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健委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在區委堅強領導下,區衛健委黨委深入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及歷次全會精神,以推進健康為工作總基調,凝心聚力,奮勇向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衛生民生工程強力推進,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衛生健康重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眾全生命周期身心健康,為美麗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
一、工作完成情況
(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疫情發生后,全區衛健系統迅速行動,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落實,廣大黨員干部始終堅守防疫一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第一時間制定出臺防控應急預案及各項工作方案,組織轄區所有醫療機構開展最新版《診療方案》培訓;抽調人員24小時值守重點路口卡點,設置健康監測點3個,落實群防群控舉措。對重點人員及“四同”密切接觸者開展全面摸底排查,嚴格落實“三同時”和“六個一”工作機制;同時,強化“四早”舉措,加強對境外及國內重點地區流入人員跟蹤管控,嚴格集中定點隔離。嚴格執行“十條管理規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務,積極開展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導;充分發揮發熱門診、基層醫療機構的“哨點”作用,加強醫療機構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設置與管理,規范落實隔離留觀、登記報告、引導就診等管控舉措;選派76名校園疫情防控指導員對轄區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分類指導;深入企業開展“一進二督三帶四幫助”活動,35名疫防指導員繼續進駐重點單位;加強核酸檢測力度,努力實現“應檢盡檢”“愿檢盡檢”。
(二)加快推進區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目前,項目已開工建設。2019年,啟動實施為期三年基層服務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共新建(改擴建)村衛生室20家,完成古饒鎮衛生院、海孜醫院和任樓礦醫院120急救站建設;2020年繼續實施能力提升工程,共涉及鎮衛生院改擴建及中醫館、村衛生室建設、安寧療護、托育機構等32個項目,目前已完成30個。
(三)穩步推進醫藥改革。政府辦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含檢驗試劑)帶量采購、藥品零差率工作規范開展,完善藥品供應制度,建立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全額兌現撥付藥品零差率補助經費;加快醫聯體建設步伐,推動醫療資源、技術下沉,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機制初步建立,不斷滿足群眾對優質醫療服務需求。
(四)認真實施民生工程。1.出生缺陷防治項目。2.婦幼健康水平提升工程。截止目前預防接種46862劑次,完成任務80.8%,序時進度任務(75-91%)。3.職業病防治。完成70名職業健康管理人員培訓任務;多部門聯合開展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專項督查,開展塵肺病個案隨訪和粉塵危害及水泥行業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執法專項行動;4.智慧醫療“智醫助理”項目。全面完成2020年度轄區8家項目建設試點醫院項目建設工作,目前項目已通過評審驗收,系統運行平穩有序,病歷規范率、書寫率,輔診活躍率和外呼活躍率不斷提升。
(五)做好公共衛生服務。14類47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穩步實施,全區累計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29.9萬份,建檔率91.4%;“兩卡制”工作扎實推進;全力做好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復評審迎檢準備工作,結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有針對性開展健康促進系列行動,著力提升轄區居民健康意識。
(六)提升計生服務質量。認真貫徹全面二孩政策,引導計生專干向健康指導員轉型;計劃生育獎勵優惠政策全面兌現;家庭發展“十百千”工程扎實推進,楊莊辦新家庭計劃和鎮新南村家庭發展服務中心爭創省級示范點;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加快推進;高標準打造海孜醫院安寧療護示范點。
(七)加強行業監督力度。一是開展依法執業專項檢查,對轄區103家醫療機構實現了全覆蓋;二是開展打擊非法行醫(非法攤點)和醫療機構亂象整治等專項行動;三是積極開展“雙創”工作,大力實施愛國衛生運動,完成并上報鎮等8家單位創建省級衛生鎮、村及市級衛生村申報工作;四是啟動實施區民營醫療機構綜合服務能力提升暨“我讓患者更滿意”活動;五是加強衛生專業人員隊伍建設,開展村醫定向委培,完成2019年度區直屬醫療機構6名人員招聘工作,積極開展全科醫生轉崗,落實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線上培訓。
(八)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不斷加強基層中醫服務陣地和人才隊伍建設,推廣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古饒鎮趙集衛生院中醫館建成并投入使用;楊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朱慎永省基層名中醫工作室”掛牌,系市唯一獲批省基層名中醫工作室。
(九)深入實施健康脫貧。認真落實“兩免兩降四提高”政策;全區建檔立卡991人,累計完成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790人,簽約率達80%,做到“能簽盡簽”“簽約1人,服務1人”;多措并舉定點幫扶古饒鎮大何村14戶貧困家庭,送政策、送經費、送服務,貧困家庭狀況明顯改善。
(一)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毫不松懈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嚴格落實“四早”舉措,加強對國內重點風險地區及境外返烈(來烈)人員排查管控力度,嚴格落實各項管控措施;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和核酸檢測;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夯實社區防控陣地,完善及時發現、快速處置和精準管控機制;落實重點人員核酸檢測應檢盡檢,重點場所佩戴口罩、掃安康碼等管理措施;全面做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各項應對準備,進一步強化防疫物資儲備、防控知識專業培訓,著力提升核酸采樣和疫情應急處置能力,配足配齊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和防控物資,確保隔離場所24小時戰備,堅決守住疫情不反彈底線。
(二)增強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加快推進區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進度,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建設,積極爭創省級“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穩定和優化醫務人員隊伍,組織招聘急需衛生專業人才。加強婦幼保健能力建設,推動區、鎮、村婦幼保健資源共享融合,提升婦幼童健康保障水平。
(三)穩中有進持續深化醫改。穩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規范實施藥品和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創造條件構建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全面推行藥品采購“兩票制”。大力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加強醫療質量、醫療服務綜合監管,依法打擊非法行醫,嚴格落實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良執業記分機制。
(四)深化生育服務制度改革。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認真貫徹全面兩孩政策,落實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兌現計生家庭幫扶、獎補等政策,開展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實施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五)夯實基礎推進公共衛生。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扎實推進疾控管理體制改革,全力遏制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流行,提升重點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疾病防治能力,鞏固提升省級慢性病示范區創建成果。強化預防接種管理。全力做好家庭醫生簽約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為轄區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健康管理、初級診斷和雙向轉診等服務,強化督導考核,圓滿完成14類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