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健美操教學中的語言藝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體育教學中,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與教學生動與否,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課程的理解以及學生的心理定勢、情感變化和學習興趣。加里寧說:“教師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鏡子里,外面有幾百雙精敏的、富于敏感的,即善于窺伺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著他。對學生的教育,首先是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是教師對學生所采取的態度。”教師的表情、舉止、動作等語言在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健美操項目的特點,充分運用語言藝術,通過有效的語言藝術和語言的感染力,激發學生自身的感覺、知覺,讓他們積極自主的去分析,綜合的去理解動作的本質,明確動作的關鍵,難點和動作的內部聯系,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還應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表情、姿態、動作等所反饋的信息,評估教學信息的接受情況和承受能力及時對教學內容、方法、運動負荷等進行適當調整。同時,合理運用各種用語言對動作的準確、精練描述,還可以節省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做練習。
二、健美操語言藝術分類
(一)有聲語言藝術
教學過程中所有發聲的語言統稱為有聲語言。有聲語言又分為教學語言和音樂語言。教學語言包括組織教學語言、講解語言、評價語言。組織教學語言是指一般的口令與提示,在指導練習時,具有指令性和感染性特點。講解性語言是指對所傳授的基本知識、技術要領的講解或為了糾正學生在練習中產生的錯誤動作而采用的講解說明。評價語言主要是對動作完成度的評價以及對學生的批評、表揚、鼓勵等指導性語言。健美操練習過程中,強烈的節奏性特點,都是通過音樂充分表現出來。因此音樂以獨立的主體形式成為健美操課程中的一種特殊語言。通過強有力和優美的旋律音樂,不僅使健美操練習更具有感染力,還可以幫助提示和輔助記憶,在練習過程中還起到“指揮者”的作用。
(二)無聲語言藝術
無聲語言藝術即體態語言,也稱“肢體語言”,是一種可視性語言,更是一種立體的語言。它是一種利用姿勢、手勢、步態、眼神、面部與練習者交流的非語言行為。一堂好的健美操課除了要有準確的有聲語言,還應有恰到好處的體態語言,即在教學過程中肢體動作以及豐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等使用得當,會給教學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
三、健美操語言藝術的運用
健美操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遵循基本體操教學的原則,注重健美操的項目特點,更要注意其語言藝術的運用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快的掌握好健美操動作。
(一)有聲語言運用
1、組織教學語言運用這類課堂用語起著組織教學的作用,屬于體育教學中所特有的專業性語言。一堂課能合理地調動隊伍和安排隊形,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提高練習密度的關鍵。這類用語大多用在課堂的開始部分和替換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在口令和運用口令時聲音要洪亮,節奏鮮明,準確無誤。如提示身體姿勢時,可叫“一、二、三、四、挺—胸—收—腹”,提示動作方向時可叫“一二向前,三四向后”。
2、講解語言運用講解語言是對所傳授的基本知識、技術要領的講解或為了糾正學生在練習中產生的錯誤動作而采用的講解說明。這類語言的使用,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盡量簡潔明了,在闡述動作要領時要按動作順序抓住關鍵,高度概括,不能哆嗦,要注意語言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如:“左吸腿跳左轉接右腿大踢跳”這一組合動作可提煉為“左吸、轉踢”,這樣既講清了動作之間的轉換、運動路線及動作方向,使學生在聽、看、想、練幾方面能有機結合,同時又有助于進一步掌握健美操的術語。
3、評價性語言運用教學中要完成思想品德及發展個性的教育任務,教師不僅通過本身的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還要通過批評、表揚、鼓勵、指導以及有意識的說明等語言去進行教育。這類教育用語是不容忽視的,針對不同的心理狀態,不同神經類型及不同性格的學生,在使用教育語言上,特別是使用批評語言的時候要慎之又慎,防止傷害其自尊心。如在健美操練習過程中,當身體出現扛肩、含胸、踏腰、松腹等毛病,指導者就要用“立頸、沉肩、挺胸、收腹、緊腰”,再用“跟我來、跳起來、加油、不錯、就這樣堅持、很好、棒極了”等語言來調節練習者的情緒和注意力,使他們及時了解學習效果,能夠輕快自信地堅持練習,排除壓抑感和自卑感。
4、音樂語言運用健美操教學中要選擇適合運動項目、運動風格和運動負荷的音樂。如熱身運動時可以使用24拍/秒節奏的音樂,放松訓練時可以使用21拍/秒節奏的音樂。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情緒變化,改變音樂,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二)無聲語言的運用
健美操課程中合理運用體態語言能夠擴展、否定或增進口頭語言的信息,與教學語言在傳遞信息方面相互補充、相得益彰。許多面目表情以及手勢等體態語言所流露出來的情感信息易于被學生敏感的接受,能溝通師生思想,加強情感交流,使學生能夠深刻的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信任和鞭策,使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健美操課程的學習中去,所以教學中要做好以下幾點:
1、舉止著裝
健美操表演中精練的著裝首先就給人一種明快的感覺,一種美的享受,漂亮的動作配以合適的服裝更顯現出健美操的清新與自然,因此健美操課堂上,教師應該著裝簡潔,有活力,言行舉止優雅,這樣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產生審美心理,提高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發現,教師如果不重視自己的舉止著裝,會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分散注意力,降低學習興趣,所以切不可忽視舉止著裝對學生的影響。
2、示范
示范動作是以身姿表現的一種體態語言,是體育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種直觀教學手段。示范主要用于教師向學生傳輸身體動作的形象、結構、過程、做法、時空關系等有聲語言無法描述或描述不清的體育技術信息,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動作,在大腦中建立起清晰的運動表象,從而迅速準確地掌握所學內容。示范教學真實、生動、針對性強、把單純的聽覺刺激變成聽覺、視覺、觸覺等多重刺激,使學生接受信息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所提高。在健美操教學中,無論是單個動作的示范還是糾正,都應重視示范的效應,力求示范動作正確、合理、規范。輕松優美的示范可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給學生以動作標準的形象,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手勢
手勢語,即用手、腕、臂的活動來表達信息,在整個體態語中,手勢語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勢語可使語言更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在組織課堂教學時,可以起到代替語言的作用,達到不言而喻的目的。教學中教師經常運用各種規范化或約定俗成的動作、手勢傳達某些指令信息。如開始、暫停、向左、向右等提示性手勢,以及教學比賽中的各種裁判手勢等等。這些含義明確具體的手勢動作,屬信號性體態語言。這種體態語言特別適用于師生距離較遠、環境噪音大、學生正在進行較激烈的身體運動等情況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
4、暗示
教學中師生間經常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目光、表情、動作等傳遞某種信息。這里師生運用的是暗示性體態語言,暗示性體態語言不像信號性體態語言那么明確,其傳遞的信息因時因地和具體情況不同略有差異,但交流者之間心照不宣,運用自如。暗示性體態語言主要用于教學過程的控制和管理,教學情緒的調節和師生感情的交流。如某學生因心理恐懼、自信心不強而完不成動作時,教師可用信任的目光、輕松的表情、握拳向上的手勢,使學生吸取力量、受到鼓舞、消除緊張心理、增強自信心;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教師示以嚴厲的目光、嚴肅的表情,即可引起學生的注意,效果往往比直接批評要好得多。
5、模仿
學生對教師示范動作的模仿練習,可加深對動作技術概念和動作要領的理解,是掌握、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技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手段。它向教師顯示著學生完成動作的質量、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練習的態度、錯誤環節、錯誤程度等大量信息。體育教學中模仿性體態語言主要用于對教學信息的反饋。教師必須認真觀察學生的模仿動作及模仿時的表情、目光等,以掌握教學情況,調控教學過程。教師在模仿性體態語言進行教學時應把握好時機,切勿在學生學習情緒降低時使用。如在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時,教師應先觀察學生學習的情緒是否高漲,然后通過模仿集體或是個別學生的錯誤動作或適度夸張,放大某些錯誤動作的細節,幫助學生認識錯誤,改正動作,提高教學效果。總之,健美操教學中,正確地運用體態語言,會使枯燥的知識、技能生動起來,使沉悶的課堂活躍起來,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結與建議
藝術的教學語言,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健美操練習中,必須合理運用“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做到“有聲中有無聲,無聲時勝有聲”,這樣才能吸引和感染學生欣賞健美操,去積極主動地學習健美操的各種知識和技能,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