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合理布置作業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背景
許多學生的進入高中后,就明顯感覺到高中數學“難學”,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鞏固這一環節沒有跟上。有部分學生只在開學的頭幾天交一下作業,以后就再也不交了;還有一部分學生交來的作業,要么隨便應付一下,要么到好點的學生那不負責任地去拷貝一下。當然,除了少部分學生的惰性,作業量及難度不符合學生實情是最重要的問題。現在為學生設計的作業基本上適合重點高中的學生做,而本地的學生作業本都是一樣的,據了解,連職校普高中的學生也做這個作業本,有的老師布置作業時不僅“胡子眉毛一把抓”,而且還隨意地拔高要求,每天這樣下去,有的學生即使開始時對數學是有興趣,是想學好數學,可是每天的鞏固不到位、不及時,導致后來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信心不足,最后直至放棄。問題的另一方面,在學生痛苦的同時,教師又何嘗快樂,每天都有數學課,每天也少不了作業,每天要是幾個班的作業至少要改二三個小時,如果是幾何證明題,那就更頭疼了。而且我們辛辛苦苦將作業改好發回,有的學生能看一眼就算不錯了,更談不上會去訂正,我們老師的工作無疑是“事倍功半”,花了時間得不到效果.
二、實施分層布置作業,分類評價作業
1.分層作業的理論依據。
分層作業的理論依據之一是因材施教原則。實施分層作業有利于因材施。教傳統作業的“一刀切”、“齊步走”、缺少層次,不利于不同類型的學生的發展。身處教育教學第一線,我時時都能感悟到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求,同時又覺察到傳統教育教學方式帶來的弊病,由于受升學考試壓力的影響,學生課外往往處于題海之中,陷入了機械重復、封閉單調的誤區。雖然負擔重,但效果甚微。實施分層作業有利于學生在完成適合自己的作業中都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有利于優化學生的思維質.
分層作業的理論依據之二是“最近發展區”原理。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要求,讓每個學生有一個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在他人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讓每個學生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以“成功”來激勵自己。在實施作業布置時,很好地照顧到了好、中、差三方面的學。
2.實施分層布置作業,分類評價作業。
教學中不但要關注他們的課堂表現,還要關注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和鞏固。要讓他們能有效地鞏固,這就需要我們有意識地精心地去選擇適合他們的題目,讓他們嘗到成功的甜頭,再次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帶給他們學習的快樂。在整個實施過程中,分成以下幾個步驟:
(1)分層。
學生分層:每個班里根據上一學期各次考試成績以及其他方面的表現,可將一個班的學生按比例分成幾個組:比如說,其中成績較差的組命名為“奮進組”,成績中等的組命名為“提高組”,成績最好的組命名為“宏志組”,為消除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心理,分組一開始,就講清了分組的目的和重要性。
(2)布置。
老師每天備課時就盡可能多考慮作業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在課堂內要把知識落在實處,多給學生方法,提高效益.對每天的作業,要嚴格要求并指導學生按時、按質獨立完成作業;另外更要有鼓勵.規定奮進組的學生必須做基礎題,鼓勵做另兩組題;提高組的學生必須做基礎題和提高題,鼓勵做創新題,這樣既適應了各種層次學生的能力,又給了學生自主的空間,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
(3)批改。
我認為教師應在如何批改作業上多動動腦筋,下面談談一點見解。
①對作業的批改方法,我建議采取優生面批參與助批及中等生學困生精批相結合。對“學困生”的批改后,可以讓“學優生”幫助其分析訂正錯誤,輔導其評改。這樣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專注于精批、面批,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使教師變獨角演員為導演,充分發揮了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
②對作業的批改過程,慎用批改作業的符號,它們的帶給學生的功效是完全不同的。給錯誤作業打上一個鮮紅的“×”旁邊注有“訂正”的字樣,讓學生充滿挫敗感。但是給錯誤作業打“?”或劃一道線,不僅是教師提醒學生這兒有錯,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引起思考:為什么錯?錯在哪里?如何訂正?這是教師相信學生有改正錯誤的能力,相信學生有潛力能找到錯誤的根源。
③對作業評語,教師精巧設計。學生解答精彩處,不妨喝一聲彩。還可以結合最近學生的學習情況,發掘其閃光點或指出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讓他們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或者要注意問題的所在。這樣就能夠把最普通、最平常的批改作業的過程變成教師與學生無聲的心靈交流過程。
(4)反思。
我在教學中,嘗試用以下方法來要求學生反思自己的作業:
①寫學習周記。完成一階段的作業后,迅速進行反思,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精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一一記下來。
②整理錯題集,學生自我反思單元測驗。錯題集是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的一種反思與矯正。還要反思錯誤的原因,提煉數學思想方法。對出錯的作業一階段進行整理變式后再做一遍。
3.分層作業的問題與困惑。
“分層作業”的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矛盾,如有部分學生會“偷懶”,我們能做的就是去激發學生,如單獨溝通,饒有興味的激將法,或及時的表揚和鼓勵等等,問題如此多多,還需要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