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金融扶持經濟發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更好地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人民銀行工作會議精神,貼近縣委、縣政府發展經濟的工作思路,準確把握金融支持縣經濟健康發展的重點、節奏和力度,現就我縣金融部門貫徹落實當前貨幣信貸政策,促進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繼續落實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充裕。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以提高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維護金融體系健康穩定運行。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均衡增長,力爭各項貸款在去年新增5.5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再新增8億元,滿足實體經濟對金融信貸資金的合理需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著力優化信貸結構,落實有保有控的信貸政策,加大信貸對經濟薄弱環節、就業、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轉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緩解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保證重點建設項目貸款需要,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
二、深化政銀企合作。加強政銀企溝通協調,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加強同政府經濟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繼續組織召開好政銀企座談會,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適當增加融資協議簽約額度,加強后續跟蹤落實,切實提高履約率。加強信貸項目儲備,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轉變信貸營銷方式,變“等上門”為“走出去”,多深入企業開展資金需求情況調查,加強貸款營銷力度和信貸項目儲備力度。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參與投資洽談會,構建地方政府引導、金融機構主導、社會各方協作的金融支撐體系,搭建招商引資的金融服務平臺。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信貸延伸服務,幫助企業解決抵押難等融資問題。
三、加大對重點項目和工業項目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認真貫徹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對在建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提供支持,對污水處理工程建設、供電設施建設、醫療設施建設等一批涉及民生的建設項目提供支持。要加大對“工業立縣”的信貸支持,貼近縣委縣政府工業發展產業規劃,重點支持一批列入全省、全市重點工業項目、轄區納稅大戶以及轄區出口大戶,促進我縣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向其上級行推薦信貸項目,爭取上級行在信貸規模和直接貸款。有效發揮貨幣信貸的導向作用,引導民間資金向投資工業和實體經濟流動。
四、加大對農業經濟的信貸傾斜力度。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加強財稅政策與農村金融政策的有效銜接,引導更多信貸資金投向“三農”,切實解決農村融資難問題。進一步完善縣域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當地發放貸款政策,逐步提高轄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農業銀行要充分發揮“惠農卡”一卡惠“三農”的優勢,認真區分不同種類客戶的金融需求,結合本縣農村經濟特色,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繼續按照“一所一村一策”的營銷推廣模式,加大對我縣泥蚶、巴非蛤、枇杷、蔬菜等種養大戶及產業鏈客戶的有效信貸投入。農村信用社要繼續推進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農戶創建工作,堅持“小額、分散、流動”的信貸原則,加大農村小額貸款的投放力度;要加強對農業產業化的支持,重點支持巴非蛤養殖、速生林和枇杷種植以及大棚蔬菜生產等產業化種養業。郵政儲蓄銀行要大力發展農戶保證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積極參與農村專業市場開拓,深入農戶種養殖區域,以“信貸下鄉,服務三農”為切入點,開展有針對性的貸款推介宣傳活動,為廣大農民提供融資平臺。
五、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各金融機構要不斷完善中小企業信貸管理機制,積極探索建立符合中小企業特點的業務流程、風險管理和服務模式,綜合運用流動資金貸款、票據融資和國內國際貿易融資等信貸產品,著力解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的短期周轉資金需求。要圍繞縣委縣政府“海西建設,先行,奮進”和發展節能光電產業的工作思路,支持加快培育產業集群。各商業銀行要加強同縣工業辦、縣光電行業協會的聯系,主動開展貸款營銷,積極發展和培植優質客戶。農村信用社要認真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對光電產業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光電企業實施“多予、少取、放活”的信貸政策。優先安排信貸規模,加大信貸資金有效投入,對光電產業企業執行黃金客戶政策,推行自助循環貸款或最高額綜合授信業務,通過社團貸款解決貸款額度限制問題,并進一步下調利率,延長貸款期限,緩解還款壓力,減少光電企業辦理評估、登記等費用支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支持民營擔保公司發展,協助市華陽擔保有限公司開展外部信用評級工作,促進擔保公司擴大擔保規模,鼓勵縣農村信用聯社擴大擔保公司擔保倍數,適當下調貸款利率,鼓勵商業銀行在風險控制的前提下與擔保公司建立協作關系。
六、支持轄區個私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個人經營性貸款手續相對簡便、自助可循環的特色優勢,支持轄區個私經濟發展。利用農業銀行“金博士”、農村信用社“萬通寶”、郵政儲蓄銀行個人商務貸款等信貸產品,加大對具有一定經營規模的個私經營主、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建設銀行支行積極爭取總行恢復支行個人助業貸款的經辦權,服務轄區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創業資金需求。
七、加大扶持外貿企業發展的力度。積極支持企業調整外貿結構、開拓外貿市場、開展在產品研發和工藝改造,協助出口企業應對國際貿易壁壘、貿易糾紛方面遇到的困難。發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進一步開展出口押匯、出口發票融資業務,拓展出口訂單融資、出口退稅帳戶托管等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加大人民幣匯率避險宣傳,不斷推出規避匯率風險的新產品,幫助企業主動規避匯兌風險。改進外匯服務,對長期依法合規經營的企業,特別是生產型企業,開設外匯業務綠色通道,避免與投機性資金流入“一刀切”管理。
八、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各金融機構要認真落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差別化信貸政策執行力度。要優先支持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項目。要繼續支持居民首次購買自住普通住房和購買改善型自住普通住房的貸款需求,對居民首次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符合條件的,可執行相對較低的貸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要嚴格執行對第二套購房的貸款條件和所規定的政策,對非自住、非普通住房的貸款條件,金融機構應適當予以提高貸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切實改進風險定價水平。
九、加強金融創新。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設計和推廣更多適合“三農”、中小企業和社會消費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力爭提供手續更簡便、利率更優惠的貸款服務。要積極探索適合實際的新型抵押方式,繼續開展林權證抵押貸款,加大國內保理業務、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宣傳推介,積極探索開辦“公司+農戶”、收費權質押等貸款業務。
十、加快金融基礎建設,提高金融服務水平。繼續完善現有的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商業銀行行內支付系統、銀行卡支付系統,推進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廣泛運用,積極開辦跨行轉賬、小額通存通兌等各類個人跨行業務,為社會資金活動提供便捷的支付渠道。繼續實施新農村支付結算暢通工程,加快推進農村地區支付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全縣支付終端“村村通”,著力構建良好的農村地區支付結算環境。大力拓展以涉農補貼資金為重點的國庫直接支付業務,提高政府扶貧、補助資金撥付效率,搞高國庫服務水平。探索擴大財稅庫行橫向聯網系統運用范圍,將非稅收入征管納入聯網系統,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十一、著力改善信用環境,防范信貸風險。各金融機構要協助社會各方努力改善信用環境,增強金融發展的持續性。充分利用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了解信用和貸款狀況,防范信貸風險,提高貸款效率。在確保征信系統數據質量的基礎上,積極推動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和農戶信用數據庫建設,解決中小企業、農戶和金融機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要推動外部信用評級工作,研究外部信用評級與內部信用評級相結合的有效方法。加大征信知識宣傳教育力度,拓寬征信宣傳廣度和深度,增強公眾的信用意識。進一步加強金融知識宣傳普及教育,貼近實際加大信貸產品推介力度,普及百姓金融知識,提高百姓防范金融風險意識,引導民間合理流動,防范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以及高利貸等各類違法行為,維護轄區金融穩定。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把控制信貸風險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提升信貸質量,降低信貸風險。要合理安排全年信貸總量及進度,根據實體經濟部門的信貸需求,合理安排全年貸款的投放節奏,減緩貸款季末、月末沖時點及月度間起落的程度。努力拓展新的貸款客戶,增加對小企業、“三農”等信貸投放,分散貸款對象,避免“壘大戶”,降低貸款集中度。建立有效的防火墻和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防范交叉性金融工具的跨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