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問題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優化基層技術推廣隊伍
一是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培訓。要將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升到戰略層面,定期對農業新技術推廣人員展開各式各樣的培訓,有條件時提供繼續教育機會,培育技術推廣核心骨干。二是試行農技推廣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只有經過相關的技術考試才能夠在農業技術推廣部門任職,增加農業院校學生和專業特長人員任職比例,同時完善聘任制度和人員管理機制,吸引更多的優秀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和技術工作者為農業新技術推廣服務。
2、提高農民群眾科技素質
要充分認識農民對新技術獲取的熱情,技術推廣人員要撲下身子為農民服務。在農業新技術推廣體系中,農民群眾始終占有主要的位置,要聯系農民作息和農時特點,利用多種渠道特別是發揮新型媒體和現場指導的作用,進行技術宣傳培訓,轉變農民觀念,增強農民對農業創新成果的采用動力與吸納力。結合當前實施的新型農民培育項目,把種植大戶和職業農民作為重點進行系統培訓,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
3、增加農業新技術推廣經費
將農業新技術推廣的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在縣級農業財政預算體系中增加農業技術推廣經費專項;在國家和省級重大項目預算中除基建、集中采購和試驗示范、培訓等科目外,也設立推廣經費專項科目,用于技術推廣人員進行推廣活動的開支,推動工作向深、實發展。
4、建立試驗示范基地
試驗示范基地,既是實踐田、科研田,更是推廣新品種、傳播農業新技術的示范田、推廣田,促使農業科研成果和實用技術盡快應用于農業生產,增強科技支撐保障能力,起到了“做給農民看、帶領農民干、幫助農民賺”的作用,發揮其集科研開發、技術推廣、教育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作用。結合當地優勢產業及生產上關鍵技術,制定長、中、短期新技術引進規劃。
5、拓寬農業新技術推廣模式
農村情況的千差萬別決定了在農業新技術推廣中要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路徑和方法。一是穩定政府推廣模式,這種模式屬公益性,專業性和權威性強,綜合性科普性高,應占主導地位。二是鼓勵以科研院所和大型農資企業為主體的物化技術推廣模式,這種模式推廣主體素質高,中間環節少,推廣效率高。三是規范以民間團體協會為中心的推廣模式,這種模式成本低,示范作用大,但應提醒農民注意市場效益和風險。四是培育合作社、家庭農場推廣模式,這種模式是將新技術直接應用,效率較高。
作者:張根起 單位:行唐縣農技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