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班級管理中怎樣進行德育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體制的深入進行,班級管理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如何進行德育教育,成了廣大一線教育者亟待解決的課題。新時代教育教學背景下的初中班主任,在實施和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深入到學生的中間,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建立平等溫馨的師生關系,要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站在學生的立場去處理班級中的問題,為學生打造一個寬松自由的班級環境,真正實現德育教育與情感教育的密切結合。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進行;德育教育
眾所周知,班級管理的有效開展,與德育教育的聯系性越來越強。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把握好德育教育進行的關鍵性環節,為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找到德育教育實施的突破口,以學生為主體,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要用自己真實的情感,去感染和打動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個體培養,深層次地發掘班級管理的德育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創設溫馨和諧的班級氣氛,全方位發揮德育教育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以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促使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取向,以健全和完善學生的個性。從而為班級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與學生進行近距離接觸,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教育
傳統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一直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度,很難讓學生接近。而學生也從內心深處對班主任產生懼怕心理,在無形中造成德育教育不能真正開展起來。為打破德育教育的被動局面,班主任要認識到與學生溝通的必要性,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多與學生進行交流,針對學生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全面落實德育教育。如,初中階段學生容易出現逆反心理,班主任要多了解、多觀察,時刻關注學生產生的不良情緒。可以開展孝親敬老的德育活動,鼓勵學生回家幫父母做家務,體會父母的辛苦,體諒父母的苦衷。同時,要與學生談心,找到與父母之間的矛盾源頭,提出適合的解決策略和方法,從根本上解決與父母之間的矛盾,把握好德育教育的細節,更有助學生與父母之間情感的交融。
二、充分考慮學生的內心感受,有目的性地開展德育教育
情感教育是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表現。只有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真正信任班主任,把班主任當成自己的朋友,德育教育才會順利的進行。因此,初中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把學生的內心想法了解清楚,心平氣和地與學生進行交談。通過合理的方式,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要做到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要讓學生虛心地接受,以完成德育教育的任務,讓學生的德育素養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如,早自習時,有的學生總是習慣性地交頭接耳說話,嚴重影響課堂正常的秩序,如果班主任在班上對這些學生的行為點名批評,就會適得其反,導致班級管理工作無法順利地進行。而處理這種情況時,班主任應在課下與學生進行談心,以尊重學生為前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行為已影響到其他同學,是素質低的表現。這樣,就能有效防止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涵養。
三、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計劃性地實施德育教育
良好的班級氛圍,是德育教育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學生綜合素養得以全面提升的關鍵性因素。為此,初中班主任要牢牢圍繞班級管理進行德育教育,整合德育教育資源,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為學生打造積極向上、健康的班級環境,讓品德優秀、成績優異的學生,帶動稍微差的學生,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讓德育教育在無聲無息中得到有效地落實。如,班主任在每周進行的班會課上,要對上一周的好人好事進行總結,對學生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進行表揚,并鼓勵其他同學都要向模范人物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凝聚班集體的力量。為了促使德育教育的有效實施,班主任還可以組織朗讀比賽、歌詠比賽等多樣化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班級氛圍中的正能量。從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總之,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是紛繁復雜而又多變的,只有把德育教育放在班級管理的首位,各項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開展和實施。為此,初中班主任需要細致分析班級管理的實際情況,科學運用上述方式,滲透德育教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走近學生,體貼學生,多與學生進行情感的溝通,構建溫馨和諧的親密關系。逐步完善德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積累德育教育的經驗,并運用到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曉莉.簡析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07):75-76.
[2]王愛華.在班級管理中如何加強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7(13):156.
3]宋偉月.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開展班級德育教育工作[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8(26):133-134.
作者:李慧燕 單位:廣東省云浮市云安區白石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