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現狀及對策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們由于年老、疾病等原因而喪失基本生活能力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傳統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方式,在照顧失能人員上面臨著沉重壓力。作為“第六大保險”的長期護理保險由此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失能家庭的問題。安慶市作為全國15個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之一,安徽省唯一試點基地,筆者采用深度訪談的方式對安慶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情況進行調研,總結安慶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經驗和對策研究,為推動全國長期護理保險工作的開展,獻言獻策。
【關鍵詞】安慶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現狀;對策
一、安慶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現狀
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將“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納入“十三五”規劃。2016年安慶市被列為國家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2017年啟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今年,安慶市進一步擴大受益人群。“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受保人員”擴大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覆蓋面,實現全面覆蓋。任何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失能的人,如果接受了不少于6個月的治療,則符合“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中的嚴重殘疾標準。評估結束后,便可以在下個月開始享受長期護理保險。根據市人社局的初步調查調查,截至2016年底,60周歲以上城市人口為93.3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7.63%,人口老齡化程度超過全國(16.7%)、全省(17.3%)平均水平。其中,市區重癥殘疾人數為1495人,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重傷殘疾人數為346人,參加居民醫療保險的重傷殘疾人數為678人,其余的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18年,安慶市長期護理保險覆蓋25萬名職工,當年籌集資金685.4萬元,其中個人支付228.47萬元,占總總額的33.33%;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劃轉456.93萬元,占基金總額的66.67%。基金支付229.11萬元,其中養老機構114.78萬元,上門護理7.06萬元,居家護理102.48萬元,醫療護理機構4.79萬元。截至今年1月底,共有300人申請長期護理保險,享受待遇的有182人,占60.67%。目前,全市有12家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機構,其中養老服務機構7家,醫療護理機構4家、上門護理服務機構1家。
(一)覆蓋范圍目前覆蓋對象主要針對城市職工,繳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居民。
(二)籌資方式和籌資標準安慶市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固定資金籌集,即所有參保人員按固定的數額籌資,標準統一。籌資方式主要通過個人支付、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余額轉移和財政補助。在試點階段,長護保險基金的籌資標準暫定為每人每年30元,其中20元計入醫療保險基金余額,10元由被保險人支付。
(三)待遇保障標準在指定機構,醫療機構護理床位可以領取60%的護理保險基金(標準期限不超過50元/天)。同時可享受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待遇;如果養老院用于照顧病床,長護保險基金支付50%(標準期限不超過40元/天);如果接受機構提供上門護理服務的,長護保險基金分服務項目按標準按月限額支付,月度限額暫定為750元;對于接受非合同護理服務的家庭護理接受者,護理補助將按每天15元發放護理補助,并按季分配。
(四)待遇申請與評定如果被保險人申請長期護理保險待遇的,可由本人或其人攜帶申請人社會保障卡、身份證、有效診斷證明、完整的醫療記錄材料等向長護保險經辦機構提出申請,填寫“安慶市長期護理保險待遇資格申請表”,并簽字確認。收到申請后,承擔長期護理保險的經辦機構,應當及時審查申請人提交的材料。如果材料齊全,經辦機構應及時組織評估,并在接受理申請之日起60天內作出書面結論。經辦機構對申請人提供的材料初審合格后,將會從已建立的失能鑒定專家庫中隨機抽取三個專家,對申請人生活自理情況進行評定。在對申請人的殘疾評估期間,可以在鄰里、社區等一定范圍內對申請人生活自理情況進行,走訪調查,作為失能評定的依據之一。評估結束后,評審人員應根據日常生活活動評定量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進行評分,也就是說,總評分低于40分(含)的,即基本上符合重度失能的標準,并且初步被確定為長護保險的保障對象。
(五)護理服務方式目前,安慶市有四種類型的保險服務,包括醫療機構床位護理,養老機構床位護理,護理服務公司上門護理,居家養老護理。符合享受長護保險待遇條件的人員可以從下個月開始,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需求任選一種服務方式享受其待遇。
(六)醫療護理機構現狀通過調研,我們對安慶市三家具有代表性開設長護病區的醫院,進行了深度訪談,目前入住率普遍不高,病人的情況大多比較嚴重,長護病人的費用大概在每月6000元左右,其中個人自付4500元,補貼1500元。病人主要由護工和護士照護,護工工資一般每月3000元左右,上班時間很久護士的工資和醫院的績效掛鉤,剛來的3000多,時間久一點的4000多。醫院在長期護理政策的宣傳力度方面比較大,入住的手續和流程,護理標準等都進行了公開化,另外長護病區都實行了特殊化,病區較為安靜。
(七)養老機構現狀筆者對安慶市五家養老服務機構進行了調研,分別是迎江區怡人堂養老服務中心、大觀區福田幸福苑、安慶市老年公寓、玉琳老年護理院,福壽苑護理院。對于長期護理保險的老人住的床位費用是每月2500-35000元左右,入住的老人女性較多,護工年紀較大,養老機構的醫生較少。其中有些養老機構實行了醫養結合的模式,康復設施訓練較為齊全,環境設施較好;有些機構對于每位護工都有相應的滿意度標準和反饋機制,在居家養老服務方面做得比較完整。建立了文化娛樂設施,助醫保健、家庭保潔、管道疏通,餐飲配送等服務。
二、存在的問題
(一)覆蓋范圍窄,政策需要細化目前安慶市的享受長期護理保險的人員只限于繳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居民,很多人員享受不到這項福利,另外政策需要進一步細化,實施起來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目前很多方面是借鑒南通,上海等地的實踐。
(二)安慶市醫療保險基金緊張。在試點階段,安慶市強制要求繳納長護保險費,這無疑增加了醫保統籌基金的支出。此外,與其他城市相比,我們支付的費用并不高,而且福利的支付也不低。雖然稍有結余,但是長期以往下去,將會出現“收不抵支”的現象。
(三)失能人員判定困難目前,安慶市主要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進行評估,如穿衣、吃飯、如廁,行走等方面,雖然評定細則很多,但主觀性很強,巴式量表包含的內容太過廣泛,沒有一個統一的奠定標準。
(四)宣傳力度不夠大雖然目前安慶市已經實行長護保險兩年多了,但是知曉這項制度的人并不多,很多入住的老人都是子女和親戚在相關部門工作才得以知曉的,在制度宣傳的方式和力度上不足。缺乏專業的護理培訓機構。
(五)目前很多護工并不具有相應的護理資質,很多護工都是通過中介招聘的,大部分都是年紀較大的人員,這些人大多是受到自己生活經驗的影響來進行護理,缺乏專業的護理和應變能力。
(六)保險承辦機制尚不成熟,制度流程有待改進一般來說,安慶市的長期護理制度只體現了大致的辦理流程,完成相應的工作并沒有明確的工作時間限制,例如輸入和審查所需的申請材料信息。一方面浪費了申請人的時間,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經辦機構工作的效率問題;同時申請人必須滿足6個月病例的條件,有些失能的老人本來符合鑒定的標準,但是有些患慢性病的老人并不去醫院治療,這樣就享受不了這項政策帶來的福利,錯過最佳護理時間。
三、對策
(一)擴大政策的覆蓋范圍作為基本的社會保險制度,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保障的第六險,其中最重要的是廣泛覆蓋。從目前我國各地的試點來看,覆蓋范圍有一定的差異性,試點方案之間還存在著差異性,諸如在資格認定和支付待遇等方面。雖然所有試點地區都以評估被保險人的殘疾狀況為前提,但是享受長期護理保險支付待遇的條件,在試點地區各有差異。如南通和荊門等地享受待遇的門檻設定比較寬松,并不限制投保人年齡,如果其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低于一定分值且符合保險相關條件,就可以申請長期護理保險的待遇;而上海的規定是60周歲及以上。安慶目前申請長護保險的門檻比較高,基本上都是重度失能老人,年紀基本上都在80歲以上,日后在推廣的過程中,可以稍降準入門檻,把一些失智的老人或年輕人納入進來,提高政策的普惠性待遇水平。
(二)完善籌資標準目前安慶市的醫保基金缺口比較大,而且籌資的標準不高,在試點的過程中,主要以醫療保障和財政資金作為主要籌資渠道,如果醫療保險費難以盈余,要想維持護理保險制度的持續可行性運行,就必須增加財政支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一步發展,籌資渠道是否需要改善,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從我國試點各地的情況來看,一些城市通過福彩彩票等渠道解決了資金問題。這種做法顯然是非常可取的。當然,目前我國的財政支出結構不合理,基本建設比例過大,社會福利和民生方面的支出太小,因此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這種支出結構,這是長期護理險能夠實現廣泛覆蓋的最終保證。
(三)加大政策的宣傳力度目前政策雖然在推廣中,但是知曉的大多都是政府工作人員,醫院和養老機構的宣傳欄里雖有關于長期護理保險政策的介紹,但是只是流于表面,并沒有針對性,后期在政策的推廣中,可以以社區為單位進行宣傳,通過形象化的海報,簡單明了的公告欄,手冊等方式進行宣傳,來達到較好的結果。
(四)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加強對指定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居家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增長,養老服務行業發展潛力巨大,政府可以加大對養老產業的扶持力度,鼓勵投資者開設相關護理培訓機構,加強對護工的基本職業技能的培訓,同時培養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為他們面對的是失能失智老人,從事此職業,需要有耐心,善心的良好品格。倡導智慧養老,開發智能化照護系統,一方面可以減輕護工的負擔,另一方面家屬可以通過信息系統了解護工的服務質量,讓老人享受更便捷的護理服務,提高晚年的生活質量和保障提高對護工的社會認可度和對他們的待遇保障。
(五)完善經辦流程,推動信息網絡化長期護理險的基金管理一般是市級統籌,經辦服務目前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由社保機構負責具體經辦服務;另外是委托第三方參與經辦,為推動經辦機構的工作效率,首先可以建立信息數據庫,完善經辦流程,減少審批項目;其次可以實現部門之間的網絡數據共享,從而可以通過互聯網受理長期護理保險的申請和審核材料,即“數據多跑路,民眾少跑路”。另外在這過程中要引入監管機制,及時進行評估與反饋,推動經辦機構的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5城市啟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J].中國醫療保險,2016(08).
[2]人口老齡化數據[Z].安徽省統計局,2018.
[3]李魯祥,潘子龍.安慶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現狀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8(14).
[4]杜宇欣.試點先行背景下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面臨的困境及對策——以江蘇省南通市為例[J].勞動保障世界,2017(14).
[5]趙明碩.河北省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構建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9(14).
作者:楊杰 單位:安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