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留置導尿于醫院泌尿系感染因素及預防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 探討留置導尿于醫院泌尿系感染發生的相關因素及總結預防措施。方法 選取44例留置尿管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導尿術,觀察組實行導尿術后進行護理操作。觀察組統計當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3天患者的感染情況來進行比較;根據患者不同年齡段感染細菌的例數比較;統計細菌的種類。結果 尿液中培養檢查出尿路感染的細菌種類不同;留置導尿的時間越長,感染率越高,觀察組的感染率(31.0%)顯著低于對照組(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年紀越大,感染例數越多。結論 正確使用抗菌藥物和采取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應更注重無菌操作、局部清潔以降低感染率。
關鍵詞:留置導尿;泌尿感染;預防措施
泌尿系統感染主要是細菌通過尿路途徑導致的炎性反應,留置導尿是醫源性導致炎癥發生的常見因素。感染主要癥狀是:尿液混濁、尿失禁,嚴重者導致上尿路系統感染。為降低留置導尿患者的泌尿系統感染,選取本院 2014 年10~2015 年 4 月泌尿科 40 例留置尿管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泌尿系感染發生的相關因素,以及采取的相關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 2014 年 10 月~2015 年 4 月本院泌尿科44例留置尿管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男28例,女16例,年齡29~85 歲。其中:>60 歲 15 例,40~60 歲 20 例,<40 歲者 9例。住院時間40~150 d,留置尿管時間均>10 d,主要疾病為糖尿病、前列腺增生伴尿潴留。將病例隨機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2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的導尿術。步驟;使用雙腔氣囊乳膠導尿管,行導尿術前,護理工作者修剪指甲,洗手,戴手套。清洗患者外陰部,進行無菌操作將導尿管按步驟插入尿道,固定導尿管,并連接集尿袋,低于恥骨聯合以下防止尿袋被擠壓導致尿液反流。
1.2.2 觀察組
采用常規的導尿術外進行護理操作。選擇粗細適中的導尿管,對于年紀較大者宜使用型號較大的。行導尿術集尿袋位于膀胱水平以下,將患者安置為舒適的臥位。使用一次性密閉的集尿系統,每天更換集尿袋,用0.5%的碘伏清潔尿道外1~2次,每天觀察記錄尿液的量和顏色,囑咐患者多喝水。每周更換尿管并進行尿常規檢查1次。
1.3 觀察指標
分別在插管的當天、第 3 天、第 7 天、第 10天、第13天抽取2組患者尿液進行送檢培養(無菌操作);將2組患者不同年齡段感染患者的例數進行比較;統計細菌的種類。
1.4 評定指標
細菌計數≥105菌落/m L 為有菌,并且是在重復2次尿培養所得出相同的細菌。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尿液送檢培養后經檢測發現9種不同的細菌:大腸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金黃色葡窯球菌、克雷伯桿菌、糞腸球菌、銅綠假單胞菌;患者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感染。
3 討論
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感染是醫源性感染,由于護理人員的操作不當或使用物品被污染都會引起感染。一般情況下尿道是無菌環境,外界的刺激和污染都易引起炎癥的發生,行導尿術時必須嚴格的無菌操作。研究采用 44 例留置導尿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通過2組患者實驗結果的數據觀察和分析:患者的年齡、留置的時間、護理操作方式都與感染的發生有關,以下是根據本次實驗所做的總結:泌尿系統感染的細菌種類較多;每組患者隨著時間的增加,年齡越大者,感染的例數越多,且觀察組的感染例數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患者尿液抽取培養的時間看出,留置導尿的時間越長,感染率越高,觀察組的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取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為了減少感染,進行導尿時須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下是根據本次實驗所總結的預防留置導尿造成泌尿系統感染的護理措施:(1)護理人員須熟記行導尿術的指針,行使導尿術時護理人員需修剪指甲并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3];(2)每次觀察尿液的量和顏色,尿管與集尿袋的連接處必須密封,防止污染物進入,按時更換集尿袋,引流管和集尿袋不得高于恥骨聯合避免尿液反留,每天用 0.5%的碘伏清潔尿道外 1 到 2 次[4];(3)每天的飲水量應在 1 500 到 2 000 m L,鼓勵患者多喝水;(4)由于留置導尿管的時間越長,感染率越大,所以盡量縮短留置導尿時間;(5)尿路感染細菌種類不同,不同時間段細菌的種類也有所不同,所以應該合理的使用抗菌藥物;(6)護理人員必須準確掌握導尿的步驟和注意事項,為了避免醫源性損傷操做應溫柔忌暴力,應選擇大小合適的導尿管。
綜上所述,采取預防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感染的機率促進患者康復,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池芬,夏海鷗,賈秀芬,等.短期留置導尿病人消毒液與非消毒 液 護 理 效 果 的 系 統 評 價 [J]. 護 理 研 究 ,2014,13(14):1774-1777.
[2] 沈辛酉,陳文婷,孫曉,等.留置導尿管伴隨性感染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分析[J].護理學報,2015,6(5):9-12.
[3] 侯憲紅.女性留置導尿患者不同導尿管外固定方式對導尿管相 關 性 菌 尿 癥 的 影 響 [J]. 護 士 進 修 雜 志 ,2014,22(21):1933-1935.
[4] 陸惠妮,趙維冬.綜合護理干預對留置導尿管患者預防尿路感染的療效研究[J].吉林醫學,2015,16(7):1458-1459
作者:張金志 單位:河南省通許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