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士官院校人文素質類課程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提高士官學員的文化素質、彌補士官教育改革帶來的缺憾、適應部隊對士官學員能力素質提出的新要求,通過分析當下軍隊士官院校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存在的問題與原因、闡述提高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的意義,從構建合理的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體系、探索適合該類選修課程的開設模式、重視對士官學員的選課指導等3個方面,提出加強士官院校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人文素質培養;選修課程建設;士官學員;士官院校
人文素質是由知識、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組合而成的人的內在品質,表現為一個人的人格、氣質與修養。士官學員的人文素質培養主要通過人文社科類教育,包括文學、哲學、歷史、社會學等方面知識。文學、演講、歷史、哲學、藝術、社會學等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涵蓋培養士官學員人文素質和提高士官學員表達能力的核心內容,對部隊士官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意義重大。
1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缺乏足夠的重視。調查研究顯示,士官院校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的建設情況不容樂觀。雖然各士官院校都開設了與任職崗位相關的選修課程,但與地方院校相比,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數量偏少,高品質的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更是屈指可數。從幾所士官院校的發展軌跡來看,其辦學理念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高職院校的影響,重技能輕素質、重應用輕理論、重專業課輕文化基礎課,培養人才方面的功利性較強。無論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均存在重視專業課輕視人文素質課的傾向。目前,士官院校主要為部隊培養高素質士官人才,其中又以三年制高職層次的學員為主,三月制、五月制、十月制等短期升級培訓的學員為輔。其中,三年制士官學員接觸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的機會甚少,短訓班士官學員基本沒有機會選修人文素質類選修課。
(2)教員積極性不高。調查顯示,多數士官院校開設選修課程程序比較固化,教員開設選修課難度較大。通常需要經過多次專家論證,經由多個管理部門層層審批,且同等條件下,專業技術類選修課往往處于優先考慮的地位,直接影響了教員開設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的積極性。一些很有現實意義、具有實用性和一定長效性的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經常由于沒有達到院校規定的選修人數而被束之高閣,課程的持續性得不到保障。教員精心準備一期選修課,很可能接下來好幾個學期都派不上用場,并且伴隨著院校的調整改革,有些人文素質類選修課可能只開了一期,隨著人才培養對象的變化,后續就不再開設了[1]。如此一來,教員備課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3)學員缺乏主動性。首先,士官院校的選修課通常是根據學員的任職崗位需求設定的,以必需、夠用為原則,門類單薄。與專業性選修課程相比,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的門類更少。以某士官學校為例,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只有“國家安全熱點問題研究”“人生哲學與士官成才實踐”“軍人演講藝術”“應用文寫作”等。但是學員個性化差異大,能力素質參差不齊,個人的短板與優勢不盡相同。其次,士官學員由于文化底蘊不足,對選修課的認識和判斷有一定偏差。學員在選擇課程時,通常是望名生義,偏向于那些實踐性強、技術含量高的專業性課程,覺得這些課程將來有用。而對于寫作、演講等人文素質類課程,學員通常認為與專業聯系不緊密,對未來的任職很難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選擇興趣不高。此外,學員選修課程往往是由學員隊干部引導或教學管理部門指定,學員沒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表達意愿的機會,只能被動選擇,因此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員自主選修課。最后,對于專業性選修課程,學員有機會參與實操練習,有利于活學活用,而對于文化素質類選修課,學員普遍感到課堂參與度低、學習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士官院校在開設公共選修課時多采用大班制,少則五六十人,多則上百人,教員無法顧及每位學員的需求,引導他們參與互動;另一方面,人文素質類公共選修課的授課主要采取傳統的講授法,以教員灌輸為主,師生之間缺乏互動,難以調動學員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2優化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士官學員的文化素質。調查研究表明,士官學員入學時文化基礎薄弱,是各個士官院校存在的一個共性問題。雖然學情信息顯示入學的士官學員均為高中及以上學歷,但實際上,不少學員未能達到中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由于文化基礎薄弱,士官學員在學習專業技術課程時顯得尤為吃力。他們經常吃不透專業知識,聽不懂教員傳授的知識技能,參加演講比賽、征文比賽時,更是顯得捉襟見肘、手足無措。很多學員經常感嘆入伍之前沒有好好學習文化課,現在終于認識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牽引能力方面就會遇到很多阻礙。士官學員的文化素質無法通過速成的方式進行培養,加上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不高,最佳方式便是通過相關漢語課程的學習來日積月累,逐漸具備這方面的能力素質,而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門類多、涉及面廣,可以滿足士官學員的多元化需求。
(2)有利于彌補士官教育改革帶來的缺憾。近幾年,士官教育改革深入推進,各個士官院校在新的辦學思想指導下,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優化課程體系,加大技術類專業課程比重,削減人文素質類課程的門類或課時。那些注重拓展文化視野、豐富人文底蘊、提高學員文化和文學素養等方面的人文課程退出教學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適合本校特色的口才課、應用文寫作課、國際禮儀課等實用性較強的人文課程,而且這些課程往往只針對相關專業開設。然而,據歷年學員畢業后重返部隊分配的情況來看,他們在校所學專業與任職崗位的匹配性并不高,現實要求學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適應部隊需求。這種綜合素質不僅表現在技能層面,還表現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對崗位的認知能力、對新領域的學習能力等方面。對于處在成長成才過程中的學員們來說,人文素質類選修課可以彌補軍事職業教育造成的知識缺憾,滿足部隊不斷發展的需求[2]。隨著教學任務的轉變,士官院校短期培訓學員數量增多。他們在校期間主要學習專業技術課,接受相應的技能培訓,沒有足夠的時間系統學習人文素質類課程,但學成回到部隊時,任職崗位往往又亟需他們具備相應的人文素質。因此開設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提高選修課程的品質,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有利于適應部隊對士官學員能力素質提出的新要求。陸軍韓司令員在“陸軍強訓靠教練”講話中指出,各級教練員要具備一定的應用寫作能力,“會根據教材編寫訓練計劃、訓練實施筆記和訓練考核方案”;要具備較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善于歸納提煉,做到語言精煉、簡明扼要、生動活潑、用詞確切、舉例恰當,讓人易學、易懂、易記、易用”。這是韓司令員對部隊教練員的訓令,同時也是對即將奔赴工作崗位的院校士官學員的人文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各個士官院校或多或少都有培養或培訓教練員的任務。為此,士官學員要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備作為相關領域教練員應具備的崗位任職能力,成為能教學、懂技術的高素質專業技術型士官人才。但是,士官的專業技能再扎實,倘若不會說、不會寫,依舊不能成為合格的教練員,更無法談及做大師傅、帶好徒弟,成為強軍精兵。“說”和“寫”的技巧雖然可以通過實用性較強的口才課、寫作課進行強化培養,但由于課時限制,這些課程更傾向于技巧層面的傳達。學員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能力素質往往不太穩定,倘若長時間不用,就會逐漸淡忘。人文素質類選修課有利于學員開闊視野、積累沉淀,形成說、寫方面長久有效的能力素質。
3加強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建設的對策
(1)構建合理的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體系。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是基于必修課程的拓展與提高,應在開闊文化視野、豐富人文底蘊和提高學員文化與文學素養等方面體現課程的功能,更多地適合學員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化需求,適應實戰化背景下“把住關節、精準用力、順勢而為”[3]的訓練要求。為此,士官院校要鼓勵學員開出需求清單,鼓勵教員發揮各自所長,把學員需求與教員所長結合起來,綜合考慮,構建門類豐富、結構合理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一旦確立,要保持相對穩定,并滾動發展,不斷優化,形成精品課程系列。為此,要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匯集部隊對士官人才綜合素質的需求信息,搜集學員對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的訴求,聽取教員開設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的意向,進而確定課程培養目標,制訂課程教學計劃,并按照課程教學計劃對選修課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進行規范。例如,漢語言文學層面,課程體系就可以分為語言表達、文學鑒賞、軍事文化三大塊[4],具體課程內容見表1。
(2)探索適合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的模式。教學實踐表明,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宜采取小班教學的方式,一個班次最多25人,這樣能較好地保證選修學員的學習效果。對于教員來講,小班制更容易組織教學,有利于兼顧每位學員的實際情況;對于學員來講,小班制更有利于他們認真聽講、參與練習。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的考核方式應不拘一格,要減少對學員記憶性知識的考核,增加課堂參與環節在考核中的比重。除了傳統的卷面考核方式以外,還可采用課程論文、專題討論發言、主題演講、辯論賽、情景劇、知識競賽等考核方式,這樣不僅能增強學員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還能使其學有所獲、學以致用。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體系不僅應包含完整的選修課程門類,還應納入人文講座、人文講學等課程方式。積極動員教授、名師舉辦人文講座,邀請知名人文學者、社會名流做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定期來校講學,以開闊學員的視野、豐富學員的知識結構、提升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的品質和吸引力。
(3)重視對士官學員的選課指導。針對士官學員對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無用論的認識誤區,院校應加強對學員的選課指導。首先,在先入學的學員中開展選修課的宣傳引導工作。讓他們認識到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對于拓展知識領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自身對部隊和社會的適應能力、迎接未來挑戰的積極意義。其次,為選修課教員和學員搭建溝通平臺,使學員對于相應的選修課有所了解,而非盲目選擇。例如:通過校園網向學員提供內容較為詳細的課程介紹和任課教員介紹;鼓勵任課教員錄制微視頻上傳校園網,展示本門選修課的概況和精華,讓學員對預選課程的內容和授課教員的教學風格有一定了解;等等。
4結語
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是提高士官學員人文素質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提高學員的崗位任職能力,有利于實現部隊對士官人才能力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對部隊士官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意義重大。只有立足于實戰化背景,積極面向部隊,探索適應人才培養需求的建設思路,才能發揮出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應有的效用。
參考文獻:
[1]蘭嵐.高職院校公共選修課課程建設與管理探究———以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5(9):70.
[2]董丁戈.高校人文類選修課教學方法優化的研究與實驗[J].中國大學教育,2012(3):67.
[3]何鋒.實戰化訓練須求精細[N].解放軍報,2016-01-26(6).
[4]李國英.關于高職漢語言文學類選修課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2(4):148.
作者:涂春梅 單位:陸軍軍事交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