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彩超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診斷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彩超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的臨床價值。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60例需手術治療疑似甲狀腺癌早期淋巴結轉移患者作為此次的觀察對象,按照患者家屬接受診斷方式的不同,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診斷方式(螺旋CT增強雙期掃描),而觀察組采用彩色多譜勒超聲進行診斷。兩組患者分別入院治療1周后,將兩組的檢查結果與病理結果進行對比,從中得出檢查準確率。并且分析所有患者淋巴結的形態分布、內部回聲、邊界情況和內部供血情況。結果兩組患者均接受檢查后,對照組檢查準確率低于觀察組,組間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對疑似甲狀腺癌早期淋巴結轉移患者術前進行彩超檢查,其診斷率相對較高,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關鍵詞:彩超;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臨床價值
甲狀腺癌作為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腫瘤疾病,該病癥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發病率,而且患者對放療并不敏感,對其的治療方式主要以手術為主,所以在早期確診時選擇科學合理的手術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恢復的關鍵[1]。隨著國內超聲技術的不斷進步,彩色多譜勒超聲已逐步取代傳統檢查的地位,彩色多譜勒超聲具有操作簡便、對患者無創、且可重復操作的三大優勢,尤其是腫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有無鈣化都能準確的檢測出來[2]。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完善對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的治療方案,本院主張將彩色多譜勒超聲應用于疑似甲狀腺癌淋巴轉移患者診斷中,為探尋這一方案是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特開展以下研究討論。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將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本院治療的60例疑似甲狀腺癌早期淋巴結轉移患者按照治療藥物的不同進行隨機分組。將使用螺旋CT增強雙期掃描檢查的30例患者視為對照組,將其余30例患者使用彩色多譜勒超聲檢查,納入觀察組。對照組中男10例,女20例;年齡35~60歲,平均年齡(46.13±2.12)歲;病程2~13個月,平均病程(6.51±1.23)個月。觀察組中男11例,女19例;年齡36~61歲,平均年齡(46.25±2.56)歲;病程3~12個月,平均病程(6.70±1.34)個月。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病程、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借助常規螺旋CT增強雙期掃描進行檢查,操作方法如下:首先,使用螺旋CT掃描儀(西門子公司,生產型號:DA128CT)進行常規的平掃以及增強雙期掃描。其次,將掃描儀的平掃層厚和層距都調至為11mm,螺距調至為1.0。待確定病灶位置后進行薄層掃描,再將層厚和層距都調至為6mm,螺距調至為1.0。之后給予患者80ml的碘海醇進行靜脈注射并作為對比劑,注射速度保持在每秒2.5ml。最后在注射過程中對患者的動脈期與門脈期進行雙期增強掃描。觀察組借助彩色多譜勒超聲進行檢查,使用儀器為彩色多譜勒超聲檢查儀(西門子公司,生產型號:LOGIQP6),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將探頭頻率調至5.0MHz,取患者仰臥位以及指導其頭部后仰,使得其體內的甲狀腺及頸部腫大淋巴結可以充分暴露,隨后直接進行掃描工作,并在此期間記錄患者的實際情況[3]。觀察患者淋巴結內部血流信號分布以及使用脈沖多普勒測量患者腫瘤內部動脈的收縮峰流速和阻力指數。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分別采用螺旋CT增強雙期掃描和彩色多譜勒超聲檢查儀對其的疑似甲狀腺癌早期淋巴結轉移位置進行檢查,并與術后病理診斷結果進行比較,從中得出兩組檢查準確率。同時對所有患者的淋巴結形態分布、內部回聲、邊界情況和內部供血情況予以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相關數據處理均借助軟件包SPSS20.0,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c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全部患者淋巴結分布與形態分
在全部患者中,有80%患者腫瘤表現為圓形,最長直徑/最短直徑在2cm以上,檢查時,發現大部分患者腫瘤表現為轉移、分散狀況,另有一部分患者體內存在淋巴結(4個)融合情況,腫瘤實際個數需細致觀察方可明確[4]。
2.2全部患者淋巴結邊界與內部回聲狀況分析
在全部患者中,有超過50%患者淋巴結存在顯著邊界,還有一些腫瘤回聲由于彩超定位不夠明顯,因而無法有效明確,少部分患者具有相對較低的內部回聲,提示患者體內腫瘤已出現轉移狀況,故需實施更為細致的檢查,以對腫瘤實際轉移程度加以明確[5]。
2.3全部患者淋巴內部血供狀況分析
在人體中,甲狀腺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人體淋巴結發生腫瘤問題時,會對患者體內供血情況造成嚴重干擾。臨床通過彩超檢查,能夠將患者腫瘤內血流信號以計算機表現出來,以對腫瘤實際病變狀況予以有效明確,在檢查時,除2例患者存在較弱血流信號,無法得到準確判斷外,剩余患者均表現有豐富的血供狀況[6]。
2.4兩組患者檢查準確率對比
觀察組彩超診斷疑似甲狀腺癌早期淋巴結轉移患者30例,出現7例未轉移,其中有1例誤診,與病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彩超準確率為96.66%;對照組雙期掃描診斷疑似甲狀腺癌早期淋巴結轉移患者30例,出現5例未轉移,其中有8例誤診,與病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雙期掃描準確率為73.33%。從上述數據里可知,觀察組檢查準確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甲狀腺癌有兩種發生形式:分化型甲狀腺癌和未分化型甲狀腺癌。其中分化型甲狀腺癌則位于患者頸部的位置,很容易引起淋巴結轉移的情況,并且該狀況一般發生在疾病的早期時段[7]。在病情緩慢發展的過程中,患者頸部的腫塊便會隨著增大,還會出現癌性病灶侵入所造成的一系列并發癥。因此,在臨床上對疑似甲狀腺癌早期淋巴結轉移患者進行頸淋巴結轉移的清掃手術工作就顯得十分必要。目前對于此類患者的診斷主要是通過螺旋CT增強雙期掃描儀進行檢查,但其誤診率相對較高。因此,很多患者便錯過了最佳手術治療時間。術前的彩超診斷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常規診斷方式的不足,而且具有較高的查出率。彩色多譜勒超聲檢查儀是一種新研發的甲狀腺癌檢查儀器,其具有操作簡便,對患者的創口傷害小,還可反復操作,并且多層次的清晰顯示這四大優勢,上述優勢均有利于臨床的診斷工作[8]。不僅如此,彩色多譜勒超聲檢查儀能彌補常規檢查設備的不足之處,將患者的甲狀腺淋巴結周圍的病情以及結構關系盡最大程度的展示出來,準確的診斷出甲狀腺癌的具體患處部位,其檢查的準確度在無相關操作人員漏查的情況下可達96.66%,進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疑似甲狀腺癌早期淋巴結轉移的診斷效果,促進手術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9]。另外,彩色多譜勒超聲檢查儀還能用于健康體檢和胃鏡檢查的篩選。綜上所述,在對疑似甲狀腺癌早期淋巴結轉移患者的治療診斷過程中,對患者采取彩超診斷進行檢查大大提高了檢查的準確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10]。
參考文獻
[1]時曉鑫,吳曉寧.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腫瘤標志物在胃腸道腫瘤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7,31(9):847-848.
[2]楊黎娜.術前彩超在診斷甲狀腺癌早期頸淋巴轉移中的作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3):35-36.
[3]趙博,王金銳,胡靜,等.術前超聲在分化型甲狀腺癌淋巴結手術選擇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7,30(11):964-967.
[4]牛麗娟.彩超診斷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臨床價值[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7,14(14):1100-1101.
[5]陳輝.彩超在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中的應用[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6,13(4):211-214.
[6]王建華.術前彩超在診斷甲狀腺癌早期頸淋巴轉移中的作用[J].藥物與人,2017,23(9):90.
[7]齊娜,佟凌霞,張箭.胃腸間質瘤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與病理對照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10(10):1674-1676.
[8]王三忠.術前彩超在診斷甲狀腺癌早期頸淋巴轉移中的作用[J].當代醫學,2016,22(11):268-269.
[9]張晟.術前超聲分區診斷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的臨床價值[J].中國腫瘤臨床,2017,37(16):917-920.
[10]張琪.彩色超聲在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7,29(2):125.
作者:馮美霞 單位:江西省景德鎮市中醫醫院彩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