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術前心理護理在兒童手術室護理的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術前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應用于兒童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臨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術患兒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抽簽方式將60例患兒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給予常規手術護理,觀察組(30例)在常規手術護理基礎上給予術前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護理,觀察兩組患兒不同時間段改良耶魯圍術期焦慮量表(YPAS)評分及家屬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兒術前20min、進入手術室時、麻醉誘導時、術后24h患兒YPAS評分均比對照組患兒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家屬滿意度為93.33%,明顯比對照組患兒家屬滿意度76.67%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強手術兒童術前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可改善患兒心理負面情緒,提升家屬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術前心理護理;人文關懷;手術室護理;負面情緒
兒童因年齡較小,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還未發育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處于陌生環境時容易產生恐懼、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導致機體出現強烈應激反應,手術依從性較差,給手術效果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加強兒童手術患者護理干預尤為重要[1]。本研究特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手術患兒為研究對象,對術前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術患兒,所有患兒智力正常,均接受小兒外科手術?;純阂庾R清晰,具備獨立溝通能力,家屬對研究內容均知情同意;排除精神疾病、先天性發育不良、既往手術史患兒;采取隨機抽簽方式將60例患兒分為兩組,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10歲,平均(7.5±1.5)歲;觀察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4~12歲,平均(8.0±1.0)歲。兩組患兒基線資料構成(性別、年齡、手術類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護理,術前對患兒基本信息、藥物過敏情況、血型、手術部位進行核對,給予患兒及家屬健康教育,提醒患兒家屬手術注意事項,做好胃腸道準備,并給予患兒基本生理、心理護理。觀察組在常規手術護理基礎上給予術前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護理,內容如下(1)健康宣教。通過視頻、圖片向患兒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內容包括手術流程、效果、風險及優勢,提高患兒及家屬健康認知度,緩解心理負面情緒,獲得患兒及家屬配合,拉近護患關系。(2)心理干預。對患兒心理狀態進行評估,鼓勵患兒在術前和手術醫生、麻醉醫生接觸,通過玩具轉移患兒注意力,采取幽默、輕松、易懂的方式和患兒溝通,向患兒描述術后恢復效果,吸引患兒注意;如患兒情緒波動較大,可播放患兒感興趣的動畫,改善患兒緊張、焦慮情緒,消除患兒手術恐懼感。(3)環境布置。在手術室墻上粘貼患兒喜歡動畫人物,提高手術室童趣感和活潑感;將手術室溫度調整到22~24℃,濕度調整到40%~60%,保持手術室干凈、整潔,提高患兒術中舒適感;如患兒出現哭鬧行為,可通過語言、眼神給予患兒鼓勵和安撫,必要時可同意家屬在手術室陪伴至患兒麻醉,從而提升患兒依從性。1.3觀察指標及評判標準[2-3](1)采取改良耶魯圍術期焦慮量表(YPAS)對術前20min、進入手術室時、麻醉誘導時、術后24h患兒焦慮程度進行評分,內容包括發音、情緒表達、一般活動、父母依賴、喚醒狀態,滿分100分,患兒焦慮情緒越嚴重,得分越高。(2)院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對患兒家屬進行滿意度調查,總分為100分,得分超過80分為非常滿意,得分61~79分為基本滿意,得分低于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結果數據經SPSS25.0軟件分析處理,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卡方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提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不同時間段YPAS評分對比觀察組患兒術前20min、進入手術室時、麻醉誘導時、術后24h患兒YPAS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對比觀察組患兒家屬滿意度(93.33%)明顯比對照組患兒家屬滿意度(76.67%)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兒童因身心未發育成熟,對陌生環境敏感度較高,加之,手術對患兒軀體會造成不同程度傷害,手術過程中患兒出現強烈應激反應,直接影響麻醉及手術操作順利開展[4]。研究表明[5],患兒負面情緒與圍術期心理狀態密切相關,患兒對疾病恢復渴求度越高,對手術恐懼度則越高,加之,患兒情緒、認知容易受家屬情緒和認知影響,家屬行為傾向將直接影響患兒行為傾向,因此,加強患兒及家屬圍術期護理干預尤為重要。本研究在術前心理護理中通過鼓勵、啟發說等行為矯正、暗示心理學手段改善患兒及家屬負面情緒,詳細向患兒及家屬講解手術、麻醉流程、手術效果及必要性,提前讓患兒熟悉醫生及手術室環境,更直觀的認知監護儀、手術床、無影燈等手術設備,消除陌生感。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認為患兒如存在不安、緊張、焦慮情緒會導致患兒心率、呼吸加快,增加患兒耗氧量,在哭鬧過程中患兒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在護理過程中加強手術室人文布置,保持手術時色彩鮮明,貼近日常生活,使用玩具、游戲吸引患兒注意力,當患兒對游戲、玩具產生吸引力,全身心投入時,可拉近醫護人員和患兒之間關系,有效緩解患兒負面情緒,降低對醫療設備、周圍環境排斥感[6]。研究發現,觀察組患兒術前20min、進入手術室時、麻醉誘導時、術后24h患兒YPAS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兒家屬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術前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能顯著改善手術兒童的心理狀態,拉近護患關系,幫助患兒家屬樹立治療信心。可見,加強手術兒童術前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的必要性。綜上所述,加強手術兒童術前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可改善患兒心理負面情緒,提升家屬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德英,劉修艷.術前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在兒童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外醫療,2019,38(24):167-169.
[2]王麗.術前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在兒童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具體措施及臨床效果[J].四川醫學,2018,39(12):1425-1428.
[3]張微竹,楊茂瓊,付莉,等.人文關懷護理在腹腔鏡下兒童隱睪術后患兒的應用效果及其生活質量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8):6-7.
[4]牛德香.中醫人文關懷在腹腔鏡下小兒疝氣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內蒙古中醫藥,2018,37(02):128.
[5]譚璇,江霞,劉義蘭,等.人文關懷現代護理模式在兒童斜視矯正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32):4068-4070.
[6]周偉芬,施琳.人文關懷現代護理模式在學齡期兒童急性闌尾炎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09):1121-1124.
作者:鐘匯 陳銀英 單位:中山市博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