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長期股權投資準則的修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成本法下投資收益確認的變化
其一,2006年的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當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時,確認投資收益的時間點分為投資前和投資后。修訂后的準則規定:不再將投資收益的確認時間點劃分為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前后,投資單位取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直接依據持股比例確認為“投資收益”,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情形則不存在了。其二,原準則規定,采用成本法下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在確認投資收益時,僅以在接受投資后被投資企業產生的累計凈利潤由投資企業享有的份額為限;而修訂后的準則則取消了這一規定。
2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抵消的變化
修訂后的會計準則將財政部2007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解釋一號》納入正文,明確規定權益法下投資收益的確認,應當按照持有的比例來抵消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而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中發生的損失,如果符合資產減值損失相關準則的有關規定,理當確認全額。
3追加投資等原因導致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轉變
投資方通過追加投資等方式導致核算方法轉變有以下兩種情況:其一,聯營企業或者是合營企業被投資方追加投資,導致投資方對它雖達不到控制,但是依然具有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取權益法進行核算,原會計準則規定,其初始成本則是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或者是依據有關金融工具準則確定的賬面價值為基礎。然而,修訂后的準則規定,其權益法下初始成本為依據有關金融工具準則確認的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與新增投資之和。其二,投資方通過追加投資能夠達到對被投資單位控制的,2006年的會計準則并未規定此種情形。然而,修訂后的準則明確寫明: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在個別報表中為新增投資與原有權益性投資的賬面價值之和,在合并報表中其初始成本為原權益性投資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
4處置投資等原因導致核算方法轉變
投資方通過處置投資等方式導致計量方法轉變也有以下兩種情況:其一,聯營方或者是合營方被投資企業處置后,如果達不到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響,并且該股權投資的價格或者說公允價值在活躍的市場上無法可靠獲取,在此種情況下,原會計準則規定,投資方應改用成本法進行核算,其初始成本則是以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然而,修訂后的準則卻規定,處置后的投資應按照金融工具相關準則進行計量,在股權處置日,剩余的權益性投資按照公允價值核算,其變動額計入當期損益。其二,被投資單位被投資方處置以后,雖達不到控制的程度,卻依然可以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此種情況下,2006年的會計準則并未規定。然而,修訂后的準則明確寫明:在個別財務報表中,由于核算方法發生了改變,投資單位須對其進行追溯調整。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合并財務報表中的初始成本則依據購買日的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計。
作者:劉若夢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