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健委上半年總結和下半年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上半年以來,區衛健委始終堅持以黨的、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上級有關文件要求,積極推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社會和諧穩定,大力開展“健康”建設,推動區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現將2020年上半年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安全責任扛在肩,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區衛健委以科學防控、合理部署為重點,注重信息融合、協調配合,做到“一盤棋”抓統籌、“一張網”抓防控,全力以赴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截止至6月30日,區共處置肺炎確診及疑似病例61例。
(一)高度重視,迅速部署培訓。區衛健委1月16日召開疫情防控部署會,明確責任分工,實行24小時值守制度,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完善衛生應急值班報告、應急處置及結果反饋流程圖。
(二)規范流程,科學聯防聯控。組織學習《市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應急指揮部令》的文件精神,研讀文件中涉及醫療衛生部的相關工作,遵循省市出臺的相關管理辦法,制定了本區的防控流程和管理辦法等文件。同時按照文件精神,對解除留觀人員進行科學規范評估。在抗擊疫情的6個多月時間里,轄區內先后設置了12個集中醫學觀察點(留驗站),累計設置單獨隔離醫學觀察房712間,累計集中醫學觀察669人,目前仍開放集中醫學觀察留驗站2個,集中留置醫學觀察人員103人(境外人員99人),累計解除隔離觀察人員566人。
(三)細化流調報告,優化疫情研判機制。疫情處置小組對轄區報告的每一例疑似病例、確診病例開展詳細的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形成全面準確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組建醫療衛生專家組,對流行病學調查中的暴露史不明確的病例及時開展討論研判,通過大數據有針對性地開展密切接觸者的排查。同時,對病例居住地進行疫點風險評估,及時分析疫情發生的原因及風險建議,就疫情防控的重點提出針對性的方案。
(四)強調部門協同,完善互聯互通機制。區衛健委參與組建區級信息研判專班,與公安、民政、發改及三大運營商,通過“大數據+”的方式,排點地區重點人員信息,及時掌握和反饋密切接觸者的相關信息,實現動態監測分析,合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五)注重專業指導,開展疫情防控指導。組織專業人員對轄區106家社區進行肺炎防控工作進行指導,對轄區200家醫療機構進行防控現場指導,規范防控流程。督導檢查不合格的單位,發送整改清單,幫助指導企業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期間,執行市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5號令,共出動衛生監督員360人次,對轄區480家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進行巡查。
(六)加強信息運用,跟進重點人員的隨訪工作。使用市防控重點人員在線服務平臺對居家隔離觀察人員提供在線服務,進行體溫等健康狀況的在線監測。組建專項排查小組,對在市三甲醫院就診的發熱患者、湖北返昌人員、藥店購藥發熱患者及入境人員實行追蹤排查,做到不丟失一個發熱病人。
(七)統籌推進轄區企業、學校復工復產復學。區衛健委幫助轄區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對1005家(其中重點單位體育場館4家、文化娛樂場所30家等)單位復工復產肺炎防控工作進行了現場指導,特別是消毒技術指導。開展復產復工監督工作,共出動衛生監督員450人次,指導檢查了568家公共場所經營單位,46家診所。區衛健委聯合區教科體局對轄區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幼兒園等126家復課的肺炎疫情防控中作進行分類現場指導。
二、省會擔當勇爭先,鞏固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成果。今年,全市掀起“彰顯省會擔當,我們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為貫徹落實市委、市衛健委“彰顯省會擔當,我們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動員會上的講話精神和實施方案,區衛健委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做好學習動員、對照查擺和整改工作,切實鞏固活動成果。
(一)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宣傳。一是開展“未病先治,中醫在行動”、“攜手家醫、同心抗疫”家庭醫生日、“三減三健,邁向健康”等主題宣傳活動,截止6月,共開展健教講座56次,聽課居民4000余人次;開展衛生日宣傳、咨詢、義診等活動94次,發放健康教育資料5萬余份。二是順利召開區衛健委“5.19”最美家庭醫生表彰會,對12名在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及抗疫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家庭醫生進行表彰,并由獲獎代表分享優秀事跡,鼓舞廣大基層醫護人員,以德高醫精的大愛守護居民健康之門。
(二)開展執法各類專項檢查。一是開展影院、住宿業等專項檢查,對天幕影城、萬達影院等8家電影院,華遠和平里大酒店、七天連鎖酒店等118戶住宿經營單位開展監督執法檢查。二是開展二次供水專項執法檢查,對轄區萬佳物業、東方豪景花園酒店等48戶二次供水設施使用單位開展專項監督檢查。三是開展“四小”整治行動,對轄區旅店、美容美發店、浴室等136家公共場所“四小”經營單位開展監督檢查。四是開展消毒產品專項執法檢查,截止目前檢查了10家消毒產品經營單位,發現5家存在消毒產品存在標簽、說明書不規范等問題,已進行立案查處。五是開展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督導,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區醫保局開展對轄區內醫保定點醫院、私人門診部、鄉鎮衛生院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督導。六是開展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對轄區26家等生產加工企業職業健康情況開展監督檢查。七是開展游泳場館專項執法檢查,對天泉水都泳池館、省少兒體校游泳館等5家游泳場館的規范經營及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專項監督檢查,并對游泳池池水進行了抽樣檢測。
(三)強化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助力中醫強省戰略。加強中醫館建設,發揮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加強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重點加大熱敏灸技術的培訓。加強與駐區省、市三級中醫醫院聯系合作,爭取技術及師資上的支持;增加中醫藥適宜技術,特別是熱敏灸技術培訓的次數和培訓面;積極搭建平臺,促進中醫醫療機構之間的交流學習,不斷提高中醫醫療技術。
三、健康扶貧不松懈,助力全區脫貧攻堅戰取得勝利。在考察時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全國“兩會”工作部署,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一)深入開展重大疾病救治工作。一是開展“免費救治”工作。對所有符合救治條件的白內障、唇腭裂患者和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納入常態化管理,實施免費救治。2020年實施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0例,累計復明手術2559例;白血病新增救治0例,累計救治14例;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新增救治手術2例,累計救治155例。對需維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癥困難患者(城鎮低保、農村五保、城鎮“三無”人員、福利院供養孤兒、新增四類優撫對象和低保邊緣戶)新增救治1例,累計實施血液透析免費救治119例。貧困家庭重性精神病免費新增救治0人,累計免費救治274人,889人次。二是“貧困人口重大疾病專項救治”工作。對符合救治條件的食道癌、胃癌等15種重大疾病實施專項救治工作,累計救治肺癌1人、心梗1人、腦梗死2人、血友病1人。
(二)實施城鎮貧困婦女“兩癌”(宮頸癌、乳腺癌)免費檢查。對確診患者實施救助;加強全市城鄉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強化對適婚群體的宣傳動員,提高婚姻登記當事人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自覺性,力爭做到應檢盡檢。2019年底,已完成項目任務483人的檢查,2020年上半年完成項目任務30人,累計完成項目任務513人,已全部完成項目任務。
(三)開展婦幼健康篩查項目。一是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截止6月底.區醫療機構免費檢測孕期艾滋病共檢測23430人,梅毒檢測23430人,乙肝檢測23430人;對轄區內省市級產科醫療機構全面實行對乙型肝炎陽性的孕產婦的出生嬰兒進行乙肝免疫球蛋白免費接種,合計1344人份,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種率100%。二是免費婚前醫學檢查項目。截止6月底,全區結婚登記1630人,共免費婚檢1426人,免費婚檢率為87.49%,疾病總檢出率39.10%,對參檢的對象均給予相應的醫學指導及治療。三是國家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我區2020年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任務2000人,實際完成評估835人,完成率41.75%。
四、為民服務放心間,全面落實便民惠民政策。區衛健委堅持以“為人民為中心、以滿意為使命、以問題為導向”,全面開展便民惠民政策,為居民提供衛生健康服務。
(一)全面優化計劃生育服務與管理。堅決落實“一票否決”和“責任追究”制,實行季度督查考核,嚴格獎懲兌現。加大“兩非”打擊力度,開展打擊“兩非”專項檢查;扎實推進計生基層群眾自治示范創建和母嬰設施建設工作,協調推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的配套銜接。完善落實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實施特別扶助和農村獎扶工程。2020年上半年,春節期間走訪慰問全區462戶特別扶助家庭,共發放慰問金27.72萬元;完成了計劃生育家庭獎扶和特扶的審批上報工作,今年共有獎扶126人,特扶726人,其中傷殘275人,預計發放扶助金630萬元;完成2020年特扶保險的招標工作,為726名特扶人員購買團體人身意外保險,保險費用42.108萬元;開展2020年城鎮獨生子女父母獎勵申報和審核工作。
(二)加強傳染病防治工作。一是艾滋病防控工作。上半年,全區各醫療機構共報告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13例,現住址在區的新發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9例。我區累計報告HIV感染者和病人619例,已死亡230例,現存活389例。二是結核病防治工作。截止至6月30日共發現肺結核病人96例(不含結核性胸膜炎病人),其中病原學檢測陽性病人39例,肺結核患者病原學檢測陽性率40.63%;全年涂陽病人家屬及其密切接觸者共53人,其中接受篩查53人,密切接觸者篩查率100%。三是霍亂監測、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積極制定《區霍亂監測方案》,今年二季度,腸道門診共收治腹瀉病人122例,檢索42例,檢索率34.43%,無一例陽性;中心檢測水(海)產品樣60份,未檢測到霍亂弧菌。
(三)落實做好國家免疫規劃工作。3月20日至5月20日,全區各預防接種門診開展了適齡兒童疫苗查漏補種工作,對因受肺炎疫情影響推遲接種者實施疫苗補種工作,通過微信、短信、電話、公告等形式通知兒童監護人,加大催種力度,以持續提高遲種漏種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1-6月份我區共辦證1525人,其中常住兒童1236人,流動兒童289人,辦證率達100%。到6月底,全區接種一類疫苗53374劑次、二類疫苗48226劑次。
(四)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今年愛國衛生月9部委聯合開展以“防疫有我,愛衛同行”為主題的愛國衛生月活動,強化預防優先,打造健康環境,為全面打贏肺炎疫情阻擊戰奠定堅實基礎。廣泛開展活動宣傳,在轄區重要路口和人員密集區,共張貼千余條橫幅宣傳,發放各種宣傳資料50余萬份,宣傳對象達60余萬人次。大力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發動180個企業單位參與到此項活動中,參與人次達到5800余人次,共清除垃圾、雜物660余噸,清理“四害”孳生地6400余處,完善防護設施2870余處,投放藥物3950余公斤,參與人次達到3850余人次。
五、多措并舉修內功,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是的重要指示要求,作為基層公共衛生服務的載體,區衛健委多措并舉,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一)優化公共衛生便民服務能力。一是規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穩定簽約數量、鞏固覆蓋面、提升服務質量,對重點人群及城鎮貧困人口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簽盡簽,加大履約力度,豐富簽約服務內涵。截止5月底,全區共建檔390859人,建檔率76%,家庭醫生簽約122418人,慢病規范管理率95%以上。二是開展醫聯體建設工作。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聯體建設全覆蓋,強化專科聯盟建設,促進醫療資源有效流動、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和醫療服務整體效率。三是推進我區“1+5+X”社區鄰里中心建設,進一步優化社區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完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模式,不斷提高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
(二)落實完成醫師定期考核。醫師定期考核是醫師準入后監管,提高醫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重要手段。考核工作啟動以來,區衛健委高度重視,及時成立了區醫師定期考核領導小組和考核辦公室等組織機構,指定委醫政醫管婦幼保健科、市第八人民醫院作為考核管理機構和考核具體執行機構以及具體負責人員,并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和任務要求,組織、推進、實施醫師定期考核工作,確保定考各項工作任務如期完成。2018-2019年度區醫師定期考核確認有效參加報名人數為598人,其中簡易程序復核通過408人,簡易程序測評合格372人,疑似作弊15人。一般程序報名復核合格168人。6月17號15時在區文化中心樓演藝廳進行了一般程序業務水平現場測試,參加測試考生159人,現場考場實到149人,遠程考場6人,缺考4人,其中六十分及以上有130人。
(三)完成帶量采購中選藥品采購和使用工作。區衛健委多次召開調度會和協調會督促轄區內15家公立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嚴格執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擴大區域范圍中選藥品的帶量采購。截止7月初,轄區公立醫療機構已完成第一、二、三批國家藥品集中采購計劃數據報送和第一、二批中選結果約定采購量分解,完成了65種中選藥品約43萬余片/支/袋的帶量采購,確保了轄區患者可在醫療衛生機構按中選價格購買使用中選的藥品。同時對未完成帶量采購任務的醫療機構,會同醫保部門進行了約談、通報并責令整改。
下半年,衛健委將以“時不待我、只爭朝夕”的精神,圍繞疫情防控常態化、項目建設推進、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等方面,著力抓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推動全區衛生健康工作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一是抓項目促發展。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擬投資18000萬元重點抓好區疾控綜合業務大樓建設,以滿足疫情防控工作需求;著力推進醫聯體建設項目、中醫館建設項目、公園中心預防接種門診部、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中心、區疾控中心服務能力建設提升項目進程;大力推進醫養結合、醫改工作、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建設。
二是強基礎惠民生。一是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提升衛健服務能力。積極開展系統人才技術培訓,提升衛健人員的服務能力;加大家庭醫生項目宣傳,廣泛開展政策宣傳活動;加強醫聯體建設,優化基層醫療資源配置,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繼續開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建設,推進中醫藥服務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和創新,力爭年底前完成兩所中心中醫館項目建設;全力做好第三批國家藥品集中采購計劃86藥品的帶量采購工作。二是繼續優化“十五分鐘”便民圈。持續推進“1+5+X”社區鄰里中心建設,保質保量做好2020年度10個街道22個社區“1+5+X”社區鄰里中心建設,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加強績效考核和資金管理,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涵建設,全面推進健康建設。
三是肅清行業風氣。圍繞群眾關心的醫療問題,緊抓關鍵環節,開展打擊非法行醫、整頓醫療美容市場、整治醫療機構就醫環境等專項整治行動,規范行業行為,為群眾創造安全放心的就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