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農業機械新技術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農業機械新技術在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現階段,我國農機新技術以及新型農機的推廣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辦公條件簡陋、下基層了解基本情況的人員不足、推廣經費不足等等,這些都限制了推廣工作。客觀地說,農民群體的文化素質較低,理解問題的深度有限,普遍有小農意識存在,最典型表現為對于新設備新技術不敢投入、怕不能收回成本,觀望情緒濃重,甚至懷有抵觸情緒。這些現象對于新機具以及新技術的推廣產生了嚴重的副作用;經濟方面的問題也是農機具難于推廣的基本問題之一。一些地區農民的人均純收入較低,如果僅靠自身的經濟收入,很難購置農機具,而缺少了農業機械化的幫助,會使其生活越發貧困,形成惡性循環。
2農業機械新技術推廣的對策
2.1規范行為,遵守程序
我國現行《農業法》是開展新型農機具推廣的根本法律依據。農業機械新技術的推廣要符合國家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要提高農業裝備水平的同時改善和增強農業的綜合實力,并以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為根本目的。在實際工作中,一定通過細致講解,使農民真正了解農業機械新技術,將農民反映的耕種技術難題匯總,統一作答。同時對農民的需求進行調查,將農民的需求與新技術相結合,有的放矢地將農民應用新技術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些情況下,農民真正有使用新技術以及農機具的需求,但其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農機具不甚了解,無從下手。這就需要講解人員與新技術普及人員對農民進行實地培訓,必要時可以進行試點,首先進行小范圍的耕作,待農民見到實惠后,進行稍大范圍的示范性操作,使更多農民實實在在地感覺新技術帶來的新變化。繼而就是普及與發展,通過開訂貨會、巡回演示、印發宣傳冊等形式,對農民進行農機具知識的普及教育,繼而進行推廣和普及,最終使農業機械新技術普遍為農民所接受,提高農業生產力。對農機具的售后服務以及農機具的使用培訓要到位,鞏固推廣的成果。
2.2爭取政府支持
進入新世紀,每年中央的“一號文件”都是關于“三農問題”,這足見中央政府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視程度。農業機械新技術推廣人員要盡量從政府部門得到支持,力圖使政府宣傳部門與農機推廣部門形成合力。針對當地生產條件,進行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農機具以及新技術的演示,并請當地黨委及政府領導出席,讓領導做農民的參謀與當家人,增加農機新技術的信服力。在推廣中遇到困難,可以向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申請幫助,比如演示場地不足、農民參與互動的積極性不高等,都可以通過地方政府出面想辦法解決。此外,可以建議地方政府使用財政撥款對農民購買農機具進行經濟補貼與政策傾斜,提高農民購買農機具的積極性,減小農民的經濟負擔,使農民沒有后顧之憂。總之,農業機械新技術推廣部門要與地方政府以誠相待,使政府了解農機具推廣方面的實際困難,并從經濟以及政策上給予一定支持,保證推廣工作有序進行。
2.3善于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
技術推廣人員要善于分析和總結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這是實現新技術推廣的關鍵所在。農機具的推廣是一個特殊的推廣過程,而對象是廣大農民群眾,由于這個群體的總體文化程度不高,對新生事物的看法有局限性,因此在工作中,推廣要更講求方法、講求經驗。筆者通過近年來參與農機新技術推廣的經驗,總結出以下三點推廣方法:第一,要善于運用媒體進行宣傳。可以通過電視、廣播等形式進行相關的廣告播出,給農民以直觀、生動的印象,有效地使農民對農機新技術進行全面認識,激發農民興趣。第二,對已使用農機新技術的土地實行開放式管理,在該耕地附近安排專門人員進行解說,使農民“眼見為實”,并通過解說告知農民在實際中使用農機具的技術要領。第三,發動科研院所參與農機具的推廣活動,并強調推廣農機具是公益性活動,目的是對農民進行科普教育,并建議農業協會以及農機大戶作為農機新技術的示范點,對農民開放。此外,扶持農機組織、利用政府的農機補貼資金進行宣傳、不斷更新農機新技術以適應農業發展,都是可以采用的推廣方式。
2.4在內部完善機制,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
在推廣部門內部進行規章制度的完善,制定推廣人員的季度或年度考核目標,明確獎懲辦法,并嚴格執行。這樣有利于農業機械新技術推廣人員形成危機意識,激發其工作積極性,通過制度的設定來保證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完成。對技術推廣人員要組織定期的學習,內容包括農民的最新需求、國內外農機市場的最新變化以及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使用規范等。此外,技術推廣人員要具備一定的農業基礎知識,以便于在深入農民群體時,能夠具體、準確地把握農民心聲。在技術研發方面,要做到與時俱進,針對各地的土地狀況以及自然氣候,對農機具進行微調,實行差異化營銷。總之,農機技術推廣部門要創新思路、改善方法,為立足農業、發展農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結語
在農機具、農機新技術推廣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理念,尊重農民、尊重市場規律。在部門內部建立和完善考評機制,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并協調推廣部門與研發部門共同為市場服務,在企業獲得利潤的同時,促進我國農村的全面發展,繼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小康。
作者:陳娣單位: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杜曲街道農業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