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醫患關系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1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雙滿意調查法”實施后患者對護士接診態度、住院環境舒適、產前產后健康教育、溝通交流、服務態度、陪同檢查、穿刺技術、巡視病房及時性、滿足需求及時性、患者隱私保護、費用合理性、出院指導內容等各項護理工作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實施前(P<0.01),見表1。
1.2護理人員自身工作滿意度“雙滿意調查法”實施后,護理人員對工作環境、工作壓力、績效考核、薪水分配、人際關系、個人發展機會、職業成就感、工作自主性、科室管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實施前(P<0.05),見表2。
1.3護理質量“雙滿意調查法”實施后,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基礎護理、母乳喂養指導、專科護理、技術操作、護理文書、消毒隔離等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實施前(P<0.01),見表3。
2討論
一所醫院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及生存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醫患關系。而產科是醫院的一個特殊科室,產婦是一個特殊的就醫群體,出于對自身及圍生兒健康的關心,她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因而常對醫務人員提出過高的要求。有報道指出,全國醫患糾紛中婦產科約占1/3[5]。戴愛秀[6]對本院醫患糾紛調查發現,婦產科發生的護患糾紛占全院護理糾紛的29.21%,指出護患糾紛不僅影響醫患關系的和諧,對護理人員也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從而產生職業倦怠感,影響工作積極性。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最多,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取決于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意識及服務水平。有研究表明,產科護患糾紛發生原因主要包括護理技術操作水平不高、服務態度不佳、護患溝通不善以及患者或家屬本身的因素等[7]。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高低對護理工作的評價具有可靠性及參考性[8]?!半p滿意調查法”就是患者滿意、醫務人員滿意,而雙方滿意的原則是“一切為了患者”“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認同感”。
開展雙滿意調查活動,有助于在了解醫患雙方需求的同時,盡可能改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緩解醫患矛盾,提高患者滿意度[9]。本研究結果表明,在產科實施雙滿意調查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以及護理質量均較實施前明顯提高,表明該護理模式是一種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并改善護患關系的方法。通過發放雙滿意調查表,醫院及科室能夠通過患者的反饋及時掌握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及醫患關系情況,通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了解患者對護理人員的需求,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及時進行整改。對表現好尤其是患者點名表揚的護理人員,科室除通報表揚外,還在績效考核方面予以充分體現,體現“多勞多得,干好多得”的績效考核原則,并直接與評優、進修、晉職等掛鉤,使護理人員個人發展機會增多,獲得職業成就感,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主動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努力改善工作環境[10],搞好與醫生、護理人員及與患者的人際關系,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主動提高操作技術水平,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
有研究表明,無論是物質激勵還是口頭表揚等精神激勵,對護理人員都是一種具有重要意義的激勵模式,促使護理人員發揮自身工作潛力,主動改善工作細節,提高科室管理水平,更圓滿完成護理工作,從而使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提高,患者滿意度亦相應提高[11]。而對患者投訴較多的護理人員,除給予通報批評,按照績效考核規定扣除相應的績效工資外,還應建立風險防范機制,查找發生糾紛的原因,尋找更好的途徑去解決問題,將消極事件轉變為積極結果[12]。若護理人員再犯同樣問題時,應取消評優、進修、晉職資格,從而有效督促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護理工作規范,提高護理質量。
在中國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醫療服務是通過自費或者大部分自費獲得的,所以對醫療服務的質量就會有著較高的期望和要求,一旦醫療服務不能滿足這種期望和要求時,患者就會極為不滿。這正是導致醫療糾紛和醫患暴力頻繁發生的原因之一。同樣,這也導致了社會各階層對醫療服務的不滿,中低收入者抱怨“看病難,看病貴”。高收入者也在為花錢也無法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而不滿。這些都是醫療保障體系不健全所致。
多年以來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公費醫療長期集中于少數領域,未能惠及普通民眾。醫療保險未能達到全民覆蓋,以及醫療保險制度的不健全,也是使我國醫患矛盾不斷加深的重要原因。只有通過完善醫療衛生體制,實現醫療保障體制的全民覆蓋,才能從根本上杜絕醫療糾紛,真正緩解逐步惡化的醫患關系。在短時間內完全改善醫患關系的現狀,不太現實,但是為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和醫患關系的長期和諧發展,我們仍然要繼續努力。
(一)要加大政府對公立醫療機構的投資,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增加醫療保障體制,尤其是對醫療意外的國家補償救助機制和醫療意外保險機制,減少患者因病致貧情況的發生。
(二)提高醫療機構的管理效率,聘用專業的醫院管理團隊,提高醫務人員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吸引更多的優秀的青年人學習醫學,從事臨床工作,為國家的醫療社會保障體系儲備高素質的醫療人才。
(三)認清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在立法時脫離“大民法”的視線,提供保護醫療行為的裁判機制,如醫療過錯達到50%以上時才由醫院提供賠償的機制。
(四)發揮新聞媒體的正面宣傳作用,弘揚社會正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崇尚感恩,給予和回報社會。普及醫療衛生和科學文化知識,抵制偽科學,虛假宣傳的非法藥品廣告。
1.1醫院的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問卷調查中有67%的病人認為醫療質量和醫療技術水平的高低是患者選擇就醫的首選因素,有的醫務人員職業道德修養不夠,業務素質不高,難以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一些醫療糾紛的發生與診療技術不高存在誤診漏診有關。在問卷調查中有60%的病人反映醫務人員溝通意識比較淡薄,對病人缺乏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服務不夠,語言生硬,態度冷漠,難以溝通交流;“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制度落實不到位,“看病難,看病貴”合理的現象依然存在,改善不多;由于醫療質量監測分析和安全預警機制不夠健全,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力度不夠,加上有的醫務人員技術操作規范執行不力,引發甚至產生造成不必要的醫療安全事故。
1.2醫院在內部管理方面,制度還不夠完善
醫療服務項目藥品耗材等收費標準和手術檢查安排等公開透明度不高。群眾的投訴機制、利益協調、權益保障等渠道還不夠順暢。醫院內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有待于進一步落實。
2對策和建議
2.1加強組織領導,營造創建氛圍
應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創造良好醫療環境,促進醫院平安穩定科學發展的思想認識高度,把平安醫院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醫院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醫務科及其相關職能科室層層抓。醫院成立創建平安醫院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平安醫院建設工作,并將平安醫院創建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內容,醫院要定期召開會議,認真分析研究創建工作開展情況,協調解決有關問題。重視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積極參與創建工作的積極性。為努力打造平安醫院的氛圍,結合實際制定活動方案;召開全院職工動員大會,部署創建活動工作;通過橫幅、板報、電子屏等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營造濃厚的氛圍;全職員工進行法律法規、醫療安全、醫患溝通、醫德醫風及病歷書寫規范等方面培訓;定期進行“三基”培訓和護理操作技能競賽活動,讓平安醫院的創建活動有力地推動醫院各項工作開展。
2.2提高醫療質量,提升服務水平
醫療質量是醫院工作的核心,醫療安全是醫院永恒主題。重視加強醫療服務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提升工作,按照平安醫院建設的要求教育引導進一步重視對全體職工的醫療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醫德醫風規范教育,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加強醫患溝通,完善溝通內容,改進溝通方式,注重溝通效果。醫患溝通的形式內容在逐步提高。切實加強醫院基礎管理,建立健全醫療安全管理組織,落實各項核心醫療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重點落實院內感染控制措施,嚴格技術準入制度,規范醫療執業行為,堅持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合理治療。保證醫療儀器設備合法、合理、安全使用。認真執行醫藥價格政策,建立完善醫療費用查詢制度,重視減輕人民群眾的醫療費用。
2.3重視患者的投訴,妥善調處置醫患糾紛
針對我院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醫務部將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上報工作列為維護醫療安全的重要措施,真抓實干、扎實的推進。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把醫患糾紛處置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加強了與司法局醫調委、公安、保險、法院等部門的聯系,加強聯絡溝通,主動上門聽取相關部門對做好醫患糾紛調解工作的建議,積極參加有關部門研討會,努力爭取相關部門對醫務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形成工作整體合力。我們堅決貫徹執行“內部溝通、應急處置、第三方調解、醫療責任保險、醫療救助的“五位一體”工作機制,科學有效的處理我院醫患矛盾糾紛。
2.4構建內部安全防范體系,落實安全保衛措施
全面執行安全保衛工作規范,定期組織開展安全工作重點崗位人員的學習培訓。落實各項內部安全保衛措施。落實義務消防員等,維護醫院安全平穩運行加強醫院內部消防設施建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經常性安全檢查,加強消防安全工作,及時消除內部安全隱患。制定和完善防災害事故和防等應急處置預案,定期組織演練,加強醫院內部重要部位和重點科室、部門的安全管理,安裝監控設備,進行監控管理加強對各類毒麻藥品、危險化學品的監管,嚴防發生流失事件。積極爭取公安等執法部門的支持,整頓醫療秩序。
3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