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源地環境監管工程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有關工作部門:
為全面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法》、《省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條例》和《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實施意見》,經縣政府同意,現就我縣縣域內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貫徹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和《省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條例》,落實《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實施意見》措施,著力解決縣域內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問題,確保飲用水源水質優良、水源地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設,建立完善水源地保護相關技術方法、法律規范和信息公開制度,加強環境執法和監測能力,解決目前危害飲用水安全的重大問題,扎實做好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確保市縣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二、工作目標
近期(2010-2015年):落實和完善馮家山水庫水源地飲用水源保護區規范性標志建設、隔離和整治工程,治理存在的水環境安全隱患,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強水源地環境監管及監測能力建設工程;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應急能力建設,提高飲用水源地污染應急監測能力和應急供水保障能力;啟動飲用水源地非點源污染治理和水源涵養及生態環境修復試點工程建設。
遠期(2016-2020):落實沈家莊水廠水源地保護區規范性標志建設、隔離和整治工程。落實水源地點源治理工程和水源地生態保護工作;啟動和完善飲用水源保護區非點源治理工程,提高水源地水質保障和水源涵養能力。建設科學、規范的飲用水源地環境管理技術和方法體系,提高水源地污染應急監測及應急供水保障能力。
三、主要任務
(一)、飲用水源地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工程。
1、水源地環境監管機構和制度建設。進一步明確、建立或指定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監管機構,建立完善水源地環境安全巡查、檢查制度,并確保機構正常運轉和制度的有效執行。建設和運行費納入地方行政事業費支出。
2、水源地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工程。協助市一級完成GIS(地理信息系統)系統的市級水源地信息化管理分平臺、17個水源地信息數字化任務。
3、水源地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工程。爭取投資新建縣級環境監測站,完善水源地水質監測能力。
(二)、飲用水水源地應急能力建設工程。
1、飲用水水源地自動監測預警及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工程(馮家山水庫)。計劃建成3套水質自動監測浮標站、1套水源地取水口視頻監控系統。工程總體要求: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主要包括五參數、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氮、總磷、重金屬等指標,監控水源地上游來水水質及取水口水質。)。取水口視頻監控(監控取水口實際情況)。
2、飲用水水源地應急處置及監測能力建設工程。為提高水源地應急監測能力,購置水質常規項目、重金屬及生物毒性快速、定性和定量監測設備和應急監測車輛,組織1次水源地應急事故處置及監測演練。
3、飲用水應急替(或備用)水源地建設工程。籌措經費勘察、設計新的備用水源,確保應急和發展需要。
(三)、市、縣級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隔離工程。
1、馮家山水庫水源地生物、物理隔離工程,標識工程。生物或物理隔離,確保一級保護區封閉,穿越保護區公路隔離防護,水源地標識、警示設施等。
2、縣沈家莊水廠水源地生物、物理隔離工程,標識工程。水源地標識、警示設施等。
(四)、市、縣級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整治工程。
馮家山水庫水源地整治工程,主要工程為清拆項目3個,關閉排污口1個。
(五)、市、縣級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點源整治工程。
1、馮家山水庫水源地點源整治項目數4個,關閉排污口數量6個。
2、縣沈家莊水廠水源地點源整治項目數1個,關閉排污口數量3個。
工程總體要求:采取嚴格的措施,消除二級保護區內現有項目的污染物排放,確實無法消除的關閉或者搬遷。具體工程量和經費由縣級有關部門核定。
(六)、重點飲用水源地典型非點源整治工程。
馮家山水庫水源地農業生產面源控制、農村生活面源控制、徑流、線源控制、污水及固體廢物處置項目等。主要工程內容和工程量:城市與農村徑流控制3項、水體內源治理項目8項、線源治理2項、農村生態建設1項、取締養殖場所6處、新建治污設施22套、改造治理設施17處、農村垃圾收集處置工程103處、建設生態示范村2個、固體廢物處置場3個。
(七)、重點飲用水源地生態保護與建設試點工程。
馮家山水庫水源地庫區周邊生態保護和修復、退耕還林等。主要工程內容和工程量:水域生態修復1項、建立濱水生態屏障45km、退耕還林70hm2、設置生物凈化裝置90套、除藻-曝氣裝置20套。
八、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各有關部門應根據《實施意見》的目標和任務,按照各自職能結合我縣實際,科學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將目標任務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分解所列項目任務,核定投資,并組織落實。要將飲用水源保護作為一項民生工程,納入黨政工作的重要內容,與相關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強化負責人責任,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實到位。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全力推進規劃項目落實,確保按期完成各項任務。
(二)落實分工負責
縣級各有關部門要按職能分工,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抓緊規劃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和落實意見,全力支持和配合市政各部門開展工作。按照飲用水源保護和有關法律法規,相關職能部門分工如下:
環保局:負責具體實施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和環境監管。嚴把涉及水源保護區建設項目的審批。指導、協調和督促《規劃實施意見》的落實,以及落實規劃考評工作。
發展和改革局:負責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節水、調水等重大項目的推進。積極支持規劃實施意見所列項目和水源地保護項目的實施,嚴把涉及水源保護區建設項目審批關。
財政局:負責當地水源地規劃項目經費預算與撥付,應將規劃項目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確保按照實施進度,及時足額撥付專項經費,監督經費的使用。
國土資源局:負責水源保護區內土地管理,礦產資源勘探和開發,應嚴格控制涉及水源保護區的土地開發利用項目,從嚴審批涉及水源保護區的礦產資源勘探和開發等項目,積極支持有關水源地保護項目的用地。
水利局:負責區域水資源的合理調配,開發和利用。負責城市供水設施的維護、淘汰和正常運行,負責水的輸配、水的處理凈化,確保水源水經過凈化以后符合衛生標準,提供合格的、安全的飲用水。牽頭實施水源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和污染治理項目。負責水源地周邊涉及河道等項目的審批,嚴格可能影響水源地水質和安全的項目審批,支持水源地保護項目審批和建設。啟動建設備用飲水水源,編制并完善飲用水應急供水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
農業局:負責水源地保護區內農業生產管理,應合理調整水源地保護區內的農業種植結構,嚴格控制和限制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有??刂扑吹乇Wo區的農業面源污染。
林業局:負責涉及水源地保護區的退耕還林,天然林建設和保護等,優先支持涉及水源地的退耕還林還草,水源涵養林,濱水生態屏障等建設,并將有關的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水源涵養林建設工程,濱水生態屏障(林、草)等建設工程費用納入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和建設等專項規劃建設。
衛生局:負責飲用水水質監測工作。
住建局:負責水源地環境保護項目施工及質量管理,完善縣域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系統。
各有關鎮人民政府:加強生態建設,開展農村環境集中整治,創建生態村、生態鎮、全面保護飲用水水源。
(三)完善跟蹤考評
縣人民政府將適時組織開展督促檢查工作,了解掌握項目規劃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對應考核工作安排,定期開展自查和考評工作,并于2012年、2018年、2020年3月底將上一年落實完成情況報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