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業板上市公司治理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夠確保及時、準確地披露公司所有重要事務的信息,并貫徹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的信息披露原則。現階段影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治理的因素還有很多,下文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提升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治理成果的策略。
1、影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治理因素
1.1相關制度不健全,監管不力目前我國中小板、創業板制度不全,無論是發行、監管和退市機制等都存在漏洞。例如,⑴在發行過程中的詢價制度幾乎已變成了競價制度,使得詢價機構變成承銷商抬高股價,使股價虛高,后續業績又無法支撐股價。⑵由于退市機制的不健全,使得業績較差、甚至虧損的上市公司遲遲不能退市,導致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整體成長性下降。⑶由于監管不力,資本市場信息不對稱,許多投資機構或個人為賺取投機收益,借助媒體的報道轉移大眾或弱化大眾對企業成長性的關注,使得成長性較差的企業仍然在二級市場大行其道。
1.2宏觀環境的影響由于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大多屬于創業初期,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一旦國家的發展方向、產業布局發生改變或市場環境發生激烈改變時,必然面對許多不確定性,甚至整個行業都可能生存困難,那么企業就可能出現虧損,從而困擾其成長,甚至生存。
1.3盲目擴張和過度投資導致企業經營風險驟升企業在行業中的規模越大,其資本實力就越強,通過規模經濟效應使企業獲得更多的邊際效益,從而使企業在成本和價格上占有優勢,同時可以增強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因此,部分企業在沒有充分論證項目風險與收益的情況下進行投資,擴大規模,導致資金一時無法滿足企業發展規模的后續需求,造成資金斷鏈,從而陷入了新一輪的資金需求困境,使得企業陷入融資—擴張—再融資的怪圈,而無法自我成長[1]。
1.4“家族式”管理是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顯著特征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多數從事高新技術產業,并依賴于創新能力和人力資本,開始時規模比較小,家族治理的弊端尚不明顯,上市后隨著規模的擴張和業務的復雜化,家族式管理模式難以適應企業發展,其成長性必然大打折扣。
2、提升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治理成果的策略
2.1加強源頭管理,嚴格上市條件審核,提高準入門檻我國目前采用的是“核準制”,而國外大部分采用的是“注冊制”。核準制冒似嚴格,但許多企業真假難辨,一些富有潛力和成長性的企業由于無法獲得準入,被拒之門外,而一些企業將自己打扮成高增長型的企業成功進入。而注冊制更為客觀和接近市場,因此改革新股發行的審批制度,逐步將核準制過渡到“注冊制”是很有必要的,盡量引用規范化的指標,比如技術水平、盈利能力、現金流、市場潛力等專業指標進行考核。
2.2延長高管的持股限售時時間,完善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退出和約束制度我國原來規定最大股東在上市一年內不能賣出自己的股份,但是很多高管通過交易平臺大量拋售手中的股票套取現金,引起企業資金鏈斷和經營危機,股價沖高回落甚至暴跌。我們應該借鑒國際上成熟的中小板、創業板市場的發展經驗,探索并完善我國中小板、創業板市場的高管減持制度。在原有的禁止限售股流通的基礎上,推行高管持股公告制度和控股股東賠償機制,以有效遏制部分持股高管的短期套現等道德風險行為,維持市場的穩定性[2]。
2.3嚴格控制中小板、創業板公司的規模和強化公司治理特別針對部分中小板、創業板公司高管挪用上市后的資金償還貸款和短期借款或變相減持限售股等股票投機行為,必須制定相關制度嚴懲和抑制。通過外聘專業人士提高公司管理水平,避免任人唯親,決策主管臆斷。借鑒國外中小板、創業板成功經驗,屏蔽一些高風險的違規操作。在信息披露方面,中小板、創業板公司要實事求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因創業板“信息披露”不規范、不及時而導致的市場投資風險。
2.4強化中介機構的資質和建立多層次的融資途徑證券機構應重視估值能力和專業能力,不要過分強調保薦通道的作用,特別是要起到市場監管作用。之前在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中不乏部分成長動力不足的企業,而卻受到中介機構的大力扶持,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只會惡化中國的證券市場。保薦人責任重大,在目前中國中小板、創業板市場尚未發育成熟的情況下,保薦人應起到配合政府監管、協助資產評估、會計師事務所的資產評估和審計報告工作。針對業績不良或者成長性的創業型企業應堅決不讓其上市,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即使成功上市只會是證券市場可遇見的災難。
2.5為中小板、創業板公司建立多層次的融資途徑通過改革銀行債權融資、企業股權融資、政府基金融資等途徑幫助中小板、創業板中小企業成長。首先,銀行應該重新制定一套針對中小企業貸款條件,在資信評估、信貸流程和風險控制等方面都有針對性,而不能一味以主板市場貸款條件為基準,鼓勵知識產權抵押貸款或特色金融衍生產品融資等。其次,企業應該完善治理制度,引入做市商制度,制定中小板、創業板的退市制度,保護投資的利益,提高股份的轉讓率,大力引進優質的私人投資,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流。最后,政府應該積極扶持中小企業,放大財政資金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利用稅收優惠、風險補償等引導創投基金為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保障,確保中小企業后續研發和發展的正常運營。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要加強和改善自身的治理,要有勇氣變革自身的治理結構,逐步弱化家族治理特征;其次,制定合理的資金使用計劃,控制擴張的使用計劃,防止巨額超募資金沉睡浪費,同時也要防止企業盲目擴張,在規劃新的大額投資時要全面論證項目的可行性、風險和收益,要充分聽取財務部門的意見。在企業擴張時,時刻保持清醒和理性,控制和規避企業經營風險,多做考察和調研。此外,還須從資本市場和監管部門等多頭入手,提升公司治理效果。
作者:曾景茵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