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發達國家農業經營模式類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農業產業化是將與農產品生產、加工和交換不同階段的產業鏈條結合在一起或把生產同類產品、從事同一工藝過程、同一部門的行業聯合起來進行協作或結成一體。理論上講,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從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的不同程度上可以分為六種類型,這在發達國家的農業產業化進程中都已得到驗證。因此,分析發達國家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及其經驗啟示對我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發達國家,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
一、農業產業化的內涵
農業產業化屬于跨行業的產業整合,它將與農產品生產、加工和交換有關的農業產前部門、農業本身產中部門以及農業產后部門中不同階段的產業鏈條結合在一起或把生產同類產品、從事同一工藝過程、同一部門的行業聯合起來進行協作或結成一體。按其參加單位在經濟上、組織上的緊密程度及在法律上的地位,可以概括為完全一體化和不完全一體化兩類。按照農業產業化三個領域中產業鏈上不同方向的結合又可分為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v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既可以是完全一體化,也可以是不完全一體化。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模式
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的劃分并不是絕對分離的,發達國家橫向一體化通常是同縱向一體化相結合的,因為初級合作社和生產者聯合會在加工和銷售其產品方面,幾乎始終是用縱向合作化的方式同私人企業或合作企業發生聯系。橫向一體化的本質特性同縱向一體化一樣,取決于壟斷資本或大農業合作社的控制性作用。因此,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可分為六種基本類型:
1.完全縱向一體化。完全縱向一體化也叫公司制一體化,指大型公司直接投資經營的大農場,將農業生產、生產資料供應以及農產品加工、銷售等環節納入同一個所有制的經營體制內,由大公司直接經營,統一核算。這種模式把農業的產前、產后部門與農業生產直接結合在一個經濟實體中,不僅能減少各環節之間的交易費用,降低成本,而且免去了許多中間環節,加快了產品投入加工和投放市場的速度。美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不少工商企業直接投資農業,建立了大型農工商綜合體,主要表現為公司農場。日本在二戰前就已出現綜合商社直接經營大農場,60年代以后隨著農畜產品需求的增加,該模式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該模式的不足之處是:工商企業經營者對農業不熟悉,而且農場經營者已失去獨立自主性,不易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大規模經營需要大量投資,由于受財力限制,往往無法有意識地從事農業一體化經營;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的影響,難以真正實現工廠式標準化生產,且投資農業的風險很大。因此,就美國與日本來看,該模式在全部農產品中的比重不高,主要集中在畜產部門。
2.完全橫向一體化。完全橫向一體化是指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到銷售的整個循環過程中同一部門、同一生產階段上各企業、農場或農戶之間的合作,通過橫向的合同聯系,形成一個全國性、綜合性、服務性法人企業或社會經濟組織。以日本農協和法國的農業合作社聯盟為例,農協通過它的各項事業組織、基層組織、各級聯合會在農村形成了一個遍及農業生產、農業信貸、農資供應、農產品銷售、保險、醫療、生活指導、信托等領域的網絡。市場、企業、農民以農協為中心,形成了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法國農業合作社聯盟代表法國全體農業合作社及社員利益,為加速農業現代化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服務,并起到互通情報,使社員在農業工業化和商業化過程中互相協調與協作,進而把制定生產配置、品種、規模和投資計劃大權轉入聯盟手中。這種橫向一體化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縱向一體化的形成,使農民組成的各類合作社便利于與工、商、財界的聯系。這種聯系使得農民通過合作企業逐步增加收入和提高現代化水平。
3.完全縱向—橫向混合一體化。完全縱向—橫向混合一體化主要表現為合作社與大公司聯合形成的合營制和互相控股制。在美國,這種形式的一體化為合營制。隨著合作社集中程度的提高,從加強農業產業化過程來看,合作社日益滲透到農產品加工部門,并形成加強同大公司聯合經營的趨勢。公司的農工聯合企業和合作社的農工聯合企業聯合經營合辦企業,可以把食品生產、加工和銷售這一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越來越密切地協調起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合作社和大公司既能夠加強直向農業產業化形式,也能夠加強逆向農業產業化形式。合作社與大公司合辦企業往往采用合股公司的方式,既穩定了大公司的貨源,得到合格的高質量的原料,也給合作社提供了銷售市場的保證,找到了批發銷路。在法國,這種形式的一體化為互相控股制,它使一體化在食品生產及其有關環節的循環過程中利用分工,科學地組織勞動力,從而為其帶來前所未有的經濟效果;使生產更加現代化和分理化,促使資本加快集中。
4.不完全縱向一體化。不完全縱向一體化是一種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體化形式,亦稱為合同制的一體化。通過簽訂各種合同使得與農產品供產銷有關的農工商各個環節的活動協調一致。合同一般都是由農業產前部門或農業產后部門中的企業同農場簽訂的,訂約雙方都是獨立經營的單位。工商企業或農業合作企業與農場簽訂合同,通過合同把農場生產與農業產前部門、農業產后部門聯成一個綜合體。采取合同制,工商企業既可以不對土地進行投資,也可以不承擔由于農業受自然災害而遭受的風險。農場主可以獲得改善生產方法以發展生產所需的資金、技術及相關設備,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也可以使產品有可靠的市場和銷售價格,從而保證了收入。對農產品加工和銷售商來說,合同制可以使他們獲得符合要求的原料或成品,貨源豐富有保障;對生產資料的生產者和供應商來說,合同制可以使他們生產的生產資料有可靠的銷路,從而保證并加速了新技術的推廣,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
5.不完全橫向一體化。不完全橫向一體化是指由若干農場主組成的農業合作社,聯合經營農業,并兼營與農業有關的生產資料供應和農產品收購、銷售、貯運、加工等業務。這種形式的一體化在西方國家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主要是因為:一方面,農場主為了發展生產,擴大經營規模,以便獲得更多的收益,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農場主聯合起來,加強了小農經營與壟斷資本的對抗,減輕了壟斷資本對農業的掠奪。此外,發達國家政府對合作社在稅收、貸款等方面給予某些優惠政策。在美國,由農場主聯合組成的合作社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已大量建立。當初的合作企業主要是為了對抗壟斷資本的中間剝削,因而主要從事供應和銷售活動。但是戰后以來,除了經銷農產品和供應農場所需的生產資料等農用物品以外,不少合作企業還直接從事與農業有關的工業生產,逐步發展成為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
6.不完全縱向—橫向混合一體化。不完全縱向—橫向混合一體化主要表現為工商企業與合作社企業之間的聯合經營及初級合營制,其最大特點是工商業資本進入農業所形成的縱向一體化與合作社所形成的橫向一體化相結合。二戰后,前西德農業產業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農業合作社起著很大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它為私人工商業資本打入農業、建立縱向一體化提供了廣泛的可能和方便的渠道,從而使農業合作組織日益被納入縱向一體化的軌道。同時,農業合作組織的經營范圍和活動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而使它本身也日益成為農業產業化的直接體現者。前西德農業合作組織發展具有相當規模,力量比較雄厚而且日益集中。這些農業合作組織與個體農場比較起來擁有較大實力,這就為農場在同工商企業打交道時提供了更廣泛的可能和更有利的渠道,并能較為有利地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工商企業也試圖利用合作組織來為自己的利益服務。這樣,農業合作組織作為中介人將農場與工商企業聯結起來。例如,萊因供銷合作中心,一方面同30個馬鈴薯加工企業訂有供貨合同,另一方面又同數千戶農場訂有購貨合同,形成了混合一體化經營。
三、經驗啟示
第一,農業由于弱勢的產業地位和市場機制的特征,國家要通過法律、政策、信貸等手段或措施對其進行扶持。在穩固農業基礎地位的前提下,推進生產經營的集中化、專業化、一體化,加快農業的產業化進程。
第二,農業產業化包括許多不同層次的經營主體和利益主體,他們的行為方式必須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和市場制度來規范。同時,經營模式必須與完善、發達市場體系相適應,發達國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都是在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的。
第三,農業產業化要求不斷擴大經營規模,講求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市場競爭力。
第四,通過農工商一體化經營,使農戶分享到農產品在加工、流通過程中增值的平均利潤,如果不能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農民利益得不到保障,農業產業化也就失去了經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