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子宮下段剖宮產徒手娩頭的手法技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子宮下段剖宮產徒手娩頭的手法技巧。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120例行2次剖宮產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選擇常規手指進入宮腔娩頭,觀察組右手不再進入宮腔而將右手手指留于宮腔外子宮切口下緣膀胱反褶處托住胎頭下緣上推娩頭,比較兩組子宮切口延長情況與膀胱破裂風險。結果觀察組子宮切口延長率1.67%明顯少于對照組子宮切口延長率8.33%(P<0.05);觀察組膀胱裂傷率0%明顯少于對照組膀胱裂傷率3.33%(P<0.05)。結論2次剖宮產因子宮瘢痕的攣縮,切口不適合將手指伸入強撕,剪開夠胎兒分娩子宮切口后,僅需將手指保留于宮腔外子宮切口下緣膀胱反褶處托住胎頭下緣上推即可完成娩頭,有效降低了產婦子宮切口延長率與膀胱裂傷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子宮下段;剖宮產;徒手娩頭;手法技巧;研究
子宮下段剖宮產因胎頭多深處骨盆腔內,導致胎頭娩出發生困難。隨著我國剖宮產率的逐年上升,二胎政策的開放,二胎再次行剖宮產生產的產婦在剖宮產時,子宮下段剖宮產娩頭比較困難,產婦不配合或子宮切口過小,都會影響胎兒的順利娩出[1]。如果將手指伸入宮腔娩頭,很容易導致子宮切口延長,甚至導致膀胱裂傷[2]。本次研究中,選擇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2次剖宮產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120例產婦分成兩組應用不同的分娩方法,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2次剖宮產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為二次剖宮產。按照生產先后順序,取先生產的60例產婦設為對照組,年齡22~43歲,平均(28.5±2.6)歲;擇期52例,臨床或臨產先兆8例;后生產的60例產婦設為觀察組,年齡22~42歲,平均(27.6±2.8)歲;擇期51例,臨床或臨產先兆9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打開腹膜,將子宮膀胱反折腹膜適當下推,于原剖宮產瘢痕上方1cm或下方1cm取弧形切口,若下段形成效果不佳,要于原瘢痕上方2cm處取切口。切口大小以可以順利分娩出胎頭為標準,破膜吸凈羊水。此時,對照組將手指伸入羊膜腔內把胎頭的胎頭旋轉LoA或RoA,再用另一只手對宮底稍壓,托住胎頭,膜腔內手指退出,協助胎頭順利分娩出,壓緊子宮切口下緣,使胎頭緩慢的分娩出子宮切口,胎頭分娩出后,對宮底適當的按壓,依次將前肩或后肩分娩出。觀察組娩頭時,右手不再進入宮腔,而是右手手指選擇在宮腔外,也就是子宮切口下緣膀胱反褶處,托住抬頭下緣進行上推而娩頭,后面處理方式與其他剖宮產相同。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產婦生產過程中的子宮切口延長情況與膀胱裂傷情況。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比較,若檢驗結果顯示P<0.05,則表示兩組數據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子宮切口延長情況
觀察組子宮切口延長率1.67%,對照組子宮切口延長率8.33%,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
2.2比較兩組膀胱裂傷情況
觀察組膀胱裂傷率0%,對照組膀胱裂傷率3.33%,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為預防子宮切口延長或撕裂,娩頭時最佳輔助方法是徒手娩頭,而徒手娩頭常規的應用方法是將手指伸入羊膜腔內把胎頭的胎頭旋轉LoA或RoA,再用另一只手對宮底稍壓,托住胎頭,膜腔內手指退出,協助胎頭順利分娩出。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子宮切口延長率1.67%,對照組子宮切口延長率8.33%,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膀胱裂傷率0%,對照組膀胱裂傷率3.33%,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可見,2次剖宮產因子宮瘢痕的攣縮,再加上彈性差,將子宮下段切開以后,切口不適合將手指伸入強撕,剪開夠胎兒分娩子宮切口后,不應用特殊器械,也無需將手指伸入宮腔內,僅將手指保留于宮腔外子宮切口下緣膀胱反褶處托住胎頭下緣上推即可完成娩頭,有效降低了產婦子宮切口延長率與膀胱裂傷率。不管哪種原因造成的胎頭娩出困難,都要以最快速度安全將胎兒分娩出,動作要輕而沉穩,避免胎兒受到損傷或產婦切口撕裂,以此保證母嬰的安全。
作者:畢晶晶;陳娟 單位: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