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制革工業廢水處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制革廢水處理兩個關鍵環節
關鍵環節一:根據制革廢水的上述水質,可以看出,其懸浮物濃度相當高。主要是動物皮屑、毛、泥砂等。首先,其處理采用以生化為主,并輔以物化處理是正確的,因其生化性較好,B/C=0.4~0.5,宜采用生化處理作為制革廢水的主處理工藝。此處的物化處理是指在生化處理之前的預處理,這一點對制革工業廢水處理至關重要。在無極縣部分制革工業企業中,其皮革工業廢水治理初始階段,工藝設計中,忽略了預處理環節,導致運行失敗。由于在生化處理單元前沒有設足夠停留時間的沉淀池或氣浮池,使原水中的高懸浮物隨同原水一并進入生化處理單元,從而嚴重地影響了生化處理效果。
當廢水中含有較高的懸浮物時,懸浮物會隔離微生物與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接觸,從而影響微生物對水中BOD的吸附和降解,進一步造成生化處理效率下降。因此,制革工業廢水(包括皮革、裘皮、羊絨加工等廢水)的處理,必須強化生化處理單元之前的物化預處理,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處理環節。關鍵環節二:如前所述,皮革工業廢水含鹽量較高,特別是Ca2+濃度,這是皮革廢水另一個特點。
皮革廢水的生化處理單元是采用活性污泥法還是采用生物膜法,這也是一個關鍵環節,在這里存在一個誤區。活性污泥法常應用于市政污水處理,而生物膜法則常應用于工業廢水處理,特別是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具有如下優點:(1)使水力停留時間HRT與污泥停留時間SRT完全分離,雖其水力停留時間HRT相對較短,生活污水HRT約2h~4h,但污泥停留時間SRT卻很長,可以達到30d,甚至更長至60d。(2)BOD(或COD)容積負荷率比活性污泥法高得多,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法單位容積的生物量比活性污泥法大得多。一般活性污泥法VSS為3.0kg/m3~3.5kg/m3,而生物接觸氧化法VSS為7kg/m3~12kg/m3,因此,其負荷率為活性污泥法的2~3倍,相應其容積占地面積生物接觸氧化法要比活性污泥法小得多。(3)生物接觸氧化法既適合低濃度有機廢水處理也適合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而活性污泥法,對低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效果甚微。實踐證明,當廢水COD及BOD濃度較低時,COD<100mg/L,BOD<50mg/L時,微生物會因食料不足,而形不成菌膠團,只能成單體狀態存在于水中。基于上述優點,生物接觸氧化法在工業廢水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印染廢水、焦化廢水、食品廢水、淀粉廢水、啤酒廢水等。根據上述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優點,制革工業廢水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是順理成章的事,但運行實踐證明這是一個誤區。
由于皮革廢水中含鹽量較高,其中Ca2+含量也很高,如采用填料式生物接觸氧化法,會使填料上逐漸結成礦化物垢,而且逐漸增厚,此種礦物垢對生物膜起到抑制作用。而這種礦物垢人工無法清除,從而使廢水處理效果愈來愈差,甚至填料上的生物膜完全脫落。近期的兩例革園區污水處理,由于上述原因而導致運行失敗。綜上所述,皮革廢水的生化處理,應采用活性污泥法,切忌采用填料式生物膜法。
二、結論
1.制革工業廢水應強化預處理,用混凝沉淀或混凝氣浮法將懸浮物予以去除,以免影響生化處理效率。
2.制革工業廢水生化處理單元應采用活性污泥法。
作者:張曉燕單位:河北諾頓環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