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奧林匹克壩型鈾礦地學信息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礦產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找礦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所以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找礦方法來指導找礦。GIS是一種新方法。本文結合南澳成礦地質背景及物探資料,通過ARCGIS對收集到的研究區地質、地理及物探等圖件、資料和數據進行處理,形成各類地學數據專題圖層,并加以系統集成,建立“南澳地區多元地學信息GIS專題”。從GIS專題中可以直觀的讀出有用的地學信息,再結合已探明的鈾礦床的地質特征進行分析總結規律。進行成礦預測,進而圈定出成礦有利區。
通過對奧林匹克壩型鈾礦床的研究,結合資料利用GIS平臺建立南澳奧林匹克壩型鈾礦多元地學信息GIS,有地理專題地質專題和物探專題。并對這些專題進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結合已知礦床尋找出規律。這樣有助于對該類型的鈾礦床多方面的了解,并進一步指導我們進行找角礫雜巖型鈾礦和預測有利成礦區
1奧林匹克壩礦床鈾礦地質特征及成礦基本條件
奧林匹克壩型鈾礦即角礫雜巖型鈾礦床,礦床的含礦主巖為混雜角礫巖。角礫成分復雜,既有沉積成因的角礫,也有巖漿成因的侵入巖和火山巖,以及交代巖或變質巖角礫。南澳奧林匹克壩型鈾礦區的地質概況。南澳分屬于南部克拉通和塔斯曼褶皺帶。南澳出露太古代到新生代各時期的沉積巖,包括各種砂巖、灰巖、白云巖、粉砂巖等。局部地區出露有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巖。總體上說,南澳的地質特征是:各個時期不同規模的沉積盆地演化占主導,重要的礦化作用均主要發生在元古代時期或與元古代地層有關。奧林匹克壩礦床由角礫雜巖體構成。角礫是多種成因機制形成的,包括熱液作用和潛水巖漿爆發作用,壓碎作用和化學侵蝕作用。角礫雜巖體由碎裂花崗巖和花崗角礫巖組成。而含礦主巖為赤鐵礦化的混雜角礫巖,產于中元古代的羅斯比唐花崗巖體內,角礫和基質主要有花崗巖類物質,棕色和黑色赤鐵礦組成。蝕變有赤鐵礦化、絹云母化、綠泥石化等。鈾礦化多分布在富赤鐵礦角礫巖內。鈾來自于周圍的花崗巖。
2南澳多元地學數據GIS集成
2.1多元地學數據GIS集成將地質、地理、礦床、重磁、航放數據按不同專題,不同數據類型進行組織。在建立的南澳多元地學數據GIS系統中,需要將上述數據進行合理的集成管理。將各類信息整理、歸類至各圖層,并為其制定相對應的位置。按照研究區地質、鈾礦點、地球物理等專題組,以樹形結構方式組織南澳多元地學專題數據。
2.2地質數據專題地質專題數據是地質研究基本數據。本次研究包含南澳的地層、巖性和斷裂等分項專題信息,為地質觀察與分析提供了一種直觀有效的數據環境。(1)主要使用的是南澳地質專題里的地層分專題提供區域上時代地層分布的信息。(2)鈾礦床(點)空間數據庫。將南澳已探明的奧林匹克壩型鈾礦床和礦(化)點進行專題組織。南澳奧林匹克壩型鈾礦床型鈾礦已探明1個超大型礦床、2個大型礦床、2個中型礦床、2個小型鈾礦床以及3個鈾礦(化)點。
2.3物探數據專題在GIS系統中將這些數據有效組織和直觀呈現,系統中提供了多種格式的物探專題數據文件,以利于用不同的形式呈現北領地地球物理場的詳細特征。航放:指的是通過航空技術,拍攝地質表面,反映地質巖層中某元素放射性的高低。本文用該技術反映古鈾源,活性鈾的遷入和遷出以及運移方向,最后在哪里富集沉積。對航放數據(鈾、釷、古鈾、活性鈾)進行了單元素或綜合顯示。
3南澳奧林匹克壩型鈾礦床多元地學GIS專題系統與分析
在GIS支持下,確定地質異常的基本原理可以這樣表述:在一定的預測尺度水平上、不同地質體或同一地質體某數值特征的不同區間,其找礦的有利度與同一尺度水平的成礦單元在各地質體或各數值區間內出現的概率或頻率成正比。成礦單元高概(頻)率出現的地質體或數值區間即是出現該礦種的地質異常區。兩種或兩種以上地質體的組合,可以形成組合地質異常。成礦有利地段,實質上就是多因素的地質、礦產、物探組合異常區。
3.1地質異常信息提取與分析地質專題以地層、巖性和構造為內容,所以用地層、巖性和構造作為主要數據導入ARCGIS軟件中,通過對地質圖屬性表分類,建立獨立圖層,并對這些地層、巖性、構造進行分析。
3.2物探數據異常分析地下賦存的巖(礦)體或地質構造基于它們所具有的物理性質、規模大小及所處位置,都有相應的物理現象反映到地表或地表附近,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是利用相應的儀器測量、接受工作區域的各種物理現象的信息,應用有效的處理方法從中提取出需要的信息,并根據巖(礦)體或構造和圍巖的物性差異,結合地質條件進行分析,做出地質解釋,推斷探測對象在地下賦存的位置、大小范圍和產狀,如礦產勘查、環境評價、基礎研究等,都要依靠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對比、歸納、推理而得出結論。基于所建立的系統,可以實現物探系列數據處理與分析工作。3.2.1鈾航放數據異常分析圖1為鈾值分布的航放柵格圖像,表示地表鈾放射性的高低即鈾的豐度的高低。圖中的黑色地區表示鈾值含量較高的地區,灰色為鈾值低的地區,而白色為鈾值的過度地區。從圖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圖中鈾礦床位于南部克拉通,圍巖為花崗巖。含礦主要為富花崗巖碎屑的角礫巖,由赤鐵礦交代形成。花崗巖中鈾的含量相對較高。因此鈾礦床分布地區航放鈾值整體較高。3.2.2古鈾值計算和分析圖2為鈾值分布的航放柵格圖像,表示地表鈾放射性的高低即鈾的豐度的高低。圖中黑色表示釷值高的地區,灰色表示釷值低的地區,白色表示過度區。從圖中可以看出鈾礦床大部分分布在釷值高的地方,少部分在過度區。釷是比較穩定的元素,不發生遷移。鈾是比較活潑的元素之一,環境不同狀態也不同。當為還原環境時為U4+,為穩定。當為氧化環境時為U6+比較活潑容易因溶解或吸附而發生遷移。在成巖原生狀態下,地質單元中鈾釷比值具有相對確定的規律。利用釷元素相對穩定的性質可以間接反映測區古鈾的含量。圖2為古鈾值分布的航放柵格圖像,表示原始地層鈾放射性的高低即原始鈾的含量的高低。圖中的黑色地區表示鈾值含量較高的地區,灰色為鈾值低的地區,而白色為鈾值的過度地區。高值區表示原始狀態下的鈾源。從圖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鈾礦床在鈾的高值區及其附近。結合地質圖可以看出高值區基本上有花崗巖出入,也就是說花崗巖為成礦提供鈾源。
4結論
通過本次研究,建立“南澳奧林匹克壩型鈾礦床多元地學專題GIS系統”,對南澳地區多元地學信息提取分析處理,并進行成礦預測,圈定可能的成礦區。各種地學數據經過GIS平臺的處理,能夠更直觀的呈現出來。通過分析南澳GIS地質專題、物探專題,對南澳角礫雜巖型得出幾點認識:(1)鈾礦床多產于元古地層中花崗巖中,花崗巖為后期的成礦提供了物質來源。(2)鈾礦床多產于古鈾值高的地區和活性鈾遷入地區,古鈾是鈾源,活性鈾是示礦標志。(3)鈾礦床多產于斷裂構造及其次級構造處,斷裂構造是含礦物質移通道和有利的儲存空間(4)含礦主巖為赤鐵礦化富花崗巖碎屑角礫巖。
參考文獻:
[1]鄒曉明.中國鈾資源勘察投融資體制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2011.
[2]谷蘭英,王明常.多元地學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吉林大學學報.2007,(5):156-158.
[3]張所續,張晴華.南澳鈾資源概況[J].西部資源.1981,(5):52-53.
[4]朱文泉.奧林匹克壩銅-鈾-金-銀礦床地質特征及勘探成果[J].國外鈾金地質.1991,(1):1-5.
[5]余達淦,吳仁貴,陳培榮.鈾資源地質[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229-235.
作者:于陽 單位:東華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