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促使貿易便利化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深入貫徹落實總隊《關于貫徹落實口岸通關部門促進貿易便利化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和高連斌總隊長指示要求,結合邊防檢查工作實際和服務對象業務需求,制定5個方面16項服務措施方案:
一、創新舉措,服務臨海臨港產業做大做強
1.改進外煤進口和錨地過駁作業邊檢服務。積極支持大唐火電廠進口電煤和建立外煤集散地,主動服務鼎信、海和等重點企業開展海上過駁進口鎳礦業務。與市港務局引航站建立實時通聯制度,第一時間掌握進口外煤、鎳礦船舶進出港動態,實現船舶候檢“零等待”、“零滯港”。加強海上巡查監護,督促錨地過駁作業船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同時加強與涉海部門的協作、加大航道清理力度,保障國際航行船舶通航安全。
2.創新活水魚出口通關模式。立足活水魚出口船舶數量急劇增長和“快進快出”的工作需求,推行海上流動辦公,現場辦理證件,簡化辦事程序;積極協調口岸各查驗部門,實行入出境合并查驗模式,同步檢查入出境船舶,一次性辦妥入出境手續,保證新鮮活水魚第一時間出境。
3.探索推行誠信管理模式。根據《國際船舶和港口設施保安規則》(ISPS規則),引入誠信管理,實行量化計分、分類服務,誠信度較高的外輪修造船廠和出入境船舶,以廠方和船方自管為主,盡量減少巡查驗證時間,同時根據經營情況和遵章守法情況給予差別化待遇,調動和激發船方、業主自管的積極性。
4.建設大唐區域勤務中心。推進邊檢勤務模式改革,推行“一體化執勤、一站式服務”,加快大唐區域勤務中心改造工程,達到“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管理規范”的標準,同時進一步優化警力配置,提高執勤效能,賦予“巡查監護、快速處警、執法辦案、證件辦理、法制宣傳”等職能任務,輻射周邊12個對外作業點,進一步為企業節省運營成本、促進企業增長增效。
二、優化環境,促進臺經貿交流合作往來
5.全力服務口岸對臺貨運直航。根據船方為節約成本、避開節假日在臺灣港口卸貨而支付的高額加班費用、通常安排節假日在港口裝貨的實際情況,全面推行“假日勤務”和“夜航服務”便民措施,在節假日和夜間科學調整警力,增派勤務班次,確保直航船舶在工作日抵達臺灣,縮減船方、業主經營成本。
6.支持港區建設臺輪維修基地。研究出臺相關監管和服務措施,進一步方便臺輪進港維修,推動福安賽江加快成為臺輪維修基地。規范在臺輪上服務的中外籍船員的管理和服務,探索研究人船分離查驗模式,為服務員工提供出入境通行便利。
三、以人為本,打造口岸文明行業示范窗口
7.取消邊檢證件收費。取消辦理《登陸證》和《登輪許可證》、《停留許可證》、《往來港澳小型船舶證明書》、《搭靠外輪許可證》等證件的工本費,減輕企業單位負擔。
8.打造“全天候”報檢服務。堅持口岸365天工作和24小時服務制度,公布值班員姓名及預約聯系電話,保證任何時候均能在5分鐘內到達窗口現場,確保出入境手續隨到隨辦、出入境船舶隨到隨檢。充分發揮“網上報檢室”的功能,依托國際互聯網實現網上證件辦理、移泊申請、咨詢投訴、船舶預報、業務預約等功能,確保手續隨到隨辦、證件隨到隨領,必要時提供送證上門服務。對于已辦妥預檢手續的出入境船舶,到港后即可裝卸貨物、上下作業人員。
9.簡化出入境檢查手續。對臺航線直航定班輪免收《船員物品申報單》、《航行國際航線船舶出境自查報告表》,將每日每航次申報《船員名單》調整為每月第一次出境或入境申報。繼續實行所有中國公民(含港澳臺及華僑)出入境免填登記卡。放寬船員家屬及作業人員登外國籍或港澳籍船舶限制,方便船員家屬會親和作業人員工作。提供全國聯網查詢本人出入境記錄服務,方便群眾就近查詢。
10.開設邊檢“緊急救助通道”。積極回應服務對象的特殊需求,必要時采取專人查驗、登輪人證對照、優先辦理聯檢手續等措施,特別是對急癥重傷船員,在船舶未辦理入境邊防檢查手續或已辦妥出境邊防檢查手續的情況下,允許其離船接受治療,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或救助,事后為其補辦出入境手續。
四、嚴密管控,創建平安和諧有序通關環境
11.健全聯勤聯動工作機制。推進“三三管控”機制建設,加強與邊防支隊、海警第一支隊的溝通聯系,適時開展聯合處突演練,強化口岸應急處置能力;深化與市公安局國保支隊、海關、海事局的聯勤協作,健全“聯防、聯治、聯巡、聯辦、聯處”工作制度;加強與公司、船務公司、碼頭、船廠的溝通協作,規范邊檢信息員、協管員隊伍的管理使用,完善群防群治網絡,形成以邊檢部門為主、相關職能部門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口岸安全防控體系,推進口岸“大管控”格局建設。
12.加快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積極運用DMS系統,實時掌握口岸船舶出入境動態,同時深化與海事局建立的信息協查機制,第一時間聯系協查可疑船舶,派遣邊檢信息員現場核查,將口岸管控延伸至船舶航行全程。加快電子口岸系統建設,積極推廣應用電子證件。依托“全球眼”監控系統的移動偵測報警功能,實現自動報警,豐富遠程閉路監控手段。運用巡查車載監控探頭,與遠程閉路監控系統互為補充,實時傳輸一線官兵執勤畫面,形成對港區現場、執勤執法的立體監督體系。
13.實行彈性勤務派遣制度。根據港城澳、下白石、牛頭山、三沙等對外作業點的邊檢業務量,整合各執勤業務科警力資源,科學安排出入境檢查勤務,派出兩班或多班勤務,及時辦理邊檢手續,確保不因邊檢原因而影響船舶正常出入境。
五、培樹典型,塑造忠誠可靠的邊檢隊伍
14.固化執勤官兵服務定式養成。嚴格對照部局《邊檢標準化服務手冊(2.0版)》和《執勤執法標準化規程》相關要求,嚴密組織勤務。落實部局《邊檢執勤崗位基本業務能力標準》及考核實施辦法,督促各崗位執勤官兵通過日常學習、每月考核的方式,不斷強化業務能力。組織執勤官兵到兄弟邊檢站參觀學習,交流工作經驗,促進共同提高。
15.強化立體監督體系建設。依托現場督察和視頻督察等方式,加強對一線檢查員的現場督導。深入開展執法規范化工作,健全完善邊檢行政案件法制審核把關和個案監督機制,嚴格落實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16.加強邊檢公共關系建設。依托邊檢門戶網站,建好用好邊檢微博、QQ和飛信等網絡信息平臺,成為社會了解邊檢的重要窗口和公共服務項目。積極參加“共建文明口岸”、“青年文明號”、“行風評議”等評比活動,嚴格“邊檢文明使者”評選標準,樹立身邊典型。大力宣揚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展示邊檢機關的優質服務和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