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舊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賬務處理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以下簡稱“新制度”)于2017年10月正式頒布,2019年1月1日起實施。新制度在會計科目設置以及核算內容等方面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為了確保新舊制度順利銜接過渡,財政部于2018年2月1日印發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與<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本文以某行政單位為例,列舉了其新舊銜接的過程,以期能夠對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的實務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行政單位;政府會計制度;賬務處理
行政單位應于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政府會計制度,在執行新制度之前應首先完成新舊銜接工作。新舊銜接工作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財務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一部分是預算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本文以某行政單位為例詳細闡述新舊銜接的具體過程和賬務處理。
一、財務會計科目新舊銜接舉例例:
假設A行政單位2018年年底科目余額表如表1所示:
(一)資產類會計科目新舊銜接的賬務處理(1)“庫存現金”科目。該科目在新舊新舊銜接的賬務處理為:借:庫存現金(新)300貸:庫存現金(舊)300(2)“銀行存款”科目。新制度中“銀行存款”科目核算內容略有變化,其規定如果有單位受托、代管的銀行存款應當設置“受托資產”明細科目。經核查,A行政單位有2萬元的受托銀行存款,因此賬務處理為:借:銀行存款(新)4176400銀行存款———受托資產(新)20000貸:銀行存款(舊)4196400(3)“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該科目在新舊制度下核算內容基本不變。賬務處理為:借: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直接支付(新)1400000———財政授權支付(新)55000貸: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直接支付(舊)1400000———財政授權支付(舊)55000(4)“預付賬款”科目。該科目在新舊制度下核算內容基本不變。賬務處理為:借:預付賬款(新)10000貸:預付賬款(舊)10000(5)“其他應收款”科目。新制度規定行政單位對于已經付款但尚未到貨的物資在原制度下是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的,但新制度增設了“在途物品”科目,轉賬時,單位應將原賬中該部分余額轉入“在途物品”科目。經核查,A行政單位有3000元的材料,已經通過零余額賬戶支付款項,但材料尚未收到。賬務處理為:借:在途物品(新)3000其他應收款(新)10000貸:其他應收款(舊)13000(6)“存貨”科目。經核查,A行政單位委托加工的存貨成本有4萬元。賬務處理為:借:加工物品(新)40000庫存物品(新)120000貸:存貨(舊)160000(7)“固定資產”科目。新制度中固定資產主要是指單位自己占有使用的資產,而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物資,文物文化資產和保障性住房等經管資產應從原固定資產中剝離出來。經核查,A行政單位原“固定資產”科目中有20萬元屬于文物文化資產,賬務處理為:借:文物文化資產(新)200000固定資產(新)190000貸:固定資產(舊)390000(8)“累計折舊”科目。新制度對累計折舊的內容進行了細分,區分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的累計折舊。經核查,A行政單位中有4萬元屬于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有6萬元屬于公共基礎設施累計折舊,賬務處理為: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新)40000公共基礎設施累計折舊(新)60000貸:累計折舊(舊)100000(9)“在建工程”科目。新制度將原建工程的核算內容剝離出兩種情況,一種是工程物資,一種是預付的工程款和備料款。經核查,A行政單位原賬“在建工程”科目中有2萬元是購買的水泥,屬于工程物資,有3萬元的預付某工程的備料款,賬務處理為:借:工程物資(新)20000預付賬款———預付備料款(新)30000在建工程(新)100000貸:在建工程(舊)150000(10)“無形資產”科目。賬務處理為:借:無形資產(新)10000貸:無形資產(舊)10000(11)“累計攤銷”科目。新制度設置了“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科目取代原制度中“累計攤銷”科目。賬務處理為:借:無形資產累計攤銷(新)5000貸:累計攤銷(舊)5000(12)“公共基礎設施”科目。該科目在新舊制度下核算內容基本不變。賬務處理為:借:公共基礎設施(新)400000貸:公共基礎設施(舊)400000
(二)負債類會計科目余額轉賬的賬務處理(1)“應繳財政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付政府補貼款”、“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和“受托負債”科目。上述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不變。賬務處理為:借:應繳財政款(舊)20000應付職工薪酬(舊)393000應付政府補貼款(舊)50000其他應付款(舊)20000長期應付款(舊)40000受托負債(舊)20000貸:應繳財政款(新)20000應付職工薪酬(新)393000應付政府補貼款(新)50000其他應付款(新)20000長期應付款(新)40000受托負債(新)20000(2)“應繳稅費”科目。經核查,A行政單位“應繳稅費”科目余額中,有8000元屬于應交未交的增值稅。賬務處理為:借:應繳稅費(舊)10000貸:應交增值稅(新)8000其他應交稅費(新)2000(3)“應付賬款”科目。新制度下應付質量保證金從“應付賬款”科目中剝離出來,轉入“其他應付款”科目。經核查,A行政單位“應付賬款”科目余額中有2萬元的應付未付質量保證金,賬務處理為:借:應付賬款(舊)60000貸:其他應付款(新)20000應付賬款(新)40000
(三)凈資產類會計科目余額轉賬的賬務處理(1)“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和“其他資金結轉結余”科目。新制度將以上凈資產科目余額統一轉入新賬的“累計盈余”科目。A行政單位賬務處理為:借:財政撥款結余(舊)2736000財政撥款結轉(舊)2527000其他資金結轉結余(舊)242400貸:累計盈余(新)5505400(2)“資產基金”、“待償債凈資產”科目。新制度將這兩個科目的余額分別轉入新賬的“累計盈余”科目貸方和借方。賬務處理為:借:資產基金(舊)1015000貸:累計盈余(新)1015000借:累計盈余(新)100000貸:待償債凈資產(舊)100000
(四)轉賬后財務會計科目余額表如表2所示:
二、預算會計科目新舊銜接舉例
(一)“財政撥款結轉”和“財政撥款結余”科目新舊銜接時,A行政單位有10000的預付賬款,其中財政資金預付5000元,非財政非專項資金預付5000元。原賬的“財政撥款結余”科目余額是純粹收付實現制下的數據,因此新賬的“財政撥款結余”科目余額據此登記即可,即為2736000元。由于財政資金預付款有5000元,而且將來很可能列支,因此應在原賬的“財政撥款結轉”科目余額的基礎上調減5000元,即2527000-5000=2522000元。新賬的“資金結存———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余額等于資產中財政應返還額度的科目余額,那么“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余額可采用倒擠的方式求得,2522000+2736000-1455000=3803000元。
(二)“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經核查,A行政單位“其他資金結轉結余———項目結轉”科目余額為20萬元,由于未涉及非財政專項資金預付的事項,新舊銜接時,A行政單位新賬的“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余額就等于原賬的其他資金結轉結余科目中的項目結轉資金余額,即為20萬元。
(三)“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經核查,A行政單位“其他資金結轉結余———非項目結余”科目余額為42400元,新舊銜接時,A行政單位有5000元的非財政非專項資金的預付款項,因此新賬的“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余額應在原賬的非財政非專項資金余額基礎上調減5000元,即42400-5000=37400元。“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的余額=3803000+200000+37400=4040400元。
三、結論
本次新舊銜接工作內容復雜,需要財務人員認真學習財政部印發的新舊銜接規定,并針對本單位情況做好新舊會計科目的順利銜接過渡。相對于財務會計科目而言,預算會計科目的銜接工作更為復雜,需要進行收付實現制的調整。本文中為涉及未入賬事項補充記賬的問題,在實務中若有未入賬的事項,應依據新舊銜接規定補充記到新賬當中。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與<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財會[2018]3號。
作者:趙青 董志蕓 鄭玉梅 單位:邢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