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效控減施肥新技術推廣工作的認識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項目概述
高效控減施肥暨手機信息化服務新技術推廣工作在鳳城市實施以來,在糧食增產和節肥方面效果顯著,深得老百姓的歡迎和社會的認可。
二、經驗做法
1.成立工作小組,包括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為項目順利有序進行提供監督、協調和人員技術保證。
2.運用測土配方施肥成果,研究制定了《鳳城市主要作物控減施肥與手機信息化服務技術集成示范推廣項目實施方案和技術方案》及脲甲醛緩控釋復混肥施用技術要點。推茬玉米施肥為常規品種底施脲甲醛緩控肥45~50kg+硫酸鉀型配方肥(45%)4~6kg,密植品種比常規品種增加10%左右。
3.強化技術培訓,深入9個鎮區,12個村組舉辦脲甲醛緩釋肥料施用技術培訓班13期,培訓技術骨干32人,農民820人,發放施肥技術明白紙及宣傳資料2900份。
4.采購脲甲醛緩控釋復混肥選用遼寧“翠龍”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26-10-12)復混肥,市場化運作并與該公司簽訂了購貨協議,打款提貨,一周時間就將肥料全部下擺到項目鎮村農戶手中。同時將印制的玉米、水稻《脲甲醛緩控釋復混肥施用技術及注意事項》技術資料4000余份,下發到購肥農戶手中,配合現場指導施肥技術,使廣大農民都能正確施肥,確保肥料發揮好的效果。
5.實行規范檔案管理,建立高效控減施肥檔案管理制度。各項目鎮、村秉承示范農戶公開、肥料補貼名冊公開的原則,堅持肥料發放表和補貼資金領取表必須由本人簽字、政府主管領導簽字、政府蓋章的層層把關制度,堅決防止出現冒領、套領國家補貼資金的情況。
6.積極落實高效控減施肥項目試驗區、示范區建設,并組織現場觀摩。在寶山鎮紅旗村建立小區試驗、示范各一個點次,小區試驗共設6個處理3次重復,12個小區(其中3個處理設3次重復),小區面積30㎡。建立“翠龍”脲甲醛緩控釋復混肥示范區1500畝,并在試驗、示范成果中期組織成果觀摩會,進行直觀宣傳。
三、實施成效
1.增產效果經試驗、示范田測產發現:每畝一次底施40kg緩控釋復混肥,畝產玉米671.5kg,比對照畝增產40.8kg,增產6.4%,畝節省肥料3.6kg,節支10.8元,全市共建立示范田4800畝,共增產糧食195.36噸,全市共節支增收36.53萬元。
2.生態與社會效益通過項目實施調動了廣大農民施用脲甲醛緩控釋復混肥的積極性,促使其主動購買該種新型肥料,既節省肥料投入成本,又降低人工費,且增產增收。同時因減少化肥施用數量,調整化肥施用結構,使肥料配比更趨合理,降低因化肥過量施用對環境造成的“面源”污染,是實現2020年化肥“零增長”的有效途徑之一,既實現“青山綠水”又保證農民增產增收。
作者:孫孝丹 單位:鳳城市土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