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學風建設中高校輔導員的責任擔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廣西地方高校學風建設影響因素較多,存在一些認識誤區,面臨一系列的挑戰,也有一些成功做法,應當在教、學、管等方面上下功夫。
關鍵詞:高校優秀輔導員;學風建設;責任擔當
作為一名高校優秀輔導員,重點工作是抓好學風建設。高校優秀輔導員應當通過抓好學生思想、制度落實、課堂紀律、考試風氣、班級風氣、第二課堂活動、服務質量等促進學風建設。廣西地方高校不同于中心城市高校,優秀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責任尤其重大而艱巨。
一、影響廣西地方高校學風建設因素
2011年12月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指出:“學風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教書育人的本質要求,是高等學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魂。優良學風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能否營造一個優良學風環境,關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和教育事業的興衰成敗。”[1]學風建設無疑成為新時代高等教育的綜合改革,提升培養人才質量的題中應有之義。影響廣西地方高校學風建設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1)校園氛圍,包括高校的物質、制度和精神等文化,安全指數、生態環境、學術氣氛、人文氛圍等都對學生產生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良好校園環境能陶冶、激勵、熏染學生的健全人格,使學生養成勤學習、思進取、志成才的好習慣。(2)規范管理。要求高校學生工作配備一支素質較高的管理隊伍和科學管理體系,有健全規章制度和管理規范。(3)教育載體。各門課程的課堂教學,學校組織的各種科技文化體育、線上線下、網上網下和第二課堂、創業創新和社會實踐活動等有助于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4)群體表現。反映學校學風狀態的還有學生群體的形象展現和學習生活作風。(5)學生課余科技文化活動。主要分為課內和課外兩部分。前者是指列入教學計劃,必須取得相應成績或學分才能畢業的活動,如社會調查、社會實踐和創業創新活動等;后者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覺自愿參加的科技文化活動,如學校組織的各類競賽、社團和科技活動以及科技講座和文化沙龍等。學風作為可感知、顯性的“風氣”,可以通過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情緒勁頭、態度毅力、興趣行為、人氣高低等進行衡量。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和培養對象,學校校風集中體現于學生學風。學校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形塑、規范和指引著學生的學習方向。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師者在立德、傳道、授業和解惑中彰顯出來的嚴肅、嚴謹、嚴格的治學態度和精神,必定給學生學習起到榜樣和示范作用。學生可以在深厚校園學術風氣中提高學習興趣,在嚴格、科學、有效的管理中規范學習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風建設必須在服務學生中見成效,在培養人才中顯身手,以學生的滿意度和獲得感為檢驗標準。
二、廣西地方高校學風建設面臨挑戰
1.輔導員教育管理的對象基數增大。教育部規定本科生輔導員按1∶200配備,但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和學生人數的增加,目前廣西地方高校輔導員所帶學生人數已遠遠大于規定人數。
2.辦學基礎條件發展滯后于規模擴張。由于師資隊伍、教學科研設施、實驗實訓條件和經費投入等跟不上辦學規模的擴張速度,因此帶來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
3.學生素質和層次參差不齊,思想多元化與異質性增大。由于學生來源、價值影響、選擇方式多樣化造成了諸多困難。4.學生人數增加,就業難度加大,社會對大學生認可度出現了偏差。5.當前是網絡時代,傳統媒體大有被新興媒體取代的趨勢,以互聯網、手機、論壇、博客、微博、微信等為載體和平臺的新媒體技術已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傳播方式也正在由大眾傳播向自媒體傳播方式轉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接收者和者,人人都有表達個人觀點的權利和機會。學校管理服務對象發生了較大變化。學生群體之中有一些奢侈之風,享樂主義流行。因此,如果不能改善和加強學風建設,就會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可能逐漸產生難以想象的后果。學風建設的成效關系著高校能否培養出時代需要、德高業精的人才。
三、廣西地方高校學風建設的誤區
從學生方面來看,誤區之一:認為學風建設只是學校、教師和輔導員的事,與己無關。有些學生認為沒有了中學的升學壓力,學習動力不強,以松散、怠慢的態度應付學習。誤區之二:認為學生之中比較懶散、抄襲成風的負面人物只是少數,不會對其他同學產生多大影響。誤區之三:一些學生自身要求不嚴,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從教師方面來看,誤區之一:認為大學生已經成年,不再需要不斷督促和費心教導;認為大學生不再像中學生,他們懂得自愛、自醒、自勵,如果講多了會引起學生的反感甚至抗拒。誤區之二:部分教師只教書不育人,只滿足于完成教學任務,不管學生是否喜歡聽,上課低著頭甚至不看,全程“滿堂灌”,鈴一響下課走人,不與學生交流互動,學生到課率、抬頭率、聽課率、回應率和思考率低,不能讓學生“走心”,只“授業”而疏于“傳道”,認為教育學生是二級學院黨委書記、副書記和專職輔導員的事。從學校角度來看,誤區之一:有些高校重抓教學科研工作而輕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誤區之二:對于學風建設,很多高校都制定有整套規章制度,但是不抓落實。誤區之三:認為自己是地方高校,本來生源質量就比不上省屬、部屬、“211”、“985”等高校,為不抓或者抓不好學風找借口,為自己不作為或少作為找臺階下。從家庭角度來看,誤區之一:家長評價孩子仍以成績論英雄。雖然孩子已經步入大學校園,但是家長關注點沒有相應改變,不重視孩子的成長過程。誤區之二:部分學生不把學習看作是培養個人素質和能力的必要途徑,而是為應試而學。誤區之三:家長只期望孩子取得優異成績,忽視了孩子學習的真正目的是完善人格、塑造價值、培養能力、熏陶情操。誤區之四:家長責任旁落,過于放心學校,認為把孩子送進大學,教育孩子的責任應由學校和教師承擔。
四、廣西地方高校學風建設的成功做法
1.不斷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問題不解決,不可能有自覺行動,更不會有好的效果。(1)要組織班團干部、分團委、學生會和學生黨員深學細悟學校的有關學風建設文件精神,同時召開學風建設動員大會,形成一種強大的氛圍,使他們明確開展學風建設的意義要求、工作步驟、任務目的等。(2)各個班級召開主題班會,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辯論,使學風建設入耳、入腦、入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和積極投入。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天下大事必作于細:(1)從細節入手,形成良好的習慣。抓好早上、下午的第一節課,早讀、晚自習,等等幾個時間節點的出勤,重點對遲到、早退、曠課的學生進行教育警示,對違規者給予適當處分。(2)堅持點面結合、以點帶面,統籌抓好各個二級教學單位的優良學風建設。深入各個班級做好學風建設動員工作,與評優同步開展優良學風班級達標活動,發揮各班學生黨員、團委學生會干部在學風建設中的帶頭和模范作用。(3)抓好評優這個載體,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對先進班集體、三好學生等的先進事跡進行廣泛宣傳,舉辦情境式事跡報告會,教育、感染全體學生,弘揚正能量,提升正面效應,掀起學風建設的新高潮。
3.把學風建設滲透到日常管理工作中。(1)把學風建設與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好的教學質量需要好的學風來保障,高質量的教學工作有助于優良學風的培育和形成。(2)把學風建設與安全穩定教育緊密結合。校園安全穩定是學風建設的基礎和保證,是學風建設的重要前提。(3)把建立學生公寓內良好的學習風氣作為創建安全文明公寓的重要內容,滋潤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4.持續深入開展優良學風達標班級活動。(1)制訂出臺優良學風達標的意見辦法,組織各二級教學單位的各班級認真學習討論并提出施行意見。(2)把優良學風達標班級評選與文明班級評比相結合,堅持月度、學期、學年的評價活動。(3)組織好優良學風班級達標的具體評分和班級優良學風達標活動。5.以“活動+競賽”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1)高年級學生與低年級學生的學習交流會。為了讓新生更快適應大學生活,更明了學習方向和學習目標,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可以邀請一些富有經驗的教師和表現優秀的高年級學生對新生進行指導,開展交流。(2)各班班長、學習委員交流會議。增強與各班班委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商議改善方法。樹立良好的學習作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進行總結,積累活動經驗,進一步提高各二級教學單位的工作水平與教學質量。(3)大學英語等級考試系列活動。舉辦一個大學英語等級考試經驗交流會,邀請高分通過的學生作經驗介紹,同時學生們互動答疑。以班為單位開展此類活動,提高各二級教學單位學生的大學英語等級通過率。(4)舉辦各類專業知識大賽,如:各類各級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競賽、英語翻譯、寫作和口譯大賽等。為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以賽促學,有利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激發其參加活動的熱情,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提高學校的美譽度和社會影響力。(5)開展文明教室、宿舍評比。各二級教學單位學生會的生活部門負主責,其他部門協助。
五、抓好廣西地方高校學風建設的幾點思考
1.高校學風建設有賴于教師主導作用的充分發揮。在廣西地方高校學風建設中“教”是影響成效的首要因素。(1)如何讓學生喜歡上課,這是教師首先要考慮的。教師上課方式和教學風格是否新穎并受到學生的歡迎和接受;學生的到課率、抬頭率、聽課率、提問率如何;課程內容是否豐富,是否具有實用性和創造性;學生的思考率、回應率如何;布置作業的形式是否多樣化,是否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2)評價教師要將師德考核擺在教師考核的首位。要“以師德為先、教學為要、科研為基、發展為本為基本要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德才兼備,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教師,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2]“高校教師有師德禁行行為的,師德考核不合格,并依法依規分別給予相應處分,實行師德‘一票否決’”[2]。(3)要對高校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多維度考評”。要“加強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完善教學質量評價制度。”[2]要提升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一線教師業務能力培訓、教師教學科研工作等都不可或缺,要逐步完善針對教師教育教學、責任心、教學態度和水平等的考核審評制度和綜合性考核評價。特別是教學態度這一環節,所有教師“都負有關愛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責任”,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更要用心施教,要教好書,同時育好人。“培養人才”是教師的“中心任務”,學校領導、教務人員、督導人員應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加強檢查指導,及時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2.高校學風建設有賴于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在廣西地方高校學風建設中“學”幾乎是與“教”等量齊觀的重要因素。(1)應從新生入校開始,制定一系列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分為“了解大學、熱愛專業、端正態度”、“認識自我、關愛自我、明確目標”、“大學面面觀”三個階段開展。教育要結合專業特點和實時熱點,內容包括“專業動態、發展前景”、“人格傾向和心理調試”、“職業生涯規劃”、“個人與社群”等。(2)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抓學生紀律。大一抓得好,學生方向就更明確了。提出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3],這對學生成長、成才、成人至關重要。3.高校學風建設有賴于管理保障作用的充分發揮。在廣西高校學風建設中,“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誰去管、管什么、怎么管、如何管出效率、管出效果呢?擔負管理職責的無非是學校的相關職能部門、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優秀輔導員具有教師和管理者的雙重責任。優秀輔導員作為教師,應當以豐富的學識培育人,以嫻熟的教學藝術打動人,以滿懷愛心的胸懷呵護人。為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一是走進學生的心靈,多了解學生學習以外的其他情況;二是關愛學生,寬容學生,善待犯錯學生;三是挖掘閃光點,多賞識學生;四是確立師生平等的理念,淡化師道尊嚴,勇于自醒,大膽認錯。開展主題班會,要讓學生敞開心扉,主動自愿多講,優秀輔導員多聽,找到開啟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優秀輔導員作為管理者,應當以高尚人格影響人,以滿腔柔情感動人,以高度負責精神塑造人。(1)應當貫徹“柔性管理”[4]的理念。建立一支以學校黨委分管領導、團委學生會、各二級教學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助管、學生黨員為主的督查隊伍,定期不定期地督查課堂和公寓,以督查公寓為主,將抽查情況全程紀實與班級和個人獎懲勾連。(2)開展師德、師風促學風建設年。從著力解決硬件問題入手,學校相關部門提供給學生工具,如掃把、垃圾桶、塑料袋子等,以便學生每天清理宿舍、教室、實驗室的垃圾。(3)開展大學生基礎文明素質提升工程。利用好每年資助學生的機會,明確為什么資助,不只是因為學生困難。(4)明確志愿社團準入標準,建設零違紀社團。(5)實施后進生幫扶工程。按照后進生、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黨員1∶1∶2的比例,設置幫扶服務小組。(6)向每一堂課要質量。通過狠抓教風促學風,對任課教師提出嚴格要求,不斷提升專業素質和夯實責任心,同時以嚴格考風促學風。
作者:李嘉瑋 單位:欽州學院陶瓷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