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骨質疏松癥研究的中醫醫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方法
1.1健康管理干預方法
1.1.1對照組:給予針對性健康管理教育[5]。①健康教育:包括OP概念、臨床表現、正確的生活方式以及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問題咨詢、教育資料發放等,每季度1次。②生活方式干預:干預及觀察時間為12個月,包括生活方式干預計劃和健康促進方案。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根據中國營養協會推薦的膳食營養寶塔圖的健康平衡飲食,包括蔬菜、水果,每天250ml牛奶或豆漿,避免高脂飲食和碳酸飲料,戒煙限酒;每天補充碳酸鈣維生素D31片;平均每天接受日曬30min~2h;每天有氧運動30min~1h,平均每周3~5次。每月隨訪1次,隨訪內容包括平衡飲食、運動、補鈣、日曬等生活方式干預的落實情況,確保落實。
1.1.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運用中醫理論對觀察對象的體質做出評估并進行辨證施防,具體如下:①氣虛質OP體質特征:腰彎背駝,少氣懶言,面色萎黃或發白,納少腹脹,飯后尤甚,大便溏薄,肢體倦怠,或浮腫,或消瘦,舌淡苔白,脈緩弱無力,或腰背酸痛,雙膝行走無力,甚則輕微運動就引起胸背劇痛。辨證施防:參苓白術散加減。本研究中符合此體質特征的有23例。②精虧質OP體質特征:腰膝酸軟,眩暈而見精神萎靡,少寐多夢,健忘,遺精耳鳴。偏于陰虛者五心煩熱,舌質紅,脈細數,陽虛者,舌淡,脈沉細無力。辨證施防:大補元煎加減。本研究中符合此體質特征的有26例。③陰虛質OP體質特征:腰背疼痛,腰膝酸軟,耳鳴,五心煩熱,失眠多夢,男子陽強易舉,遺精,婦女經少舉經閉,或崩漏,舌紅,苔少,脈細數。辨證施防:左歸丸加減。本研究中符合此體質特征的有30例。④陽虛質OP體質特征(腎陽虛證):腰膝酸軟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為甚,頭暈目眩,精神萎靡,面色發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脈沉弱,或陽痿,婦女宮寒不孕;或大便久瀉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瀉;或浮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則腹部脹滿,全身腫脹,心悸咳喘等。辨證施防:右歸丸加減。本研究中符合此體質特征的有21例。
1.2BMD測量及OP判斷標準:采用雙能X線吸收法骨密度儀分別對觀察組和對照組于干預前和干預12個月時測量脊柱前后位L1~4的BMD及T值。T值是受檢者與同性別年輕健康成人比較所得,是評價OP的金標準[6]。根據WHO骨質疏松工作小組制定的標準,T≥-1為骨量正常,T值-1~-2.5為低骨量,T≤-2.5為骨質疏松。
1.3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α=0.05為檢驗水準。
2結果
2.1兩組BMD及T值變化兩組干預后BMD和T值均較干預前升高(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觀察組不同年齡段健康管理前后BMD和T值變化觀察組干預后不同年齡組BMD、T值較干預前均升高(P<0.05,P<0.01),見表2。
2.3OP發生率兩組干預12個月后均未發生OP。
3討論
OP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及多發病。OP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鈣及維生素D攝入不足和運動過少。OP帶來的后果遠遠不止患者生理及功能的障礙,而是滲透到國家乃至國際醫藥衛生及經濟發展層面的重大問題。健康管理是基于個人健康檔案基礎上的個性化健康事務性管理服務,是建立在現代生物醫學和信息數字化管理技術模式上的,從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的角度,實現對每個人進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務。其服務特點是通過個性化健康信息的采集、評估,建立健康檔案,進行健康干預和健康跟蹤,達到未病先防,初病早治,慢病控制,把現代醫學的最新成果與醫療保健、營養、心理、運動等學科理論有機結合,開展全程優質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務。Winzenberg等針對470例健康女性為期2年的隨機研究發現,骨量報告反饋和骨質疏松專項書面教育對BMD提高和健康行為塑造有顯著作用。Lock等發現,生活方式干預能防治OP,增強活性維生素D功能,有效降低骨轉換。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干預后BMD和T值均較干預前明顯改善。
Conn等分析發現,規律的健康教育、健身運動和日常健康行為塑造,有目的的自我監測等健康干預措施,對各種慢性病人群的生活質量提高,并發癥的預防和醫療費用的減少有重要意義。陳玉平和劉雪琴認為的危險因素包括:老年、女性、白種人或亞洲人、正常或過早絕經、吸煙、過量飲酒、飲用咖啡和濃茶、久坐、較少或不鍛煉、鈣攝入不足、接受日照少、不合理用藥和某些疾病等,其認為健康教育內容應該包括補鈣、運動、合理用藥、定期體檢及監測BMD,并列舉舉辦學習班、通過媒體傳播防治OP的知識、開辦OP咨詢門診等。李紅桂和胡陳蔚運用合理飲食、鍛煉身體、建立良好生活習慣、注意適當接受日曬、適當補鈣等綜合健康教育干預,發現干預組50歲、60歲年齡組OP患病率低于對照組相同年齡組,干預組50歲以上各年齡組嚴重OP患病率低于對照組相同年齡組。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不同年齡段干預后BMD值及T值與干預前比較均明顯增加,提示觀察組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教育是預防原發性OP的有效手段,同文獻報道相符。
對于OP中醫辨證分型,目前臨床缺乏統一標準,但權威學術著作和很多中醫醫家認為骨質疏松與腎、脾、肝關系最密切,以腎虛證為主。《中藥新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將OP分為肝腎不足證、脾胃氣虛證兩證。《骨傷科學》將本病分為脾氣虛型和腎陰虛型。謝雁鳴等歸納OP的癥候為腎陽虛證、腎精不足證、腎氣虛證、腎陰陽兩虛證、脾腎陽虛證、腎陰虛證和肝腎陰虛證,主要證候因素為陰虛、陽虛、氣虛、氣滯濕濁和血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BMD值及T值較對照組升高,表明針對骨質疏松的健康管理加個性化的“辨證施防”能延緩骨質疏松進展,延緩其發生或惡化,以及避免其出現嚴重并發癥。
本研究以中醫學“未病先防”觀念為指導,并使用中醫學辨證論治的思維,對研究對象的體質做出評估,從而對OP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辨證施防”措施,發揚了中醫藥學預防疾病的可操作優勢,結論認為能有效延緩OP的進展,減少嚴重并發癥的發生,這對于OP的預防具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但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高危人群樣本量偏少,且觀察時間僅12個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要進行多中心,大樣本量的研究來完善。
作者:謝棟陳大軍馬國亮蒙喜永劉珍春葉漢深單位:解放軍421醫院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