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熱電廠冷卻塔施工項目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冷卻塔筒壁施工,我們采用的是懸掛式三角腳手架施工方法。
以某熱電廠為例,該工程冷卻塔淋水面積1250m2,其底部直徑為39.95m,喉部直徑約21.92m,頂部直徑約為22.5m,塔高約54m。雙曲線冷卻塔的施工過程,通常分為環梁以下、筒身、塔芯三大部分。現在主要對筒身施工進行方案編制。
1.模板及腳手架工程
冷卻塔筒壁施工,我們采用的是懸掛式三角腳手架施工方法。它具有施工質量好,比較安全可靠,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特別是該施工方法能較易地保證筒體的幾何尺寸,易防止裂縫和局部缺陷的產生。
懸掛式三角腳手架是將施工腳手架和模板用對銷螺絲懸掛在已成型的混凝土筒壁上,以此作為操作平臺,進行其上一層的模板,腳手架安裝和混凝土澆筑等項施工。
懸掛式腳手架及模板,一般設置三層。在施工過程中,三層腳手架(模板)循環交替。在拆除最下層腳手架和模板后,隨即將拆除的三角架和模板運至頂層的腳手架平臺上,進行上一節腳手架和模板的安裝。論文參考網。就此周而復始,直到完成整個筒壁的施工。
1.1第一節模板安裝
第一節模板指環梁以上用懸掛腳手架進行施工的第一層模板。這層模板的安裝,是以人字柱及環梁的施工方法為基礎的,與以后各節的安裝有所不同。因人字柱和環梁采取整體式現澆,并搭設有環形排架時,可在排架上安裝第一層模板和懸掛腳手架。
1.2正常施工時的模板拆除與安裝
(1)拆除:按勞動力的配備,可從兩點(對稱)或幾點進行。
(2)模板和腳手架的安裝:當拆除進行到該組(段)的三分之一左右時,可開始進行上層模板安裝。
內模板的安裝應嚴格按照分檔線進行,盡可能避免配制非標準模板。
內模板安裝就位后,須用模板支撐作臨時固定。測量半徑時,根據測量半徑值調整支撐的長度和角度,使內模板上沿口半徑符合要求。
外模板安裝應與內模板對齊,模板間連接銷(卡)應打緊。所有模板安裝前均應進行清理和涂刷模板隔離劑。
三角架應內外側同時安裝。論文參考網。就位后的三角架在沒有裝上頂撐及環向水平連桿前,不得作為受力支架使用。
內外模板間混凝土套管在安裝前,需仔細查對編號,核對長度,分清上下層,以免錯放。
模板及懸掛腳手架安裝后,應立即鋪設操作平臺腳手板,安裝欄桿,掛好安全網,以保證操作平臺面的施工人員安全。
在筒壁施工過程中,每隔8~10節應進行一次標高測量,必要時應按實際標高對半徑進行調整。
在筒壁模板拆除后,對銷螺絲孔要逐個地進行堵塞和修補。這些孔洞如果堵塞質量不好或漏堵,在冷卻塔投入運行后,將造成筒壁滲水影響質量。所以孔洞堵塞是一項很重要的工序,必須填滿塞嚴,不出現遺漏。
堵洞工作是在腳手架和模板拆除后,在吊籃內進行的。堵洞操作人員可每四人分為一組,從幾個點按懸掛腳手架拆除方向逐個進行。
提升時,應從腳手板搭接閉合處開始,順腳手板搭接方向進行。
1.3對中裝置及操作要求
冷卻塔筒壁幾何尺寸的控制,是以塔筒豎向中心軸線為基礎的。如如何利用這條垂直于塔底中心的軸線進行施工,保證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筒體能形成一個理想的旋轉殼體,使每層施工平面截圓中心與設計中心重合,是水塔施工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本塔使用線錘方法對中。
線錘對中是一種制作方便、操作方法簡單的對中方法。對中操作要求細致、精確、快速。
采用線錘對中,隨著中心吊盤懸掛位置的不同,半徑測量時控制尺寸的計算方法也不同。若中心吊盤懸掛高度與施工截面圓標高相同時,可直接測得筒壁半徑尺寸(內模板上口半徑);若中心吊盤懸掛高度低于施工截面圓標高時,則控制半徑值應換算成斜半徑。采用斜半徑測量,可以減少緊線器支架的提升次數。提升一次緊線器支架,可進行二至三層模板半徑的測量。這樣可縮短每個施工周期的時間,節約勞動力,并可減少風力對吊盤的影響,相對的提高筒壁成型幾何尺寸的精確度。
2.鋼筋工程
冷卻塔筒壁鋼筋的布置,采用傳統的雙層鋼筋網,以克服單層鋼筋不能抵抗溫度應力及殼面施工偏差造成的彎矩的缺陷。冷卻塔筒壁鋼筋綁扎,要嚴格按照施工圖進行,特別是對鋼筋的規格、數量、間距、保護層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鋼筋的垂直運輸,是利用豎井架頂部的搖頭扒桿從地面提升到吊橋面,再轉運到操作平臺,按各個區域需用量均勻堆放。
鋼筋綁扎一般從豎井架處或其對面一點(開始安裝內模板位置處)開始,分組向相反方向進行,最后閉合。為保證鋼筋環向和豎間距準確,排列均勻,鋼筋綁扎時先沿環向每隔4~6米從已澆混凝土面上的一根環向筋向上標劃出各層環向筋位置,同時從綁扎點開始按鋼筋明細表中給出的該節每節人字柱間豎向鋼筋的根數,排劃出豎向鋼筋位置,以保證豎向鋼筋排列均勻。然后先插入并綁扎內層豎向鋼筋,再綁扎內層環向鋼筋,并按每平方米至少需要墊兩塊鋼筋保護層墊塊的原則在環向筋與內模板之間墊出保護層。最后綁扎外層環向筋和豎向筋。
3.混凝土工程
冷卻塔筒壁屬高聳鋼筋混凝土薄壁結構,對混凝土除有較高的強度要求外(Ra=200~300kg/cm2),還有抗滲、抗凍等方面的要求。所以在施工前(約3個月左右)應進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和試驗;在施工中要嚴格掌握水泥、砂、石的質量和數量,控制水灰比,做到全部材料按配合比要求嚴格計量使用。
①混凝土配制
采用集中攪拌,按照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操作。要嚴格控制水灰比,砂率和骨料(石子)的級配?;炷翍S配隨用,間隔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對摻入外加劑的混凝土攪拌時間應適當增加,保證攪拌均勻。
②混凝土運輸
運輸可分為垂直運輸和水平運輸。垂直運輸用高速井架物料吊籠,水平運輸用機動翻斗車及手推車進行。
③混凝土澆灌
在全部模板和懸掛腳手架安裝完畢,腳手板和欄桿,安全網等設施安裝齊全并經過質量、安全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灌。
四、施工縫的留設與處理
3.1施工縫的留設
冷卻塔筒體的結構及受力特點,決定了在施工過程中只能留環向(水平)施工縫,不允許留豎向施工縫。采用懸掛式腳手架施工混凝土筒壁,施工縫留設位置是以模板分節為界,即每兩節模板間留一條環向施工縫,施工縫的留設選用凹形槽。
3.2施工縫處理
施工縫處理在內模板支撐后進行,處理方法如下:
(1)高壓空氣吹風:揀去鋼筋、凹槽等夾縫內顆粒的雜物,然后用高壓空氣(5~8kg/cm2)吹去混凝土表面的灰屑等。
(2)壓力水沖冼:施工縫在用高壓空氣吹風處理后,再用高壓水沖冼,使整個施工縫無污染物。此外在外模板就位時應注意保護施工縫的清潔,不得將木屑灰塊等掉在施工縫上。
(3)澆灌混凝土前10~15分鐘用水沖冼施工縫一次,對陳舊性的施工層(上層與下層施工間隙在三天以上者),首先要鋪5~10厘米厚的單盤混凝土(粗骨料減少一半,細骨料及水泥相應增加),然后再澆灌上層混凝土。
5.混凝土的養護
筒壁混凝土的養護采用澆水自然養護方法。
6.筒壁防水
冷卻塔一般采用專用的冷卻塔防潮涂料---氯磺化聚乙烯涂料,以丙酮作為稀釋劑。施工時應嚴格按產品說明書的比例,將兩組分混合均勻。再根據施工工藝的需要,摻稀釋劑。它可以噴涂、刷涂或輥涂,但必須待前一道涂料干燥后,再進行下一道涂料的施工。論文參考網。各層涂膜的厚度應在100微米左右。此類涂料表干較快,因此一次配制量不宜過多,配制的涂料最好在24小時內用完。
防潮涂料的涂刷時間與筒身施工同步進行。當最下層模板拆除完畢,全部運至上部安裝時,即可安排人工涂刷。為了保證施工安全,上下操作人員不得站在一個垂直面上。涂刷操作人員站在吊籃腳手板上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