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課題調查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調查的目的:
1、比較全面了解幼兒在家表現及家長如何和孩子溝通的,在什么情況下說謊?
2、根據調查分析原因。
3、提出相應對策,為幼兒在幼兒園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人格打基礎。
二、調查過程
1、調查時間:2018年4月至2018年7月
2、調查地點:xx中心幼兒園
3、調查對象:小班20人
4、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這是本調查采用的主要手段)。
(2)個別交談。針對個別幼兒的說謊行為進行個別交流。
5、調查內容:
了解幼兒說謊的真正原因及矯正策略
6、實施步驟 :
2018年6月根據課題研究要求擬定調查內容,制定調查問卷;
2018年7月中旬分析數據,撰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經常鼓勵孩子的家長占30%,不及時鼓勵孩子的家長占70%。是對孩子很溺愛的40%,對孩子不聞不問的占60%。及時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的占25%,不及時滿足孩子要求的占75%.和孩子及時的溝通占5%,不及時和孩子溝通的占95%。支持孩子表現自我的占25%,不管的占75%。
二、調查結果分析:
1、從家長的學歷及職業來看:
我們這里的家長大多都是農民,有正事單位的人很少。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對教育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定的家庭背景很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家長要是對孩子不管不問的話孩子就會放任,在家沒有人教導。就會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
2、從家長的受教育程度來看;
這里的家長大多都是出門打工的,還有的是單親家庭家長的受教育程度不高。而且孩子們常年和爺爺奶奶一起住著,爺爺奶奶的什么也不懂。他們只可以照顧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不可以給孩子們給予正確的引導;
三、結論和建議:
(一)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更多需要的是家園合作,在幼兒園有老師的引導,在家里就需要家長們的積極配合。這樣我們可以是幼兒在小班的時候可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家長們要及時的滿足孩子的要求,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如果家長做不到的話就會使幼兒失去信任的,自己也會各種說謊。找理由,所以我們家長要好好的做好榜樣,
(三)幼兒在幼兒園時,發生什么事情時,老師一定要搞清楚狀況在評論誰對誰錯要不然孩子會覺得委屈。第二天他說謊不來幼兒園,教師應該面帶微笑使幼兒有安全感,喜歡來幼兒園上學。
(四)加強家園合作
1、幼兒園教育要通過家訪、親子活動、家長會等方式充分和家長聯系。
2、針對個別幼兒的說謊行為進行個別家訪,進行個案分析。
中小學生托管行業的興起緩解了家長的后顧之憂。然而,由于當前對托管機構的性質、托管機構的主管機關還不明確,對托管機構的管理也相對滯后,甚至有些托管機構屬于家庭作坊式經營,配套設施不齊全、管理不到位、師資力量薄弱,存在衛生、消防及治安隱患等問題,引發了公眾對“托管”行為的質疑。這勢必影響被托管學生的身心健康,將嚴重影響和諧社會的建設。
作為學校教育的橫向延伸,關心被托管學生是時代賦予教育的一種新的責任,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一個新課題。因此,在現實條件下,對當前托管業的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些一系列學校應該如何有效管理被托管學生的正確教育對策無疑具有現實的價值和長遠的意義。就此,本課題組對我校初一六個班的托管學生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 調查目的
掌握托管學生的基本情況,弄清他們對托管中心的態度與看法。了解托管服務存在的問題。為我們課題組進一步分析研究對托管學生的教育策略作好充分的準備。
二、調查對象及其一般情況
調查對象:兩個學校附近的所有托管學生。
一般情況:部分學生是全托管,他們大都來自敘永、古藺,家庭收入微豐,家長比較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但是大都忙于自己的工作,無暇管理自己的孩子,再加上路途遙遠,學生周末也不能回家。部分學生是由于家長工作忙,只是半托,中午、晚上在托管處吃飯、休息。
三、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采取的是問卷調查。發放問卷是由課題組成員統一分發到各個班級,讓學生自主填寫,并當場收回。共發出調查問卷135份,收回 129 份,回收率達95.6%;
四、調查時間:2010年10月28 日
五、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托管學生人數、托管原因、托管現狀以及學生對托管的滿意度。共向學生發放了 兩份問卷,共14個問題。見《城市初中托管生人數統計調查表和《城市初中托管生現狀調查表》。
六、調查結果
1、托管生中全托71人,占55%,半托58人,占45%;其中男生70人,占54.3%,女生59人,占45.7%。可看出托管生全托比例略高于半托,而男生也略多于女生。
2、從托管學生對托管中心的整體評價來看,57.5%的學生的評價是好,39%的學生評價是中,而只有3.5%的學生評價是差。這說明兩種情況:一是托管服務還是得到大家的認可,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這也為我們對托管生的追蹤調查提供了必要性。
3、對托管中心的飲食評價與上一點接近。不再贅述。
4、對托管中心老師是否關心你的思想狀況這一點,有61.6%的學生認為是關心的,有22.5%的學生認為是偶爾關心,有15%的學生認為是從不關心。這可看出托管服務參差不齊,有一部分托管教師對學生的思想狀況不大關心,這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托管生的教育策略提供了必要性。
5、對托管中心的環境評價方面看,有 60.6% 的學生認為好,有 20.5% 認為是中等,有16% 的學生認為差。可看出托管中心的條件也是參差不齊。
6、對托管中心教師的評價有 60.6%%的學生認為好,有20.5% 的學生評價是“中”,有16% 的學生評價是“差”。總體評價是較好,但是也有16%的學生評價是“差”,這一類學生需要我們學校進行追蹤調查,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讓每一個托管生能健康成長。
7、托管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關注度,有60.6% %的學生認為好,有 20.5% 的學生評價是“中”,有16% 的學生評價是“差”。和第后面10點相結合來看,托管中心多數能提醒、督促學生學習,但是可能只停留于口頭提醒,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這可能有效,但到后期,可能就會失去一定的監管作用。這也需要我們的學校教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8、托管教學對學生的生活關注度,有60.6% 的學生認為好,有20.5% 的學生評價是“中”,有 16%的學生評價是“差”。從這點可看出仍有部分學生對托管中心的生活關注度不滿意。也許是學生感受不到托管中心給予他們的關懷,也許是托管中心在這方面確實做得不夠,這都證明了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
9、從托管原因來看,有44.2%的學生是因為父母工作忙,有44.1%的學生是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有11.7%的學生是父母無力輔導自己的學習。從此數據可看出托管學生都是因為父母不能看管教育自己的孩子而送其到托管中心,這對于剛進入初中的孩子來說,是一個較殘酷的事實,這需要我們學校教育給予更多的關心、教育,這是我們研究此課題的最大必要性之一。
10、托管教師對學生的輔導形式有:督促學生學習占70%,幫助輔導作業的2.5%,不檢查作業的占20%。和上面第7點相同。
11、托管中心處理吵鬧學生的方式有:嚴厲制止占84%,暴力制止的占4.1%,不管不問的占1.6%。大多數托管中心都能制學生的吵鬧,但方式較單一、粗暴。忽略思想疏通,這也是我們課題研究的一大主題。
12、學生在托管中心的主要活動方式是:學習,學生人數占81.6%;玩,學生人數占21.3%;睡覺,學生人數占31.6%;看課外書籍,學生人數占40%。活動方式也不夠豐富,主要在于學習。
13、學生對托管中心的秩序狀況評價為:認為井然有序的有62.5%,認為雜亂無序的有3.3%,認為時好時壞的有35%。 從此可看出托管中心的管理是參差不齊的。多數托管中心的管理缺乏一個較嚴格的管理體系,所以有許多學生認為秩序狀況時好時壞。
七、 調查小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當今社會呈現出經濟形式多元化、社會組織多元化等特點。與此同時,作為學校重要力量的青年教師,他們的思想政治信仰和價值觀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自身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為深入了解青年教師思想及能力的情況,深入分析青年教師存在的問題,以利于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從2015年6月開始,我校《青年教師成長的實踐研究》課題組組織了對青年教師的調查。本次調查以書面調查為主要形式,同時也采用了召開座談會、走訪學生與家長、面對面談話等形式。
調查對象:抽樣調查全縣在職35周歲以下(含35周歲)的青年教師。
調查方法:本次調研采取問卷調查、集體座談和個別談話相結合的方式。為提高調研的可行性和真實性,使被調查對象能夠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們在設計調研問題時,充分考慮群眾的接受程度。問卷題目主要涉及教師的基本情況、影響教師成長的各種因素等等。問卷采取無記名答卷方式,本次調查對象包括全縣35歲以下的教師,包括城鄉不同區域的學校,發出問卷調查表32張,回收32張,回收率100%,客觀地反映了青年教師的情況。
二、青年教師的現狀
1.青年教師隊伍學歷高、教學功底扎實,青年教師100%具有專科以上學歷,本科以上學歷也達到90%;但青年教師中黨員的比例下降,僅有8%。
2.年紀輕,接受新事物快。他們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工作熱情高,個性鮮明,有一定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熱度在遞減。
3.青年教師隊伍中獨生子女教師人數逐漸增多,達到33%的比例;其中男教師人數很少,僅占12%。接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手執教鞭邁上講臺時,朝氣勃發、自信樂觀。
4.工資收入偏低。我校具有初級職稱的青年教師平均月工資約為2800元(30歲左右);具有中級職稱的青年教師平均月工資約為3300元(31~40歲);而由于晉升中高級職稱的名額少、條件高,我校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被評為中級職稱的人數占15%, 被評為高級職稱的更是沒有一人。而30歲左右的青年教師正處于家庭負擔繁重的階段,這個年齡段的老師大部分都已經成家,有的已經為人父母,工資收入偏低所造成經濟上的負擔,這是難以克服的困難,這是青年教師職業心態不穩定比例較大的主要原因。
三、青年教師的思想狀況
1.對教師工作及學校管理比較滿意,但職業心態不太穩定。調研顯示,青年教師對目前所從事的工作滿意和基本滿意的占96%左右,大部分青年教師對教師這個職業停留在“比較滿意”上,認為“非常滿意”的很少,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不順或者是煩心的事情,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另外,青年教師出現職業倦怠情況比較復雜,包括年齡、性別的不同,出現不同的情況。從年齡上,低齡教師的職業倦怠感比年齡相對大些的教師大;從性別上,男教師的倦怠感高于女教師。
2.青年教師普遍認為學校對他們的要求標準高,也比較嚴格,在“你是否會選擇跳槽”一題的回答中,選擇“會”和“也許”的占65%,這說明青年教師的職業心態很不穩定。
3.青年教師普遍認為工作壓力大。由于工作要求標準高,獨生子女個性強、家長溺愛、孩子不配合、教育難度大,以及各方面監督輿論多等因素造成教師心理壓力大;還有一個原因是現在的教師各方面的事務比較多,如學生保險工作、要求參與的校外慶祝活動、校內外的學生安全管理等。
4.多數老教師能為年輕人作出榜樣。但有些老教師由于有“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想,工作的積極性、創新性都缺少了,沒有為青年教師起到示范帶頭作用,這也是學校需要關注的。
5.在教師是否積極參加培訓學習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青年教師都能積極參與,說明青年教師們的上進心還是很強烈的。
四、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1.學校要把加強青年教師建設作為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內容。
首先,學校要把加強青年教師建設作為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學校各部門積極參與這項工作。要做好長、中、短期的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安排,明確教師培養要求,形成長效的工作機制,因為每年都有青年教師加入,再說青年教師也有一定的成長期,我們要從時間上、資金上給予保障支持,對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和進修做明確要求和合理安排。
其次,建立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管理機制。建設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青年教師團隊,要協調好各種關系,包括教學與管理之間的關系、領導與教師之間的關系等等,要建立起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青年教師的教學主動性和積極性,獎勵機制以促進教師發展為目的,采用自評、互評、校評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機制,同時結合“用事業凝聚人,用感情團結人,用利益吸引人”的工作方式方法。
2.多渠道保障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
(1)努力改善教師待遇,加強對學校經費的管理。
(2)建立和諧民主的溝通機制。
采用多種形式,了解青年教師的思想狀況與訴求,并及時反映;利用工會、教代會在青年教師利益表達中的作用,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為青年教師留有一定席位。
(3)學校黨支部和工會切實關注青年教師的生活和工作。
青年教師不僅僅面對工作上的壓力,還有生活上的壓力,在很大程度上遲滯了青年教師的發展,有不少青年教師認為自己已經進入了一個怪圈,工作上沒有狀態,出現懈怠,繁重的工作壓力和家庭壓力下影響自己的情緒,生活中的壓力會直接影響到工作質量,產生負面的情緒后最終對自己的工作、生活等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黨支部與工會組織要密切關注、真切關心青年教師,切實為他們排憂解難。
3.學校立足教學管理改革,促進青年教師隊伍建設。
(1)可以完善校本培訓機制,在學習中培養青年教師。
學校要成立“青年教師培訓班”,由專人抓此項工作,使青年教師的培訓工作制度化、常規化。學校應該要求青年教師制定好個人發展規劃,結合青年教師實際制定出學校學期培訓計劃及內容安排,并M行全程的認真考核與評價,可采用學期末評定“優秀學員”的激勵機制。
(2)可以立足校本教研,在研究中培養青年教師。