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科技局2020年工作總結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2020年工作情況
(一)扎實推動國家高企認定倍增
編制《區進一步推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培育工作方案》、《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行動方案》,建立高企聯合認定培育機制、聯合審查工作機制。在2019年認定24家的基礎上,2020年分兩批共申報75家次,第一批省交通航務工程有限公司、寶綠光電工程有限公司、曙光自控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12家企業,第二批百幫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省思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23家企業順利通過認定。2020年底,國家高企認定累計50家(含復審認定企業),提前完成2021年市級下達任務數。
(二)對標完成自主創新考核任務
積極聯絡市局相關部門及專家,進行政策解讀,組織企業集中開展科技成果登記培訓。結合“四送一服”、科技創新大調研、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等工作,基本完成考核指標。截止到11月底,市級自主創新目標任務中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任務數6家,預計完成數26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企業數量(任務數20家,完成數41家)、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任務數1個,完成數1個)、科技成果登記量(任務數150項、完成數178項)等任務均已圓滿完成。
(三)成功舉辦創新創業分區決賽
主動爭取省、市科技部門支持,9月9日-9月11日,在大劇院第二次成功舉辦2020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賽區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大賽在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指導下,由省科學技術廳主辦,34家科技創新企業精英薈萃,大顯身手,巔峰對決。項目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展現各行各業的創新升級,進一步擴大東部新中心、“一谷三基地”宣傳、招引力度。
(四)政策扶持企業科技創新開展
以自主創新發展扶持政策為發力點,結合省、市政策和我區實際,在承接上級政策和錯位進行激勵的基礎上,制定切合區情、落得實處、產生實效的政策條款,制定《2020年區培育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自主創新發展扶持政策條款。面向中建四局第六建設有限公司、省通達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恒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銘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市、區扶持政策宣講。2020年兌現市自主創新政策91.5266萬元、區自主創新政策65.92萬元。
(五)組織申報科技專項重大項目
積極動員企業申報省科技重大專項、市自主創新政策“借轉補”揭榜掛帥重點攻關項目、新一代人工智能項目、新能源汽車項目。市二院“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解除隔離核酸檢測時機數據模型建立及臨床應用”項目成功申報疫情應急攻關項目,“聲帶麻痹的創新性精準診療技術的設計及臨床應用研究”和“微創治療胸腰椎骨折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兩個項目均作為市自主創新政策“借轉補”項目順利申報。物聯網園區“八戒工場”、長江180藝術街區等運營團隊正積極申報市級眾創空間。
雖然今年來的工作取得一些進展,但區的科技創新工作還是存在現實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科技型企業總量少。規模企業、大企業較少,未起到技術擴散和支撐拉動作用。二是科研院所資源匱乏。企業普遍處于科技支撐弱與外延擴張慢的現狀。三是政策影響力不足。受困于產業發展和財稅的壓力,政策對促進工業發展、自主創新發展等支持力度不夠。四是自主創新驅動發展意識薄弱。由于當前我區企業大都處于投資拉動發展階段,企業通常在自主創新上重視程度不夠,科研投入少。
二、2021年工作謀劃
(一)對標市級自主創新考核任務,切實完成任務指標。立足創新資源,圍繞東部新中心建設和“一谷三基地”產業發展載體,抓住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倍增行動實施契機,以我區三年倍增方案為主線,建立國家高企培育長效工作機制、優化科技型企業數據庫管理機制、加速制定落實人才相關扶持政策等工作,實現精準科學有效服務與政策資金扶持相結合的多元化服務模式,確保完成市級自主創新考核目標任務。
(二)打造優勢“雙創平臺”,切實提升科技創新社會氛圍。繼續壯大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都市科技工業園一期)省級孵化器培育規模,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國家級孵化器;請求省科技廳、市科技局大力支持,繼續承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賽區)總決賽,吸引最尖端的技術、最優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資本、最豐富的資源齊聚、深度交流、精準對接,進一步營造科技創新的濃厚氛圍,激發科技創新的活力,擴大大湖名城、東部新中心產城融合的知名度。
(三)承接落實省市級扶持政策,切實助力科技型企業發展。加大省、市、區科技政策扶持宣傳力度,承接落實《市財政資金“借轉補”管理辦法》、《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等扶持政策,設立區科技型企業發展扶持專項基金,重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獎勵、科技型企業項目入庫獎勵、科技孵化器培育獎勵、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補貼等扶持。
(四)進一步修訂區獎補政策,切實加大社會研發費用投入。在省、市鼓勵自主創新政策基礎上,研究學習其他各區產業政策,結合本區實際進一步修訂、優化《區培育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自主創新部分內容。依托科技型企業發展扶持專項專項基金,支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費用投入,進一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培育科技服務中介機構,保障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更好發揮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提升科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