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教育局2020年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一是突出黨建引領作用,黨的思想建設扎實推進。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健全完善了局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黨支部“”等基本制度,將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8月19日,舉辦全區教育系統黨務干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130名黨支部書記和黨務工作者參加集中培訓。組織191名名黨組織書記接受全國第二期、第三期網絡示范班培訓;898名黨員為疫情防控捐款111900元;全體黨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強化強化意識形態和輿論引導工作,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學校宣傳陣地建設,進一步嚴格課堂教學、校園網、微信、QQ群等的管理,強化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關注師生思想動態,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和困難,按照黨建標準化建設的要求,7月上旬,指導教育系統所屬47個黨(總)支部按期、規范、圓滿的完成換屆。加強民辦學校黨建工作,所有民辦學校把黨建工作列入辦學章程,選派了4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同志擔任民辦學校黨支部書記;選派21名黨建指導員指導民辦學校(園)黨建工作,實現了黨建工作的全覆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是抓好特色黨建。扎實推進“一支部一特色”、“一校一品”黨建品牌創建活動。七中黨總支黨員志愿者服務、海孜實驗小學“黨旗引領青春路”、開發區實驗學校“春雨行動”、臨渙實驗小學“誠心向黨、精心育人”、一實小“黨建領航、紅燭增輝”等黨建品牌已初見成效。四是抓好黨員干部教育管理。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廉政談話制度,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2020年共談話12人次,給予36名新調整崗位領導進行集體廉政談話;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重點整治教師有償補課、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婚喪喜慶大操大辦等現象,立案3起,已給予黨紀處分3人,推動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二、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全力保障師生安全。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全區教育系統以戰時思維謀劃疫情防控工作、以戰時標準落實防疫任務。全區66所中小學校量身定制“兩案八制”,組織開展校園疫情防控知識線上培訓和線下應急處置演練,平穩有序保障2萬多名學生返校復課,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機制。
三、積極推進項目建設,確保重點工作完成。2020年實施教育建設項目34個,計劃投入資金7712萬元,建設校舍4.54萬平方米。其中:2019年續建項目9個,總投資5971萬元,建設校舍2.8萬平方米,已完成投資916萬元。2020年新建教育項目25個,總投資1741萬元,總建筑面積1.74萬平方米。目前完工16個,完成投資633萬元。一是全力推進重點工程項目。全力服務華東師范大學—港利實驗學校建設。加強推進望湖路學校建設,目前綜合樓、教學樓主體已完工,完成投資約1600萬元。師范大學附屬學校土地指標已落實,完成規劃設計方案招投標。七中改擴建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已完成。二是扎實做好民生工程建設項目。店孜小學附屬幼兒園教學樓建設項目投資173萬元,建設面積1043㎡已完工。14個校舍維修項目6月底已全部完工。三是積極爭取市區政府性投資項目。利用市級教育附加經費260萬元,區級配套76萬元,計劃石選學校新建教學樓約1500平方,目前已正在建設中。區級政府性投資100萬元落實22條底線改造4所學校的旱廁,目前店孜和小趙已完工,百善和大何改造8月底投入使用。四是穩妥推進“兩類學校”建設項目。利用2019-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薄弱環節改造與能力提升資金818萬元,對宋疃、古饒、馬橋及趙集4所鄉鎮寄宿制學校進行改造升級,補齊學校學生浴室及學生宿舍的短板;馬橋小學新建教學樓、店孜小學及山后學校維修改造教學用房,滿足教育教學需求。
四、研究編制“十四五”教育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全面總結“十三五”主要指標、重大項目及主要任務實施情況,對接全市教育重點區域發展布局,動員各方力量,加強調查研究,編制區教育改革和發展“十四五”規劃,積極做好中小學、幼兒園項目建設規劃及布局工作。
五、促進各類教育發展,努力提高辦學水平。一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撤并邵山等6個教學點,將閘河中學等8所學校按照布局調整進行整合,學校布局趨于合理。完成和村小學等19所學校的智慧校園建設,新建學生電腦機房3口,維修學生電腦179臺/套,購入教師辦公電腦97臺,購置班班通授課資源173套,全區學校寬帶和校園網接入率100%,班班通覆蓋率99.4%。區實驗中學被評為省第一批中小學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中考成績創歷史新高,2020考取一中統招19人,考取省示范高中643名。二是學前教育創新發展。出臺《關于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開辦方案》,楓林雅苑等4所配建幼兒園委托辦園項目正在積極穩妥地進行,推動了全區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三是高中教育特色發展。七中大力發展藝體、小語種等特色教育,2020本科達線196人,本科達線率44.6%。四是職業教育創新發展。2020年3月區中等專業學校與廈門倍凡教育集團簽訂聯合辦學協議書,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發展。五是民辦教育規范發展。審批2所民辦幼兒園,4所培訓機構,建立校外培訓機構治理長效機制。
六、加強人事制度改革,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一是統籌師資配備,完善教師交流機制。選派200多名校干、教師到薄弱學校交流;全面推進“區管校聘”制度改革,加強區域內中小學教師統籌管理。二是完善教師補充機制,2020年招聘18名中小學教師(含港利3名),15名教師、定向師范生畢業2人補充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3名補充到區一小和實驗中學,有效緩解了農村學校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2020年定向培養鄉村教師12人,保證了教師的交流補充。三是保障教師權益,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績效工資和鄉鎮工作補貼政策。開通了農村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更多教師獲得職稱晉升的機會。四是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學教研能力。2020年共安排教科研活動138項,培訓教師2246人次參加各類培訓,組織4次省市級課題解題工作,有效促進了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升。五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在全區教育系統開展“守教育初心、擔育人使命、作師德表率”主題教育活動,全面提升我區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七、精準實施教育扶貧,努力促進教育公平。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教科書,發放全區940名貧困寄宿生補助費35.81萬元。免除中職學生學費21.6萬元,發放各類資助74.1258萬元,受益學生926人次,發放區級智力扶貧資金15.05萬元,受益182人次,做到精準扶貧。
八、強化責任落實,全力保障校園安全穩定。牢固樹立安全理念,落實對學校食堂、宿舍、安防設施設備檢查常態化機制,及時排查消除安全隱患;14所500人以上學校設置校園安全崗,所有學校安裝了一鍵報警系統,配置282個防撞墩。安置127名退役軍人到各級各類學校從事安保工作;投入61.9萬元購買校車服務,投入26萬元建立教育系統監控平臺,提高了安全防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