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論文(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建筑規模的擴大,以及為適應現代社會生產生活日益復雜多樣的要求,建筑物開裂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大量工程實例表明,建筑物開裂主要由變形變化引起,包括但不限于溫度、濕度、不均勻沉降。以上三個方面可通過控制施工質量減少有害裂縫產生。因此,本文就工民建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裂縫的處理進行解析,并提出相應的處理方法。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產生原因;裂縫處理
引言
近年來,混凝土結構成為了建筑業使用最多的施工結構。該結構有良好可塑性,同時有良好的防震表現。但是由于混凝土材料抗拉強度較低,極限拉伸較小,混凝土結構易出現裂縫。裂縫可能降低建筑物承載力和持久強度,降低結構的使用壽命。應采取相應措施降低不利裂縫的產生,保證建筑的使用壽命與可靠性。
1工民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裂縫常見種類與產生原因
1.1濕度型收縮裂縫
此類裂縫在混凝土結構中最為常見。因混凝土的不均勻性導致混凝土內部存在大量大小不一空隙,且水在混凝土組成中占較高比例,故空隙中水的運動在混凝土濕度收縮裂縫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收縮變形主要由微小空隙中自由水的蒸發產生的毛細壓力和晶格間與分子層的吸附水減少引起的吸附收縮產生。從施工角度分析,大多數情況下是因混凝土澆筑后濕度養護不到位,造成含水量不均勻分布引起收縮應力,使表面出現裂縫。
1.2化學型裂縫
化學型裂縫是因混凝土的組成成分間化學反應與成分間收縮差異引發。該類型主要出現在混凝土澆筑后一段時間,包括因水泥與水的化學反應造成水分大量減少進而引發的開裂和骨料與水泥石之間不均勻收縮變形引起的裂縫。而且,該類型裂縫較濕度型大,易出現在鋼筋附近。從施工角度考慮,此類型裂縫引發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配合比不當,外加劑保水性差,振搗效果不合格,養護不合要求。
1.3溫度型收縮裂縫
該種裂縫在施工過程中也是極為常見的一種,混凝土建筑物澆筑后溫度變化過程中溫度呈不均勻分布。大部分溫度型收縮裂縫為表面裂縫,嚴重的可發展產生有害的貫穿裂縫。水泥與水反應產生的熱量過高(例如,某工程澆筑的大體積混凝土中心溫度可達50℃),內外溫差導致內部膨脹較表面大。表面混凝土對內部起約束作用,表面受拉力作用,但混凝土極限拉伸變形與抗拉強度均較小,故表面易產生溫度型收縮裂縫。從施工方面考慮,可在混凝土養護初期采用分層埋管循環導熱法,使混凝土溫度差降低。
1.4沉陷型裂縫
該種裂縫對于混凝土結構破壞程度最高,主要是因為土質承受能力的不均勻導致的。進行施工時,壓力過大,超過了相應土質的承載力,使地面塌陷,由于地基各部分支持力不同,從而產生了沉陷型裂縫,該種裂縫一般為縱向貫穿性裂縫,會直接對建筑的整體結構造成嚴重破壞,施工前未對具體地質進行分析便盲目施工往往是導致此類裂縫出現的重要原因。
2施工裂縫處理方法
2.1表面修補
該種方法主要針對整體結構承載力影響不大的裂縫,例如溫度型裂縫,具體操作是對裂縫的表面進行重新涂抹并刷漆,涂抹防護材料。由于混凝土化學結構并不穩定,會產生二次開裂,為了防止此現象的發生,通常在裂縫的表面黏貼高強度、高柔韌性的玻璃絲布,進行保護。
2.2灌漿封堵
通過灌漿封堵來解決對整體結構影響較大的裂縫,主要采用水泥漿、環氧樹脂等化學材料,利用相應的壓力裝置打入裂縫,充滿裂縫空間起到支撐作用,該種方法是建筑工程中十分常用的一種方法。
2.3結構加固
出現裂縫會導致整體建筑的不美觀,嚴重的會使得整體建筑不穩定,此時便要對結構進行加固,從而保證結構的穩定。主要做法是對裂縫可能出現的位置進行預防,提前加固,通過添加鋼板等措施來加固。此種措施極大的延長了建筑的使用壽命。
3預防措施
3.1做好設計工作
要想從根源上斷絕裂縫的產生,則必須做好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方案,通過實地考察,對土質進行充分的了解,因地制宜,做出符合地質的施工方案,避免因地質的受力問題出現結構型裂縫。同時,做好相應的審查工作,當設計方案做出以后,安排專人進行審查,主要對建筑物的承載力方面進行檢查,做好模擬分析,確保方案的可行性。
3.2保證施工材料質量
施工材料的質量不僅僅關系著裂縫的產生,更關系著整個結構的壽命,所以嚴格把控施工材料及使用成為了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①選擇水泥時,要選擇低水化熱的水泥,推薦選擇有益于混凝土抗裂的礦渣水泥混凝土和摻粉煤灰混凝土,避免溫度差裂縫。②嚴格控制配合比,注意減少高溫或低溫環境對混凝土凝結的不利影響。
3.3做好混凝土后期養護
通過定期養護來降低裂縫的產生是較為有效的方法,在進行混凝土養護時,要時刻關注混凝土結構的變化,嚴格關注各項指標,例如對溫度進行調節,當溫度過高時,進行灑水降溫,防止出現溫度差裂縫。當可能出現裂縫的位置及時進行加固。
4結論
綜上,產生裂縫的原因各式各樣,裂縫危害輕則影響美觀與住戶體驗,重則影響整個建筑的壽命與穩定性,對于裂縫,我們不能只處理,還應采取相應的方案防治,建立相應的檢查制度,確保各個環節準確運行,從而減少裂縫的產生。
參考文獻
[1]李玉東.工民建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裂縫處理解析[J].江西建材,2018(01):63+65.
[2]張公正.工民建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裂縫處理解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7(11):122.
[3]何鏵強,劉健.工民建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裂縫處理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7(09):227.
[4]王鐵夢.工程結構裂縫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作者:劉晨晨 單位:長安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第二篇:工民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重點
摘要:在實際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是重要內容,而為了促使工民建建筑行業能夠穩定發展,則必須重視混凝土施工技術。為此,本文將圍繞工民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展開全面的探究。
關鍵詞:工民建;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引言
在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與此同時,工民建建筑工程量也逐漸增多。在我國工民建建筑施工過程中,其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但是在之前工民建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還存在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文章將重點對其技術要點進行深入的探究。
1工民建建筑施工中應該注意的關鍵性問題
1.1工民建建筑施工中做好混凝土項目的意義
在實際工民建建筑施工過程中,其中混凝土環節的施工質量將與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然而,為了促使工民建建筑高質量的完成,在進行混凝土技術施工過程中,就應該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操作,與此同時,還應該促使混凝土施工各項技術不斷的強化。只有這樣才是工民建建筑高質量完成的保證。
1.2混凝土強度問題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強度是必須具備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在實際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在選擇水泥時就應該對其品種進行合理的選擇,這是混凝土具備強度的必要條件之一。除此之外,還要對水灰進行合理的配比,務必促使混凝土的強度達到國家的規定標準,最終為整個工民建工程的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1.3混凝土技術問題
為了促使工民建工程高質量的完成,在混凝土技術施工過程中,其澆筑過程中的高度以及溫度等方面就要進行合理的控制。與此同時,還混凝土正式施工之前,還應該促使相關施工人員做好必要的交底工作,重點把握澆筑施工中的重點以及難點方面,促使混凝土施工過程有人員技術上的支持。只有通過一系列措施方面,才是混凝土達到質量要求的基礎,從而最終為整個工民建建筑的質量以及功能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2工民建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術施工要點分析
2.1混凝土施工縫技術
所謂的混凝土施工縫技術,其應用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要點內容。①在制定施工設計方案時,為了避免因設備或者是人力因素造成澆筑工作不能繼續實施,同時澆筑的間隔時間過長導致初凝結果不理想,在設計方案時,一定要確定留置。②為了避免新舊混凝土粘結力較差問題,一定要對施工縫形成高度重視,最恰當的做法就是在方便施工操作或者是受剪力較小的部位下進行。
2.2混凝土澆筑技術
混凝土澆筑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將混凝土澆筑在模具中,一直等到混凝土塑化為止。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由于施工過程周期長而且施工較為復雜,由此混凝土容易發生裂縫問題。而控制好混凝土注入模具時的溫度很重要,只有控制好溫度,從而才能避免混凝土因溫度問題而出現的裂縫現象。同時,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還要將其澆筑范圍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不能出現超高或者是超出范圍的操作問題。在混凝土正式澆筑之前,應該對支架、預埋件以及鋼筋等進行仔細的檢查,只有這些設備的均勻性以及塌落度符合標準后才能開始正式澆筑工作。
2.3混凝土養護技術
在混凝土澆筑操作完成后,應該在12h之內,對混凝土進行覆蓋養護處理。首先,在完成拆模操作之后,先用水噴在混凝土表面,此環節可以的養護時間一定要超過7d,而噴水的的頻率一般是由實際混凝土情況而定,其標準就是將混凝土表面一直處于濕潤狀態下。如果施工是在冬季,并且溫度長時間的處于5℃之下,那么最恰當的做法就是應用蓄熱方法或者是在外層添加一層外加劑進行養護,一定要避免因為溫度較低因素導致混凝土強度不斷降低的情況發生。
2.4混凝土強度控制技術
為了促使工民建工程建設高質量完成,那么對混凝土強度控制工作形成高度的重視。為此,在實際工民建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一定要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施工操作,對其進行反復的操作實驗,在配置過程中秉持科學合理化的原則,對其性能進行反復的驗證,由此促使工民建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能夠符合國家實施標準。選用質量過硬的混凝土,用其強度的計算公式,將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與水泥添加量的結果有效算出。為了促使混凝土強度不斷提高,在選用水泥時,一定要選擇標號較高的水泥。另外,同一標號的水泥要在一起用,不能出現不同標號水泥混合應用的情況。除此之外,混凝土強度問題還受到水膠灰配置比例影響,而只有水膠灰的比例較小時,那么相應的混凝土的強度就越高。由此來看,控制好水膠灰的配比將是影響混凝土強度的關鍵因素。最后,在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當中,粗骨料也應該不容忽視的原因。在石質具有相同強度基礎上,卵石的表面比較光滑,但是如果與水泥相混合,那么為了促使粘性不斷提高,就應該選擇碎石。在水膠相同比例下,將卵石與碎石進行混合配置,那么碎石配置出的混凝土的強度則較高一些。因此來看,為了促使混凝土強度不斷提高,在進行混凝土配置過程中,就應該選用碎石材料。
2.5混凝土振搗技術
所謂的混凝土振搗技術,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環節:①混凝土的坡角;②混凝土的坡中間位置;③混凝土坡頂。為了促使混凝土振搗工序符合標準的同時,覆蓋整個坡面,那么這三道工序就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而且還應該秉持“快插慢拔”的原則。而在實際工民建建筑施工過程中,應用振搗棒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振搗棒插入深度以及時間的長短,最恰當的方式就是在插入混凝土時,最好深度保持在50mm范圍內,可移動的范圍大約在400mm。與此同時,在插入振搗棒時,首先將混凝土振搗密實,將其表刮平后,在其上面撒上一些細小的石料,而且還要在混凝土完全凝結之前,用木板將其不斷的抹平。
3結論
總之,對于工民建建筑施工過程一定要對混凝土施工技術形成高度的重視,不僅要用嚴格的管理方式進行,同時還應該不斷的強化技術。為此,文章就工民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技術要點展開了全面的分析,給相關人士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車夢詩.工民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J].黑龍江科學,2014,03:118.
[2]朱青濱,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的要點[J].黑龍江科學,2014,03:45.
[3]劉喜生,等.淺談關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技術要點及工藝[J].城市建筑,2013,20:319~320.
作者:朱國圖 單位:安徽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第三篇:分析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
摘要:近年來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建筑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混凝土施工是工民建施工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建筑行業關注的熱點,因為混凝土抗壓力強、并且價格較低,因此在建筑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已經是建筑行業不可缺少的材料。作為整個建筑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的質量關系到整體建筑的質量,因此加強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管理,進而減少由于混凝土施工而導致工程質量問題。本文針對當前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質量的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且提出相關策略,提高工程質量。
關鍵詞: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結構安全和防滲透是工民建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對于住宅和一些辦公樓結構安全是第一位的,總之,對于建筑物而言提高施工質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是重點,而保證安全是關鍵。混凝土是工民建的主要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對于整體的施工質量意義是重大的,經常會由于混凝土施工問題而導致工程整體的質量問題,這對于工民建的質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研究混凝土施工中常見的問題,并且提出相關解決策略對于工民建工程是有意義的。
1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常見的問題
1.1混凝土材料中雜質問題
混凝土施工是基于模板的,有時候為了追求施工進度,外加施工人員的態度不端正,因此模板沒有清理完全就會進行施工,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導致凹坑以及缺漿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導致混凝土施工質量不達標,甚至會對施工整體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脅,更嚴重的是這種問題一旦發生需要拆除重建,十分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另外,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混凝土的配比問題也是重點,如果配比比例不合適,或者是攪拌不均勻,都會導致混凝土水泥漿流失,這樣就會出現局部蜂窩,這也是混凝土施工的常見問題。
1.2人員素質問題
工民建工程的施工需要有專業的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指導,任何一個施工項目都需要管理和監督人員的指導,只有如此才能夠保證施工有序進行,否則很有可能導致現場混亂,或者施工質量存在問題。在工民建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的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外加他們對于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很多時候工作都是為了敷衍了事,有時候建筑材料不能夠得到很好的養護,所以導致還沒有投入工程使用就廢棄了,這對于工程投入而言是極大的浪費。另外,由于各個部門之間的人員工作不能夠進行及時的溝通,所以很多時候工作的流程責任都是不明確的,工作人員在發生問題時相互推諉,導致責任無法追究,因此工程管理水平低下,是工民建施工中的重點問題。
1.3混凝土施工中裂縫問題
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裂縫問題是常見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原材料質量、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等,混凝土施工的裂縫不僅對施工整體的質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且對于整體結構的安全性也有消極影響,降低了整體的強度和硬度。另外,導致裂縫的原因也可以是由于溫度變化劇烈,體積收縮或者是沉降不均勻等,總之對于工民建混凝土質量控制中常見的裂縫問題,應該予以重視,并且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建筑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2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措施
2.1加強對原材料的控制
針對上文提及的由于混凝土原材料導致的質量問題,應該做好原材料的控制,以避免因此而影響建筑整體的質量。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以及一些添加劑和水,混凝土施工一般步驟是將原材料進行均勻的攪拌,之后使砂石形成混凝土骨架,再用水泥進行填充,加入添加劑是為了保證混凝土的可塑性,同時也提高聚合性,總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對于原材料的選擇與使用是十分依賴的。為了保證原材料的合格以及步驟的正確,首先在選擇原材料時建筑企業一定要嚴格檢查質量,千萬不可以因為價格低廉而選擇劣質材料,這對于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影響是災難性的,應該選擇那些信譽和質量有保障的大廠家,對于水泥的質量更是要嚴格檢查,還需要保證砂石質量符合要求。在配比的時候要依據比例進行,外加劑的使用也需要進行高標準的選擇,以增強可塑性,為了保證混凝土質量,原材料應該按照比例進行配比。
2.2嚴格按照施工工序
進行為了保證施工工程的質量,應該嚴格按照混凝土施工工序進行,所有工作都應該遵循規章制度,各個工作人員都應該分配具體的任務,這樣就出現問題時就可以及時追究到責任個人。所有施工的環節都應該按照工序進行,從原材料入場開始,就應該有專業的人員負責檢查,堅決杜絕劣質材料入場,混凝土攪拌、配比的過程中,應該有專業的監督管理人員進行檢查和驗收,由于混凝土施工的工序對于質量具有決定性作用,所以每一道工序都應該保證在合格的前提下進行。對于那些不合格的工序,監督人員的要求返工重建,總之只有對施工環節嚴格控制,才能夠保證施工質量,而建筑施工必須要有完善合理的施工工作作為硬性的指標,所有施工人員都應該嚴格遵守施工工序,為了保證施工工序可以正常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應該有管理和監督人員監管。
2.3加強攪拌和澆筑的質量
在混凝土施工中,攪拌和澆筑對于混凝土施工質量而言是重點內容,首先應該控制材料的計量,做好水和添加劑的計量工作,所有材料的添加都應該嚴格按照順序進行,為了保證攪拌均勻,必須要對攪拌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攪拌時間充足,攪拌的一定要均勻,所有工序要符合要求規范。在攪拌過程中可以進行抽樣檢測攪拌質量,在澆筑的過程中應該確保建筑的方法和步驟都合理,澆筑應該以提高密度和減少裂縫為前。對于混凝土內部質量問題應該盡量避免,盡量減少混凝土施工質量導致的隱患。
3結語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城市化建設的水平也不斷提高,建筑行業因此而興起,混凝土和鋼筋是當前建筑的主體材料,對混凝土質量的控制對于整個工民建工程而言是重要的。針對當前存在的混凝土原材料問題、人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以及混凝土裂縫問題,應該加強對混凝土原材料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管理水平與技術水平,充分對混凝土進行攪拌,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對混凝土質量進行層層檢驗,完善施工體系,保證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馬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問題及防治[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02).
[2]金玉星.初探工民建以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8).
作者:李春磊 單位:安達市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