服務于威爾士的13個地區,直接從相關地區的政府取得資金;知識經濟技能獎學金的設立也是重點圍繞威爾士政府和企業來開發;知識轉化是阿伯大學的一個特色,如生物、環境和農村科學學部發出的“農產品呼吁建立知識轉移關系”的公告就是結合威爾士農業方面的問題提出;職業發展教育和高級別的業務技能培訓重要的內容也是服務于威爾士合作的13個地區。在商業化的過程中,阿伯大學在定位上明確是威爾士的一所地方學校,它新增的項目除國際化外多圍繞威爾士地區需解決的問題開展。普通大學一般是區域大學或行業大學,如果脫離了區域和行業的支持將很難得到良好發展,在商業化方面尤其重要。
(三)卓越的研究是學校商業化的重要依托阿伯大學重視科學研究,特別重視與實際相結合的研究。如,阿伯大學2012年-2017年規劃中提出的6項主要措施均與研究有關:加大對研究的投資,尋求解決全球問題;鼓勵和支持跨國界、跨部門和跨學科研究,打破部門之間的障礙,鼓勵更多的阿伯大學學者之間的協同工作;擴大和增加研究的資金來源;擴大研究生教育和發展研究生院,確保研究生接受專業的研究訓練,為未來職業生涯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尋求全國和全球的合作;提高研究支持結構,通過學校專門研究辦公室擴展外圍空間。到2017年要實現的目標主要有,使60%的研究判斷、卓越的研究框架處于世界領先或國際優秀的地位;科研經費達到2000-3000萬英鎊;40%的員工獲得科研資助;加強校際合作;研究生數量增加250%;建立起10個知名研究中心(每年兩個),從風險和韌性(主要指商業方面的內容)、遙感和環境、食品和水的安全等方面入手。大學與其他社會組織的最大優勢是擁有大批掌握先進知識的人,是大學的核心競爭力;普通大學只有結合自身的優勢,加強研究才能為商業化提供不竭的動力。
(四)主動開放服務正像阿伯大學聲稱的那樣,它“在任何一個時刻,都有很多主動服務你的組織的方面,希望你積極參與。”阿伯大學的很多機構都是集教學與研究和商業一體化的。如燈塔團隊(BEACON)主要依托生物、環境和農村科學學部,發展得到了威爾士政府和歐盟的支持,旨在為開發可再生能源和協助向低碳經濟轉型的總體目標以減輕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影響,對外幫助威爾士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包括農作物黑麥草、燕麥和芒草(亞洲象草)產品,開發藥品、化學品、燃料和化妝品。幫助威爾士政府爭取到了1060萬英鎊的歐洲區域發展基金。又如,它的藝術中心(AberystwythArtsCentre),實際上是一個集教學、學生課外活動、商業(包括咖啡廳、商店、餐廳、展廳、電影放映室)等為一體的組織,在校內市場化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商業化的過程中一定要主動,隨著重點大學的發展和社會科研機構的增多,普通大學優勢在逐漸減弱,一旦不主動,以前擁有的優勢領域就可能被其他機構占領。
(五)順應全球化的浪潮推進國際教育阿伯大學近些年不斷擴大與世界各國的教育緊密合作,他們把教育稱之為簡約教育顧問(ContractedEducationalAdvisors),簡稱CEAs。在大批CEAs的努力下,截止至2014年,阿伯大學已經與大國如中國、美國、俄羅斯,小國如阿塞拜疆、黎巴嫩、拉脫維亞等4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聯系,并且在有些國家與多個教育合作,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留學生合作教育和語言教育。在留學生教育中又分多個層次。以與我國的合作為例,截止至2014年,除臺灣地區、香港和澳門特區外,僅在大陸地區,就在北京設立了4個機構,加上在上海、廣州、深圳、南京、鄭州、大連、重慶等地有共計19個直屬或合作,在他們的大力推動下,中國大陸在阿伯大學的學生逐年增多。知識經濟的到來,使全球化成為現實,普通大學要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才能強化和提升優勢,為自己更好的發展提供動力。英國普通大學面臨的各種狀況,也是我國當前普通大學面臨的情況。處在一個商業化的社會,公益性組織與營利性組織之間的界限已經逐漸模糊,大學尤其是替代性較強的普通大學不可能仍然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象牙塔,要結合自身的優勢主動服務于區域和行業,在適當的領域實現商業化,是保證學校快速發展,更好地服務社會,體現自身價值的有效途徑之一。阿伯大學商業化的措施和經驗值得我國普通大學借鑒。
作者:孫占利單位:河南工業大學中英國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