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存在問題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近年來,東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高新技術產業是知識密集和技術密集的產業,對一國的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起主導的作用。本文研究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了解東莞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高新技術產品的技術含量不高、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數量不足和技術創新人才不足及流動性強等問題,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科技創新;高新技術產業;人才培養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和世界經濟格局的轉變,各個國家在產業層面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高新技術產業作為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帶動經濟實現持續增長的重要戰略性產業,其競爭力的提升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東莞是一個國際性加工制造業基地,在市政府產業政策的支持下,高新技術產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本文研究東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探討該產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一、東莞高新技術產業的現狀概述
高新技術產業是指用當代尖端技術(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領域)生產高新技術產品的產業群,是研究開發投入高,研究開發人員比重大的產業。東莞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電子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新能源高效節能技術、環保技術等制造業。東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狀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一)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東莞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就高新技術產業而言,2015年整體規模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全年產品產值、銷售收入、出口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分別為4920.90億元、4828.91億元、2076.73億元和246.07億元,與2010年相比,年均分別增長18.18%、18.07%、6.24%和18.44%,對經濟發展起著引領作用。
(二)高新技術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東莞高新技術產業已形成電子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較齊全的產業體系。其中,電子與信息技術產業總產值占全市總產值的72.02%,處于支柱地位。2010年至2015年年均增長15.89%;電子與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制造業、新能源高效節能技術、環保技術也分別年均增長20.29%、48.50%、17.51%、7.72%和11.71%。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結構越來越優化,電子信息技術產業不斷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了各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
(三)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率不斷提升。東莞沒有遵循我國一般的地級市下轄幾個縣、區的規律,市下面直接面對的是32個鎮街屬于一種體制創新,建立扁平化的地級市政府,提高工作效率。2015年鎮街、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產值前十名分別是松山湖生態園、麻涌鎮、長安鎮、塘廈鎮、洪梅鎮、虎門鎮、東城街鎮、鳳崗鎮、常平鎮、大嶺山鎮,其中松山湖生態園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到117,172,101千元。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在各個鎮、街、園,促進了產業鏈的不斷優化。(四)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不斷增強。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東莞以產業轉型升級為抓手,大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企業從OEM原始設備制造商向ODM原始設計制造商和OBM原始品牌制造商轉變,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自主開發高新技術產品突飛猛進。從高新技術產品的技術來源看,自主開發的產值已占64.78%,合作開發的占3.60%;而來源國外、港澳臺、省外、省內開發的分別占13.89%、3.93%、4.51%和6.02%,自主開發高新技術產品已占東莞市主流。
二、東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東莞高新技術產品的技術含量不高。據黃埔海關統計,2015年東莞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676.7億美元,其中,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999.6億美元,占同期外貿進出口總值59.62%。東莞經濟快速發展依靠的是加工貿易業務,但東莞的加工貿易處于全球價值鏈的底端,附加值很低,產業結構仍不合理。發達國家控制了產品的高研發投入和高知識密度的關鍵部件,把非關鍵部件輸出到發展中國家,利用廉價的資源、勞動力進行加工和組裝。東莞的加工貿易大部分進行的是非關鍵部件的組裝、附件的生產,因此,東莞高新技術產品的技術含量不高。
(二)東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數量不足且服務范圍有限。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是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的存在主體,是面向社會開展技術擴散、成果轉化、科技評估等專業化服務的機構,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加強體系內各機構間的聯系。發達國家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數量約占該國高新技術產業企業的20%。從東莞科技局統計數據看,2015年,東莞規模高新技術企業數為985家,而目前東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160家,少于發達國家的比例。服務范圍為專利事務所、知識產權交易、科技中介等。目前由于東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數量少,服務能力較弱,軟硬件環境條件都有待改善和提高。
(三)東莞高新技術人才不足且流動性強。在東莞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高新技術產業高速發展,但技術創新人才呈現不足。對此可以引源高校畢業生。據了解,東莞市僅有4所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資源匱乏;此外,由于東莞是二線城市,對于人才的吸引不大。由于東莞高校少,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才主要來自于外省,這部分群體不穩定,很容易流向一線城市或回到原籍,高新技術人才流動性極強。
三、促進東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推進科技創新活動實施的力度。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抓手,東莞要改變自身產品處于全球價值鏈底端的現狀,必須通過科技創新塑造自身品牌產品和品牌企業,通過品牌企業培植,實現產業的轉型和升級。可依據自身產業基礎和優勢,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和培育力度,加快傳統優勢產業的智能化改造,加強高新技術企業集群的培植,強化各類創新平臺和孵化器載體建設,優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撐體系,不斷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掌控高新技術產業關鍵部件的生產。
(二)加快完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體系。建立完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體系,要求機構數量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配套,專業服務面廣,服務功能強。第一,對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實行分層管理。明確不同級別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對象不同,發揮的功能不同;第二,通過規范的程序認定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制定相應的評選條件,對符合規定條件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才能開展服務功能。現時東莞對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實施備案制管理,評定示范型骨干科技服務機構;第三,采取聯合發展的模式,由評定的示范型骨干科技服務機構作主體,聯合各種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攻關技術難題,向廣大科技企業專業化服務,提高企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功能。
(三)加快高新技術人才的集聚和優化。東莞通過內培外引途徑,大力拓寬高新技術人才引進渠道,吸納更多高技術人才來東莞創新創業。第一,重點培養高新技術領軍人才,實現帶頭人的作用;第二,培養大批專業人才隊伍,包括加強本地企業家“創二代”、草根創業人才、高級技工人才培育,提高高新技術人才的密度;第三,吸引海外人員來莞創業,開展自主創新成果轉換的活動。完善高新技術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破除束縛科研人員創新創業體制障礙。落實高新技術人才職稱評定、薪酬發放、股權、分紅、安居落戶等激勵機制,為高新技術人才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朱冰冰.淺談高新技術產業的定義及界定方法[J].經濟管理與科學決策,2013,4:150
[2]徐遠華,孫早.產業政策激勵與高新技術產業的競爭力[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37:65~72
[3]逄曉婷等.議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現狀與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16:42~43,46
作者:梁嘉慧 單位:廣東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