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針對尿潴留后家兔膀胱內壓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程莉莉吳聰英睢明河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急性尿潴留(acuteurinaryretention,AUR)是泌尿外科中下尿路梗阻常見的并發癥,易造成膀胱功能嚴重受損,膀胱功能延遲恢復,有的甚至無法恢復[1-2]。目前臨床上多采用引流尿液的方法被動等待膀胱功能的恢復,這種治療方法缺乏減輕膀胱損害、促使膀胱功能恢復的措施。同時,在AUR過程中,會引起膀胱內壓的改變[3]及膀胱組織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含量的變化[4]。有研究顯示[5],正常人的排尿過程既受大腦皮質高級排尿中樞和脊髓初級排尿中樞的控制,也受周圍神經的支配,其中副交感神經在排尿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當其興奮時可使逼尿肌收縮、內括約肌松弛,引起排尿。武曉紅等[6]認為,針刺主要通過影響與排尿相關的外周、中樞神經的活動以及神經遞質的釋放來達到調控膀胱機能的作用。①外周神經機制:穴位傳入神經元與膀胱傳入神經元相重疊,針刺的作用主要通過影響支配膀胱、尿道的外周傳入或傳出神經活動進而影響骶髓排尿中樞和脊髓上中樞來發揮調節作用。②中樞神經機制:膀胱的初級排尿中樞在骶髓,高級排尿中樞為腦干和大腦。從大腦、腦干到骶髓的各級排尿中樞均參與了針刺-膀胱效應的形成,但針效主要依賴脊髓上中樞產生。③神經遞質:針刺還可以通過調節神經傳導通路中相關遞質的合成和釋放來影響膀胱的活動。按照“合治內府”理論,膀胱的下合穴委中應該是治療膀胱疾病的首選穴位。但多年來,在國家統編教材《針灸學》《針灸治療學》中,治療這些疾病的主穴在遠端是三陰交,甚至在配穴中委中也幾乎沒有被提到。另外陰陵泉是利尿的要穴,也是治療膀胱疾病的重要穴位。本實驗意在觀察委中、三陰交、陰陵泉治療膀胱疾病的異同,通過觀察電針“委中”“三陰交”“陰陵泉”穴對AUR模型家兔膀胱內壓和膀胱組織ATP含量的影響,探討針刺治療膀胱疾病的優勢穴位,同時也為“合治內府”理論提供實驗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動物與分組健康清潔級成年雄性家兔48只,體質量(2.0±0.2)kg,由北京市海淀區興隆實驗動物養殖廠提供,動物合格證號為:SCXK(京)2011-0006。飼料為北京市海淀區興隆實驗動物養殖廠提供的富含多種成分的配方。實驗過程中對動物的處理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2006年頒布的《關于善待實驗動物的指導性意見》[7]。所有動物均按相同的飼養條件喂食,自由飲水,適應性飼養1周后進行實驗。室溫為20~22℃,相對濕度為60%。將動物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委中組、三陰交組、陰陵泉組和非經非穴組,每組8只。
1.2主要試劑與儀器BL-420+型生物機能信號采集系統(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YP100型壓力換能器(北京新航興業科貿有限公司);BT223S型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有限公司);5415R高速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玻璃勻漿器和酶聯免疫分析檢測試劑盒(北京環亞泰克生物醫學技術有限公司);BCD-539WH型超低溫冰箱(中國海爾公司);韓氏LH202H型電針治療儀(北京華衛產業開發公司);華佗牌一次性針灸針(0.25mm×13mm,蘇州華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1.3模型制備參照Chien等[8]所建立的膀胱過度充盈模型進行。將家兔用20%烏拉坦(5mL/kg)耳緣靜脈麻醉,仰臥位固定于兔臺上,10號導尿管由尿道插入膀胱(6~7cm),用4號絲線環繞尿道結扎,導凈尿液,再以5mL/min的速度灌注37℃溫生理鹽水充盈膀胱,灌注量達到測定膀胱容量的2倍,保持2h后模型形成。造模后的膀胱內壓較造模前降低50%以上,表示造模成功。膀胱容量的測定:實驗前家兔禁食水12h。基本操作同前,導尿管的另一端接1個三通管,其一端連接標有刻度的生理鹽水瓶,另一端接壓力換能器(壓力換能器連接BL-420+型生物機能信號采集系統來觀察和記錄膀胱內壓的變化)。當生理鹽水灌注至采集系統的顯示器上膀胱內壓達到并保持一定的相對平穩狀態后(此時的膀胱內壓一般在13~17cmH2O),又有了明顯的上升趨勢時的臨界點的灌注量即為家兔的正常膀胱容量。其測得的正常家兔膀胱容量為17~23mL。
1.4取穴及電針方法“委中”:膝關節屈面正中凹陷處;“三陰交”:內踝尖直上3cm;“陰陵泉”:膝關節下內側,脛骨內側髁直下方凹陷處;非經非穴:腓骨小頭后下方,因為它既不屬于任一條經,也不是任一穴位,并且位于下肢,作為對照穴,有可比性。所有穴位均為雙側取穴。各電針組在AUR模型建立后,排空尿液即刻電針相應穴位,針刺深度為5mm,針柄接韓氏電針治療儀,疏密波頻率為2Hz/15Hz,電流強度0.6mA左右,以針柄輕微抖動為宜,留針20min。
1.5指標檢測的時間、方法膀胱內壓的檢測:正常組只測量1次;模型組分別于造模前(即灌注2倍膀胱容量時即刻)、造模后(即灌注2倍膀胱容量2h后還未排尿時)以及與電針組電針前后的相同時間點測量;電針組分別于造模前、后及電針前(即灌注2倍膀胱容量2h排尿后)、后測量。將導尿管通過三通塑料管與壓力換能器相連,再與BL-420+型生物機能信號采集系統相連,測量膀胱內壓。膀胱組織ATP檢測:各組膀胱內壓檢測完成后,用耳緣靜脈注射空氣處死家兔,下腹部正中開腹取出膀胱組織,放于冰塊上,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放置電子天平上稱重。再放入玻璃勻漿管中,用移液槍按15%~25%的比例加入生理鹽水,進行勻漿,然后離心(4℃,15min,3500r/min)。收集離心好的上清液放置于-20℃冰箱中保存備用。最后用酶聯免疫分析法檢測,具體操作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6統計學處理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各組數據均用均數±標準差(x珚±s)表示。各組內比較采用兩組配對t檢驗,各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繼以LSD/SNK兩兩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電針對家兔膀胱內壓的影響如圖1所示,與造模前比較,造模后各組的膀胱內壓顯著降低(P<0.01),且造模后的膀胱內壓較造模前均降50%以上,提示造模成功。與正常組比較,電針前其它5組的膀胱內壓明顯降低(P<0.05);與電針前比較,電針后各電針組的膀胱內壓明顯升高(P<0.05);與同時段模型組比較,電針后各電針組的膀胱內壓較高(P<0.05)。如圖2所示,與模型組比較,電針后各電針組的膀胱內壓升高率明顯偏高(P<0.05);與非經非穴組比較,電針后其它電針組的膀胱內壓升高率明顯較高(P<0.05);委中、三陰交及陰陵泉組之間膀胱內壓升高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電針對家兔膀胱組織ATP的影響如圖3所示,模型組與正常組比較膀胱ATP含量明顯降低(P<0.05);與模型組比較,電針后委中、三陰交和陰陵泉組的膀胱ATP含量明顯<0.05);與非經非穴組比較,電針后委中、三陰交及陰陵泉組的膀胱ATP含量明顯升高(P<0.05);且委中組與三陰交和陰陵泉組比較膀胱ATP含量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陰交組和陰陵泉組之間的ATP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三陰交穴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針刺該穴不僅能調暢脾經的經氣運行,健脾除濕、運化水濕,而且還能調理肝經和腎經的經氣運行,使肝氣疏泄功能正常發揮,促進水液代謝,使腎主水臟、主津液的功能恢復正常,從而達到三脈并調,恢復膀胱氣化功能[9]。陰陵泉穴為足太陰脾經的合(水)穴,針刺該穴有健脾滲濕、通經活絡、通利小便的功用。委中是膀胱的下合穴,按照“合治內府”理論和古代醫籍的圖3各組家兔膀胱組織ATP含量的比較(x珚±s,8只兔/組)Fig3Comparisonofadenosinetriphosphate(ATP)contentsintheurinarybladdertissueamongrabbitsofthenormal,model,EA-BL40,EA-SP6,EA-SP9andEA-NAgroups(x珚±s,8rabbits/group)*P<0.05,與正常組比較(vsthenormalgroup);△P<0.05,與模型組比較(vsthemodelgroup);#P<0.05,與非經非穴組比較(vstheEA-NAgroup);▲P<0.05,與委中組比較(vstheEA-BL40group).大量記載,委中是治療膀胱疾病的首選穴位。膀胱內壓可以反映膀胱張力、節律性收縮等,與膀胱功能狀況有密切關系。尿潴留后,膀胱壁肌肉由于長時間被牽拉,膀胱張力減弱,故膀胱內壓降低。葉笑然等[10]的研究說明膀胱內壓波動的頻譜分析是反映針刺調控膀胱機能的有價值的客觀量化指標。ATP是嘌呤能神經的遞質,通過與其受體結合參與多種功能調節。李為兵[11]在研究ATP及其受體P2X參與膀胱感覺中描述前人的研究:膀胱充盈過程中其上皮細胞可釋放ATP,作用于上皮下感覺神經纖維上的P2X受體(主要是P2X2、P2X3),參與膀胱的容量感覺、痛覺和排尿反射形成。膀胱組織ATP含量可較早反映膀胱組織損害情況,由于正常膀胱組織主要由逼尿肌層構成,因此它的變化能較好反映膀胱逼尿肌損害情況,且膀胱組織ATP含量在膀胱充盈2h排空后1h內顯著下降[4]。排尿是一項復雜的生理活動,受多級神經的控制。從現代醫學角度看,針刺可從中樞和外周神經兩個方面調節膀胱的機能,即針刺影響腦橋排尿中樞的興奮水平,進而調節膀胱功能[12];針刺影響脊髓排尿中樞,并通過盆神經和陰部神經引起逼尿肌的收縮和尿道外括約肌開放[13]。膀胱逼尿肌、內外括約肌受植物神經、陰部神經的共同支配,排尿和貯尿任何一方發生障礙均可出現排尿異常[14]。針灸對神經具有雙重調節作用,它既可興奮神經,也可抑制神經,從而使緊張性膀胱肌得到緩解,膀胱壓力下降,使松弛性膀胱肌得以興奮,促使膀胱肌收縮,從而有效地降低尿潴留的發生[15]。臨床實踐證實電針治療尿潴留可有效地改善膀胱逼尿肌功能,緩解尿道外括約肌痙攣[16],從而使患者逐步達到自主排尿的功能狀態。本實驗結果提示,電針“委中”“三陰交”及“陰陵泉”穴能提高AUR后膀胱的內壓,使其向正常的方向發展,說明電針此三穴都能治療尿潴留等相關疾病;電針“委中”“三陰交”及“陰陵泉”穴都能提高AUR后膀胱組織ATP的含量,而電針非經非穴對膀胱組織ATP含量無明顯的改善作用。在升高膀胱組織ATP含量方面,“委中”效果最好,提示“委中”穴是治療尿潴留等膀胱疾病的最佳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