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系統法學與生態法制建設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良法善治與人權
1.1進化的人權
人權,又叫基本人權、自然權利、人類基本權利,人權就是人與生俱來不可剝奪的權利。人權是一個不斷進化的概念,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生存與發展成本越來越高,對生活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蠻荒時代,人類只要滿足生命權、分配權就已經足夠;到了農業世代,勞動權、自由權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當今時代,僅僅只有生命權、分配權、勞動權和自由權已經不能保障一個人的正常生存,還得要有公平權、教育權、發展權、政治權等人權。
1.2基本人權
基本人權是最高級人權,是保障一個人基本生存的人權。基本人權之外的人權是由基本人權派生的,基本人權也是不斷進化的。在當代,要保障一個人能生存下去,至少需要生命權、自由權、教育權、勞動權、人格權、健康權、生態權。(1)生命權。生命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如果無法充分保障人的生命權,那么一切其他權利都是空中樓閣。(2)自由權。自由,是人權的靈魂。因此,人身自由、通信自由、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都是個人的基本權利。如果沒有充分的自由權,生命權也將失去意義。(3)教育權。當代以及未來,勞動越來越復雜,沒有教育一個人無法獲得勞動技能,不能通過勞動獲得報酬來保障自己的生存。教育權是勞動權和發展權的基礎。(4)勞動權。在當代,如果沒有勞動權來保障就業的公平與公平地獲取勞動報酬,那么勞動者就無法公平就業,無法獲得應得的勞動報酬,甚至不能公正公平地獲得勞動機會,他的勞動成果或勞動機會就會被別人剝奪侵占。因此,只有勞動公平,即就業公平與獲取勞動報酬的公平,尊重個人勞動,才能保障一個人的人格權、發展權。(5)人格權。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與他人相區別的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人格是一個整體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傾向性和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其中,尊嚴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6)健康權。健康權是生命權的延伸。由于當前世界整個發展模式都是貨幣之上,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公眾健康權益屢遭侵犯。沒有健康權,也就談不上生命權。在當前環境下,把健康權從生命權中突出獨立出來,顯得尤為重要。(7)生態權。生態權是健康權與財產權疊加之后的拓展。生態權得不到保護,就沒有健康權、生命權和發展權。
1.3當代人權的基本內容
國際社會對人權的內容和分類存在很大的分歧,各種理論之間不僅有沖突也有重疊之處。當代主流觀念,人權應該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尊嚴權、獲助權、公正權、教育權、發展權、民族自決權。目前,被多數國家認同的人權立法內容主要有安全的權利、自由的權利、政治的權利、訴訟的權利、平等的權利、福利的權利、民族的權利。
2人權與生態法治
由于法律是最高社會規范,是其他社會規范的基礎,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基本文件,是保障社會有序、維護社會公平的最根本措施。人是社會的基礎,人權又是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所必需的權利。因此,所有法制活動,首先要保障人權,任何社會活動不得侵犯人權(人權至上定律),也即人權至上。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要實現生態法治,首先要把生態法治提高到人權保護的高度,把保障公民健康權、公民生態權的理念作為生態法治的理論基礎,融入生態法制建設中。
3進行罪因溯源是我國生態法治的關鍵
目前,我國生態法治的根本障礙是忽視了健康權、生態權,沒有對生態違法進行罪因溯源:一是在司法實踐上,對生態違法懲治力度偏小,犯罪成本小。二是沒有溯源研發者,以致于在暴利的誘惑之下,將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能轉換成犯罪技術方法。三是監管者缺位,為了GDP,對轄區內生態違法熟視無睹,甚至間接參與。四是在立法上違背罪刑相當原則。生態違法犯罪,比投毒罪的犯罪動機與行為更加惡劣,投毒者只是為了泄私憤向被害者投毒,而生態違法者是為牟取暴利向公眾投毒;比投毒罪影響范圍更廣,投毒罪只涉及少數受害者,而生態違法的受害者涉及整個區域甚至全世界;比投毒罪危害程度大,危害持續時間長,投毒罪只影響事件發生的一段時間,而由于生態違法犯罪手段隱蔽,再加上監管者可能的袒護,發現困難,等發現時危害時間已經很長,危害程度已經十分嚴重,治理起來十分困難,需要長達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因此,我國生態法制建設的關鍵,是要將罪因溯源理論與方法應用于生態立法與司法。
4建立全球安全網絡
在立法、司法理論與技術上解決了生態法治障礙,還必須要有全球安全網絡支撐生態法治,才能實現生態法制建設目標。全球安全網絡的核心,是生命地球系統的建設。
4.1生命地球
生命地球的實質,就是把整個地球,乃至整個宇宙,當作一個生命體。人類只是其中一個分子,我們在生活、發展的同時,賦予其活力和智慧,增強其自穩性,維護地球健康。生命地球的實現途徑就是要構建“和諧地球”和“安全地球”,目標是“幸福地球”。和諧地球的建設,首先要樹立“民心物體”的理念,即“萬民是我心,萬物是我體”,眾生平等,共享地球(宇宙)。“生態和諧”就是推行“按需生產,清潔生產,節約生產,快樂生產,清潔生活,勤儉生活”的生產生活方式;“社會和諧”就是政府在保護人權同時,還要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心理和諧”就是營造自由與公平的環境,發展先進文化,提高公民素質;“安全地球”就是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維護生態安全、社會安全、個人安全。
4.2安全地球
安全地球,就是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維護生態安全、社會安全、個人安全。安全地球包括地球的安全監測、地球健康評估和預警、安全維護和系統溯源。
4.3安全監測
(1)立體地圖。通過航天平臺,應用數字地球、智能地球、GoogleEarth技術,建立精準立體數字地圖系統,通過互聯網。面向大眾、用于一般定位和報警的普通精度立體地圖,免費,高精度專業應用部分可以適當收費。(2)航空重點監測。對于一些突發事件,通過航空平臺,采集高精度數據,與數字立體地圖實行無縫鏈接。(3)地面實時監測。對于一些重點區域,通過視頻進行實時監測,并與數字立體地圖進行無縫鏈接。(4)地面專業調查。對于一些精度要求更高、需要更詳細的地面調查或進行科學研究,由外業人員攜帶便攜數字終端,開展專業調查。(5)用戶終端。所有用戶終端,都應該具有實時通信、廣播信息接受、GPS定位、一鍵緊急報警并實時發出報警時所在地理信息等基本功能。專業應用:通過手持移動終端,現場采集數據和進行預處理,可應用于各種野外作業。溯源:通過終端,對溯源對象進行檢測、追蹤、定位與事件回溯。個人用戶:普通應用。個人信息交流、廣播信息接受、普通定位、緊急報警、個人健康檢測等。
4.4健康評估和預警
通過對生態健康、社會健康、個人健康狀況進行實時監測,通過智能評估軟件進行健康狀況評估,發出安全隱患預警。
4.5安全維護
根據安全狀況監測、健康狀況評估和預警數據,進行安全狀況和安全維護措施仿真,制定管理措施,消除安全隱患,防止災害事件發生;一旦發生要及時救援,控制損失或危害擴散。5.6安全溯源采用系統溯源技術,對地球安全隱患進行溯源,還可以為其它系統溯源提供物理平臺和技術支撐。
作者:張國慶單位:安徽省潛山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