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英語賞識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依據新課程對學生教育教學提出的新的指標要求,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同時結合學生的成長發展規律,采用更為恰當的教學形式進行教育教學指導。賞識教育能夠將學生的優點充分挖掘,幫助他們在英語課程的學習中逐漸增強信心,使他們的英語學習質量得到有效提高。文章以人教版教材的教學為例,就英語教學中賞識教育的相關策略及內容展開闡述,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一、前言
在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及信心的培養尤為重要。教師可采用賞識教育的方法,針對學生的優點給予適當的贊許與鼓勵,以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其學習能力,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賞識教育的優勢與實施關鍵
從個體發展的特點來看,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多具有活潑好動的特質,又因為心智及判斷認知層面未成熟,易于出現叛逆心理,這正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學習效果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教師在對初中生進行教育教學時,應特別注意自身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要以更為科學的教育方式對學生展開教學。賞識教育的開展與落實,能夠充分挖掘和肯定學生的優點,促使學生更為積極有效地參與學習活動,因而尤為適合初中學段的學生。所謂賞識教育,指的是賞識學生的行為結果,以強化他們的行為;賞識學生的行為過程,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動機;創造環境,以指明學生發展方向;適當提醒,以增強學生的心理體驗,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實施賞識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主動地關注學生,針對學生在學習期間表現出的各種典型行為,要及時給出適當的反饋。學生表現出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良好的行為習慣,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教師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贊賞;學生出現了學習困難,教師也應適時鼓勵,讓他們在積極的情緒中敢于嘗試,不畏挫折和失敗;學生出現了錯誤,教師更要及時指正,讓學生迷途知返……唯有這樣,賞識教育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三、賞識教育的實施內容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以教師與學生為核心而展開的,因而賞識教育亦存在于兩者的相互關系中,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兩者關系的和諧發展。在此過程中,賞識教育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及其主體地位,將課堂的主動權交予學生,并在恰當之時給予學生相應的建議,促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創造性得以有效發揮;同時,教師要將英語教學以更為生活化的方式展開,以促使學生的學習得以在更為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2]。例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8“Whenisyourbirthday?”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birthday”展開教學,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生日,然后開展快速問答環節,讓學生在“日期”的學習中加強訓練效果。當學生未能及時地給出相應的表達時,教師也可采用賞識教育的方式,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并進行引導和鼓勵,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鼓勵下勇于嘗試,從而增強其學習英語的信心及效果。同時,為了更好地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進行“birthday”相關話題的討論中,教師可以主動說出自己的生日時間以及在自己的生日中發生了什么令自己難以忘懷的事情。構建友好共進的師生關系,對學生來說,能夠在學習中更加輕松自在,同時在英語表達過程中也能夠更加收放自如,勇敢地進行口語表述。對教師來說,只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讓學生更積極地投入課堂學習中,同時也能夠使教師真正了解學生的心聲和需求,通過學習過程中的有效交流,明確學生究竟在哪一方面表現較弱,進而更好地為學生答疑解惑。
(二)發現學生閃光點,培養其學習興趣
賞識教育要求教師能夠及時挖掘并發現學生的優點、閃光點,幫助學生找到自身優勢,同時亦能夠借此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使其學習興趣得以有效增強,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個性特點都比較突出,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運用發現的眼光挖掘其特長或潛能,以幫助其更好地學習英語,提高其英語學習效率。例如,在七年級下冊Unit1“Canyouplaytheguitar?”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進一步針對學生的喜好特長進行提問,以在指導學生英語知識學習的同時,了解學生的特長、喜好,并在此期間適當地給予學生贊賞,進而為后期課程教學的開展掌握更為豐富、精準的信息。此外,針對學生的特長,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上臺表演,讓其充分展示自己。在班級內其他同學的見證下,學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優勢,其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也能夠樹立起更多的信心和勇氣。尤其是對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得到有效的鍛煉和發展。在面對學生的提問時,教師亦需要給予其相應的贊揚,鼓勵其參與學習、思考并進行提問,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學習態度,更好地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優點,同時針對學生表現較好的地方積極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就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針對學生有所進步的地方,積極給予其鼓勵,使其在一點一滴的進步中獲得更多的自信心。
(三)運用差異教學法,賞識學生進步
賞識教育并非針對某一群體而進行的教育,而是依據個人的情況特點進行的教育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期間能做到因人而異,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教師的賞識與鼓勵,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在具體教學期間,教師應給予學生平等的學習機會,使其能夠在課堂學習中充分表達自己。例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1“Myname’sGina”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此為話題,讓學生進行自我展示,使大家更為了解自己。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讓學生以此為標題,寫一篇簡短的自我介紹。小短文寫作于剛步入初一階段的大部分學生而言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此時,教師亦可采用賞識教育的方式給予其相應的鼓勵,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幫助其樹立信心。在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個人能力不盡相同,因此,一味地采取相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難免會有失偏頗,這就要求教師在賞識教育中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例如,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難度高一點的學習任務,鼓勵其不斷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而針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就應適當地選擇難度較低的內容,當學生取得一定的進步時,就及時地給予他們鼓勵,進而促使學生逐步獲得進步。
四、賞識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因勢利導,把握時機
賞識教育的有效落實需要教師能夠在恰當的時機下進行教育。一方面,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應及時開展賞識教育。教師的賞識與贊揚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不竭的動力,使其樹立學習信心。在此期間,教師則需要注重把握贊賞時機,比如,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學習有所進步等[3]。另一方面,賞識教育并非一味地贊賞表揚,亦需要適時地進行批評與糾正,而在此期間,亦需要教師有效把握時機。比如,當學生出現過錯時,教師則可將此作為教育的時機,以愛的方式進行引導教育,尤其要避免當眾批評學生,在語氣上,應溫和而堅定;在態度上,應公正客觀。在面對學生的知識性錯誤時,教師需要等學生發言結束后進行糾正,在語氣及態度上應以鼓勵為主,以避免打擊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教師只有把握合適的時機,才能夠充分發揮賞識教育的優勢,使學生一直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不斷進步。
(二)講究賞識的藝術性
教師要注重賞識的藝術性,以使賞識教育的效果得以事半功倍。第一,在語言的運用上,教師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避免將學生進行橫向比較,而是以縱向比較的方式分析學生的發展趨勢。在具體教育實踐中,教師應以肯定和鼓勵性語言為中心,且神情需要與語言表達一致。同時,在表揚過程中,教師應以真實、恰當為主,避免過分表揚,使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教師的真心鼓勵和認可。語言的藝術能夠帶來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日常的賞識教育中,教師應不斷提升語言的藝術性,對學生的表現應進行科學評價,同時以溫和的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或批評。而在批評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應簡潔,點到為止,以善意的、帶有激勵性的批評方式為宜,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審視與教育。第二,在行動方式上,教師亦需要具備一定的藝術性。賞識教育的形式不能僅體現在語言上,亦需要通過切實的行動讓學生感知體會,以使賞識教育的作用效果更佳。
五、實施賞識教育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賞識要合理、有度
在進行賞識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注意賞識的合理性,既不能過分贊賞和表揚,亦不能忽略學生的閃光點,也就是說,教師進行賞識教育應注意分寸,把握其中的“度”。在進行賞識教育時,教師并非需要對學生的每一個表現給予表揚和肯定,而應針對其具體的表現做出合理的判斷,面對其存在問題的行為表現,則需要及時地指正其問題所在,以幫助其進行有效改善,充分發揮賞識教育的鞭策性工具價值。比如,在開展寫作課程的教學指導時,教師可將學生普遍存在的、具有典型性特征的錯誤進行總結并呈現于課堂中,以集中講解的方式避免錯誤的再次出現。在這期間,教師需要避免將學生的名字提出來,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亦能夠進一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度”的把握是極其重要的,教師要注重賞識教育中“度”的合理把握,以更為科學的方式給予學生指導和鞭策,避免過分賞識致使學生形成自負心理,抑或是不恰當的賞識讓學生無法意識到教師給予的重視。其實教師對學生進行表揚和肯定,也應充分把握分寸,避免過度表揚,否則會讓學生滋生自滿心理,從而影響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同時,教師更應注重這一點,批評容易使學生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因此,教師一定要掌握好分寸,避免不恰當的批評使學生因壓力過大而對英語產生厭學心理。
(二)做到嚴慈相濟
部分教師在賞識教育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其僅從字面意思理解,即主觀地判斷賞識教育就是避免批評。事實上,賞識教育亦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錯誤之處進行批評教育。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錯誤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一味地進行贊賞性教育亦是不科學的。教師需要通過有效合理的引導,指出其錯誤所在,并幫助其改正錯誤,做到嚴慈相濟,這樣才能更為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在此過程中,教師需以尊重學生為原則進行正確的批評和引導,即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且批評應做到及時、具體,以樂觀激勵的方式進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教師的批評,從而改正自身的錯誤。在賞識教育中,贊賞與批評具有相互作用的特質,教師需要以愛學生為基礎,進而將嚴格要求落實于實際,但這種嚴格要求不是學生害怕的嚴厲,因此,教師需要注重把握嚴格的度。同時,在嚴格要求的過程中,教師亦需要對學生的愛有所限制,不能放縱學生。也就是說,嚴格要求是一種既理智又具有責任的愛與關心,通過嚴慈相濟的教育管理方式,以更為科學的方式將賞識教育落實于學生的教育培養中。教師只有真正做到嚴慈相濟,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肯定是發自內心的,同時批評也是認真的。嚴慈相濟的賞識教育能夠促使學生明辨是非,在學習過程中明確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需要糾正的。只有這樣的賞識教育才是真正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賞識教育。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難免會出現各色問題,教師只有針對學生表現好的方面進行鼓勵,針對學生較弱的地方及時進行糾正,才能使學生明辨對錯,獲得更好的發展。
六、結語
賞識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強烈的激勵效果,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信心,還能讓學生正視自身的優缺點,從而更有效率地進行課程知識的學習。同時,賞識教育亦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氛圍能夠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逐漸活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使學生的英語能力能夠得到更加高效的提升。
作者:陳勝蘭 單位:廣西玉林市容縣容州鎮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