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患糾紛的原因及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及患者維權意識的提高,醫患糾紛頻繁發生,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通過對醫療糾紛的現狀、原因和對策做了分析與探討,以期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促進醫療衛生事業良好發展。
關鍵詞:
醫患糾紛;原因;對策
0引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步推進、人們的法律意識逐步提高,自我防護意識也不斷增強,我國醫患糾紛數量急劇上升,醫患糾紛日漸加劇,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患糾紛不但損害醫患雙方的合法利益,而且對社會和諧造成不良的影響。醫療糾紛已經成為一個日漸升級的社會現實問題魚待解決。
1醫患糾紛現狀
1.1涉及人員多,持續時間長。對于患方,他們大多數認為在人數多、規模大的情況之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院方帶來壓力使問題更容易解決[1]
1.2表現形式多樣。醫療糾紛出現后,患者家屬通常采取不鑒定、不尸檢,通過在醫院或公共場所停尸、糾纏醫護人員、圍堵醫院大門、拉橫幅等方法,以此給院方施加壓力來滿足自身利益要求的目的。
1.3社會影響惡劣。醫療糾紛破壞了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和人民群眾良好的就醫環境,醫護人員人人自危、工作中規避正常的醫療風險的行為,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2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
醫療糾紛是客觀存在的,并且是難以完全避免的。要切實有效地防范醫療糾紛,首先應深刻分析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
2.1社會因素。
(1)國家對醫療衛生行業的投入不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撥款不足,公共醫療衛生機構公益性質日漸淡化,醫療機構的支出和運行費用主要靠醫療服務收費解決。
(2)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多年來,因政府忽視了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的建設,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保障力度低,特別是一些重大疾病的醫療費用,自付比例過高,造成患者醫療花費與期望療效。
(3)媒體的負面炒作。在醫療糾紛的高額賠償的案例處理過程中,由于醫學的專業性很強,有些報道難免有失偏頗,加深了社會公眾對醫療行業的不理解及不信任對醫患關系緊張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2醫療機構因素。近年來,隨著醫改工作的不斷深入,衛生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與此同時,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日益增加,也成為不爭的社會現實。
(1)醫護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醫患糾紛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低,誤診、漏診、治療效果不理想,并且無視患者由于疾病而帶來的心理和身體的痛苦。從而致使醫患之間出現矛盾,最終導致醫患糾紛的發生。
(2)醫院管理存在薄弱環節。醫院管理制度的時代局限性,現代醫院因日常經費支出及自身建設的需要,在救死扶傷的同時很大程度地考慮著醫療活動的經濟效益問題。行風建設方面存在著違紀違規現象。
(3)醫療機構不合理收費。合理收取醫療服務費用,是關系到醫院生存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重大問題。醫療機構收費不合理是目前引發醫患糾紛的重要原因之一,大致包括由于醫師缺乏責任心和愛心為了提高成績給患者增加檢查項目、增加藥量以及高昂的檢查費用和診療費用[2],從而引發醫患糾紛。
(4)醫護人員法制觀念淡薄。部分醫務人員由于法制觀念淡薄,缺少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工作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病歷書寫和相關醫療文書的記錄不重視,不尊重病人的人格及應該享有的選擇權、知情權、參與權等權力,造成醫療糾紛日益增多的現象。
2.3患者及其親屬原因。
2.3.1患者對健康的期望值過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健康狀況,對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和治療效果都抱有很高的期望。對醫療效果的期望值過高,對病情的發展過于樂觀,如果治療效果與患者所期望的結果有所背離時就難以接受,從而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
2.3.2患者對醫院過高的期望值與經濟承受能力之間的矛盾。患者來就醫時對醫院懷有很高的期望,一旦治病效果不理想,就誤以為醫院沒有盡心盡職,就要求醫院承擔責任。有的個別患者及家屬素質太差,惡意敲詐醫院,以獲取不正當利益。
3醫患糾紛防范對策
醫療糾紛的不斷增加及醫療風險的日益增高,防御性醫療行為已經普遍存在于醫療行為中,并成為束縛醫務人員診療思想和技術創新與發展的原因之一。因此,有效防范醫療糾紛刻不容緩。
3.1保證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增加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政府應該適當的增加公共衛生財政支出,減輕公民個人醫療費用負擔,讓廣大患者看得起病,同時也要兼顧醫院的發展和醫護人員的利益。
3.2加強醫院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醫院管理中的首要問題就是要加強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教育增強工作責任心,重視患者的權利,轉變醫療作風。醫院管理還需要增加醫療機構之間互相學習交流的機會,增強醫院相關部門處理類似事件的能力,并且在重要場合安裝必要的錄像、錄音設備[3]
3.3建立規范化、人文化的醫患溝通機制。建立醫患溝通的相關制度,讓醫患溝通有恰當的溝通,使醫患雙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良好的醫患溝通可以緩解醫患之間的緊張狀態,促進醫患關系和諧化[4]
3.4強化法律意識,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醫護人員日常工作中要有自我保護意識,病歷是醫護人員診療過程中的原始記錄,是進行醫療事故鑒定的重要依據。因此,規范病歷書寫是防范醫療糾紛的重要措施。
3.5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險保障機制。改善目前落后的保險體系:建立政府、醫療機構、患者三方投保的醫療責任賠償保險制度。
3.6重視輿論宣傳引導作用。正確的輿論宣傳引導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手段,醫療機構要主動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系,加強正面宣傳,正確引導輿論,客觀公正的評價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用實事求是的態度讓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當前醫學發展和各項診療技術的局限性、風險性及其疾病轉化的不可預見性。在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醫療糾紛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之一,應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并下大力予以解決,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維護社會穩定作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石喜華.健康體檢中心醫患糾紛的原因及處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8):1400.
[2]陳平.醫患糾紛的常見原因及處理方法U].咸寧學院學報(醫學版)20以,18(5)371.
[3]王萍,李文品,劉月輝.醫院門診科室醫患糾紛的原因與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6)石-263邱.
[4]羅琳.建立和諧醫患關系的認識和體會[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1、2:117.
作者:金玉英 張淑芹 單位:山東省即墨市藍村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